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16篇合集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9073477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16篇合集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16篇合集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16篇合集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16篇合集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16篇合集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16篇合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16篇合集(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16篇)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从词句中体会作者的美好心愿,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重、难点,我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利用其音像、动画等直观形象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文中“清凉、冻僵、温暖、多彩”等词语,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有感情地朗读的目的。学生被形象生动画面及音效吸引了,随即我又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他们入情入境,很快地领会了文中作者的情感,朗读起来也就有声有色了。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1、我借助了多媒体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进行指导朗读,但指导朗读还不够到位,还可多花点时间在指导朗读上,让学生充分的读,从而达到熟读成诵。2、在教学“

2、金黄的太阳”时,我设计了表演这环节,但只是走了个过场,在情境对话,小落叶邀请小伙伴尝尝水果的香甜时,对话内容对于一年级学生比较难,他们还不会说,我应该把对话内容写在小黑板上出示出来,我想那样效果会好一点。3、在引导学生说说你想画个什么样的太阳送给谁上,引导的不够好,学生说的都不够精彩。教学设计与反思(二):小小设计师教学反思小小设计师教学反思本节课是“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课。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能运用所学过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图形运动的知识,欣赏并创造图案,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运动,逐步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经过课堂教学实践,本节课取得了较

3、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培养学生从给定图案中选取和确定基本图形的能力。从复杂的图案中确定基本图形是本节课深入学习的基础,在复习环节除了复习三种图形的运动外还通过追问”可以看作由哪个图形经过平移形成了这个图案呢?”初步感知图案中的基本图形。在此基础上,在欣赏、分析老师出示的四个图案的过程中,认识基本图形并通过在学具中找出基本图形和在图形运动前先让基本图形重合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基本图形的概念。2、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从运动的角度观察图形,不但加深了对图形特征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教学设计中安排了三个层次,第一,通过观察图案寻找基本图形后想象这个图案是由基

4、本图形经过哪种图形的运动形成的;第二,在学生利用基本图形经过图形运动形成四个图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想象用不同的方法创造相同的图案,在学生熟悉了这四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后,通过创设“利用基本图形和图形的运动自己设计图案”这一活动,既可以进一步使得学生熟悉图形的特征和运动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相同的基本图形经过不同的运动可以形成丰富多彩的图案;第三,创设利用组成的图案作基本图形,并用这些基本图形经过图形的运动组成更大的图案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3、注重学科内不同知识的综合“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课可以既可以联系不同学科知识也可以联系本学科的知识,我在教学过程中,把图形的运动与有余数

5、除法的知识综合起来,体现了综合实践课的综合性,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自觉联系不同章节知识的学习习惯。4、注重让学生欣赏和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能否领悟和欣赏数学美是一个人数学素养的基本成分,能够领悟和欣赏数学美也是进行数学研究和数学学习的重要动力和方法。通过欣赏和动手创作图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美并不难,教学中通过教师追问“以前我们只知道它们很漂亮,现在你能用数学的眼睛去分析分析他们为什么这么美丽吗?”让学生不仅感受到数学的美而且用理性的思维分析数学美的内涵,使学生养成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虽然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下次执教过程中需要调整。学生的

6、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决定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备课时我认为学生在利用“旋转”这一图形的运动时会遇到困难,但课上学生明显在运用“轴对称”这一知识上出现了困惑,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我认为引导学生经历翻转的活动或者通过课件直观演示都会降低认知难度,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和应用“轴对称”这一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三):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

7、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结构。1、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文章写了三个部分的内容:剪纸赞人,我们看到了姥姥的心灵手巧,剪纸喻理,姥姥通过剪纸告诉我熟能生巧的道理,剪纸传情,小小的剪纸却传递着浓厚的祖孙情。2、三个部分都在写情,作者又有所偏重,把祖孙情放在第三部分着重描写。好,今天我们进一步来学习课文。二、剪纸赞人。1、先看第一部分剪纸赞人。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第1-3段。2、姥姥的心灵手巧具体表现在哪儿呢?请同

8、学们找一找。句子一:“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谁愿意来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哪儿可以看出姥姥心灵手巧呢?学生体会:普普通通、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无所不能(这个句子写出了姥姥剪纸工具虽然简单,但作品内容广泛,也说明了姥姥的确是剪纸行家,“无所不能”。)句子二:“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你找的句子真棒,给我们示范读读?生读句子。真棒!同学们,你从哪儿感受到姥姥的心灵手巧呢?请注意这番话中乡亲们仅仅是在赞叹姥姥剪什么剪得活灵活现?除了动物,姥姥

