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铁路设计练习册答案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71.23KB
约12页
文档ID:509072768
铁路设计练习册答案_第1页
1/12

第一章 铁路能力 习题一一、 填空题1、 铁路运送货物的生产量用(吨•公里)衡量2、 铁路设计使用的规程和规范主要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线路设计)规范3、 近期通过能力是指运营后的第( 五 )年通过能力4、 远期运量是指运营后的第( 十 )年运量5、 初期为交付运营后第( 三 )年的客货运量6、 ( 机车牵引力 )是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同并可由司机根据需要调解的外力7、 根据列车运行阻力的性质可分为( 基本 )阻力、( 附加 )阻力和( 起动 )阻力三类8、 我国《列车牵引计算规程》中规定:以(轮周牵引力 )来衡量和表示机车牵引力的大小 .9、 机车车钩牵引力是指机车用来牵引列车的牵引力,其值等于轮周牵引力减去机车全部(运行阻力 )10 、列车阻力是( 机车 )阻力和(车辆 )阻力之和11 、单位阻力的单位是( N / KN )12、 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比在直线上运行的阻力大,增大的部分称为( 曲线附加阻力 )13、 牵引质量就是机车牵引的车列质量,也称(牵引吨数 )14 、列车的制动距离是指( 制动空走距离 )和(有效制动距离 )之和紧急制动时,对于时速120KM及以下列车,我国目前规定允许的最大制动距离为(800 )米。

15、 铁路每昼夜可以通过的列车对数称为( 通过能力 )16、 铁路输送能力是铁路( 单方向每年 )能运送的货物吨数17、 设计线的吸引范围按运量性质划分为( 直通吸引范围 )和 ( 地方吸引范围 )两种18 、铁路能力是指( 通过 )能力和( 输送 )能力19、正线数目是指连接并贯穿( 车站 )的线路的数目二、判断题 (正确打" 错误打X)1、 设计线的主要技术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线路走向的选择,同样的运输任务,采用大功率机车,可采用较大的坡度值, 使线路有可能更靠近短直方向V )2、 紧坡地段和缓坡地段的定线方法是相同的 X )3、 控制大中项目的设计阶断是初步设计 ( V )4、 对于工程简易的建设项目,可按施工设计一阶段设计 ( V )5、 铁路等级划分为四级 ( X )6、 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近期年客货运量大于或等于20Mt的铁路,在《线规》中规定为I级铁路X )7、 铁路的等级可以全线一致,也可以按区段确定如线路较长,经行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及运量差别很大时,就可按 区段确定等级 ( V )8、 按正线数目可以把铁路分为单线铁路、双线铁路和多线铁路 ( V )9、 直通吸引范围是路网中客货运量通过本设计线运送有力的区域范围。

V )10、 划定吸引范围时,直通吸引范围可按等距离的原则划定吸引范围,即在此范围内运量通过的设计线要比其他径路运程 短 V )11、 地方吸引范围按运量由设计线运送货物运价最低的原则来确定,无论直通吸引范围还是地方吸引范围都应该考虑上、 下行的情况来确定 V )12、 计算牵引质量时,只考虑按列车在限制坡度上以机车的计算速度作等速运行为条件来确定牵引质量 X )13、 在列车运行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每一车站中心划一横线,两站的斜线为列车在区间的运行线,斜率 越陡,说明列车走行速度越高,走行时分越短V )三 选择题1、对铁路通过能力叙述正确的是:( B )A、 铁路每年可通过的列车对数称为通过能力B、 铁路每昼夜可通过的列车数称为通过能力C、 铁路每年单方向运送的货物吨数称为通过能力D、 铁路每月可通过的列车对数称为通过能力2、 对铁路输送能力叙述正确的是: ( B )A、 铁路每年单方向通过的列车数B、 铁路单方向每年运送的货物吨数C、 铁路每昼夜单方向运送货物吨数D、 以上答案均不对3、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牵引质量检算的限制条件( B )A、 起动条件B、 限制坡度条件C、 车站到发线有效长D、 车钩强度 4、在牵引质量检算中,新线设计中货物列车长度计算公式LL = LJ +万'其中q代表(A )A、 货车平均每延米质量B、 每辆货车平均净载C、 每辆货车平均总质量D、 单机牵引质量 31、铁路设计使用的最主要规范是:( B )A、技规 B、线规 C、牵规 D、桥规四、名词解释1 、旅客周转量运送旅客的生产量,用人•公里来衡量。