9、还会剪什么?书上怎么说的?(人物、植物、器物等等。)句子三: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你从哪儿看出姥姥的心灵手巧?(体会“左邻右舍”、“都”)句子四:慈祥的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你又是从哪儿可以看出她的心灵手巧呢3、小结(出示小结)4、现在请你扮演乡亲们,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剪的其它东西,前后同学先互相夸夸。(大屏幕出示:你姥姥神了,剪像,剪像,剪个,剪个。)(学生讨论,互相夸夸。)谁来赞人物?谁来赞植物?谁来赞器物?三、剪纸喻理。1、过渡:姥姥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在剪纸的过程中还教会我一个道理熟能生巧。我们接着学习第二部分,

10、这个部分可以分几层呢?2、学生分层。(追问这两部分是什么关系呢?第一部分是具体写熟能生巧的事例,第二部分是概括写熟能生巧的道理)3、通过什么事例写清熟能生巧的道理呢?4、学生试着说一说。5、这个事例和熟能生巧的道理是什么关系呢?6、课文为什么要着重刻画我的“调皮蛋”、“刁蛮”、“耍赖”呢?7、过渡:同学们到这里作者觉得还不能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为了使道理更加明白还加了一段。(1)(出示)(2)数九隆冬,三伏盛夏,这告诉我们是一年四季总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这告诉我们姥姥一天到晚总剪。(3)我们也和姥姥一起来剪纸。(分角色朗读)(4)一年四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11、。一天到晚,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就是姥姥透过剪纸告诉我的一个朴实的道理。(5)小结:作者通过一个具体事例的描写,概括描写,充分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教学设计与反思(四):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3、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启示与教育。教学

12、准备搜集有关德国的民情风俗以及季羡林先生的资料。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季羡林爷爷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德国留学生活了十年,过了四五十年以后再次去了德国,回来后感慨万千,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随语言大师季羡林的文章走进德国,或许你能从中对德国人有所了解。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2出示生字,生齐读,指名读,师注意纠正字音:注意“莞”是个多音字,本课中读wn,表示地名时读“gun”,如,广东省的“东莞”;“姹”(ch)的声母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3生指出书写上的疑难字,指导书写生字:脊、嫣三、由浅入深,探究文本1、看课题,体会“让”的意思。

13、将“让”字去掉,与课题作比较:(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自己的花是别人看的。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加上“让”有主动的、心甘情愿的给别人看的意思。2、浏览课文,发现文中藏着的“让”。请你发现一下,文中哪些句子告诉我们德国人养花是“让”别人看的?看看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1)学生浏览课文,发现“让”,教师巡视点拨。(2)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对以下句子作深入引导。句子一: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请学生读,理解“脊梁”的意思。花的脊梁就是花朵的背面(包括枝干和叶子)。显然,德国人养花是给别人看的。)

14、句子二: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德国人养花真是与众不同,非常奇特呀!)齐读。3、德国人的“让”,让出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德国人是怎样养花“让”别人看的?他们这样养花有好处吗?二、品读课文,感悟“美丽”1、学习第三自然段。(1)文中第三自然段有一句话就说到了: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找出具体描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的句子,划上横线。(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

15、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2)这里景色真美呀,这段文字也很美!同学们再默读这两句,谈谈你读后的感受。预设一: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抽学生读文,结合你的生活所见闭眼想象,“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想看看这样美的画面吗?(出示图片)师解说:花成团,一簇紧挨着另一簇,十分茂盛,这就叫“花团锦簇”(抽几生,读出“花团锦簇”的形象),它侧重写花的形态;这些花有紫色有红色,五颜六色,十分艳丽,这就叫”姹紫嫣红”(点几组,读出“姹紫嫣红”的味道),它侧重写花的色彩。作者用词多么准确呀。教学设计与反思(五):1、闻一闻,尝一尝教师出示一玻璃杯水,一玻璃杯牛奶,幼儿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感知水的特性(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牛奶是有颜色,有味道的)2、猜一猜教师分别在盛有水和牛奶的玻璃杯里放进彩色雪花片,请幼儿猜一猜水里有什么?牛奶里有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讲出水是透明的,能看得见里面的东西,牛奶是不透明的,看不见里面的东西)教师:刚才我们发现了水的一个秘密,原来它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现在我们再来玩一玩水,看看你还会发现什么?教学设计与反思(六):学生开始动手画图、填表、比较分析,然后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小数据中两端都种的情况下,都有“棵数比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