2、货物周转量运送货物的生产量,用吨•公里来衡量3、 货运量 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货物吨数4、 货运密度 平均每公里铁路每年运送的货物吨数5、 货流比 指设计线上下行方向货运量不均衡时,轻车方向货运量与重车方向货运量的比值6、 货运波动系数 设计线的货运量在一年内各月份不相等时,一年内最大的月货运量和全年月平均货运量的比值7、 机车牵引性能曲线 表示机车轮周牵引力(纵轴)与运行速度(横轴)相互关系的曲线,通常由试验得到8、 列车运行阻力 列车运行时,作用在列车上的阻止列车运行且不能由司机控制的外力9、 单位阻力 单位机车或车辆质量所受的力10、制动距离 司机施行制动,从移动闸柄到列车完全停车为止,列车所走行的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11、空走距离 指从司机移动闸柄到闸瓦发生作用时为止,列车所走行的距离12、有效制动距离 指闸瓦发生作用时到列车完全停车时所走行的距离13、设计年度 设计线交付运营后,客货运量是随着国名经济的发展逐年增长的,设计线能力必须与之适应,上述运量参数也需要 设计年度提供,铁路设计年度分为初期、近期、远期,他们分别为铁路交付运营后第三年,第五年和第十年14、通过能力 铁路每昼夜可以通过的列车对数称为通过能力。

15、 输送能力 铁路输送能力是铁路单方向每年能运送的货物吨数16、 直通吸引范围 直通吸引范围是路网中客货运量通过本设计线运送有力的区域范围17、地方吸引范围 在设计线经行地区,客货运量由设计线运送有利的区域范围,按造由设计线运送运价最低(运距最短)的原则来确定五、问答题 (每题4分,共20分)1、 铁路设计使用的主要规程规范有哪些? 铁路设计使用的规程和规范主要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线路设计规范2、 铁路运输生产量有哪些? 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3、铁路设计为什么要引入设计年度? 答:铁路的建筑物和设备,应根据设计年度的运量分期加强,使铁路设施的能力与运量增长相适应这样,既能满足 日益增长的运输要求,又可节约初期投资4、 牵引质量检算受哪些条件限制?a 起动条件的限制b 车站到发线有效长的限制c 车钩强度的限制5、 《线规》中规定哪些内容为各级铁路主要技术标准?正线数目、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车站分布、到发线有效长度、牵引种类、机车类型、机车交路、闭塞类型 第二章 线路平面和纵断面习题二一、填空题1、线路平面由( 直线 )和( 曲线 )组成2、线路曲线由( 圆曲线 )和( 缓和曲线 )组成。

3、两相邻曲线,转向相同者称为( 同向曲线 ),转向相反者称为( 反向曲线)4、外矢距是指从( 直线交点 )到( 曲线中点 )点的直线距离5、圆曲线切线长公式是( Ty- nRa6、圆曲线全长公式 ()L = y 1807、 某既有曲线半径800M,通过该曲线的限制速度是(121.6 ) km/h8、 夹直线长是指第一个曲线的(HZ )点到第二个曲线的(ZH )点间距离1 29、 曲线限速公式是(V = 4.3 R),其中R的单位是(米)max10、 目前我国中速铁路采用的缓和曲线线型是(外轨超高顺坡的三次抛物线)11、 用两台或更多机车牵引的较陡坡度称为( 加力牵引坡度 ))12、 某变坡点左坡—2%,右坡—7%坡差是( 5 %13、 《线规》规定:竖曲线半径1、11级铁路为(10000 ) M ,III级铁路为(500014、 路纵断面的变坡点处设置的竖向圆弧称为( 竖曲线15、 新建铁路的最大坡度,在单机牵引路段称为(限制)坡度,在两台及以上机车牵引路段称为(加力牵引)坡度, 其中最常见的为双机牵引,称为双机牵引坡度铁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必须保证行车(安全 )和(平顺 设计线的吸引范围按运量性质可划分为(直通)吸引范围和 作用于列车上的力有( 机车牵引力)、(列车运行阻力《线规》规定:竖曲线半径1、11级铁路为(10000III级铁路为(5000)M。

)16、17、18、19、)地方)吸引范围列车制动力)路纵断面的变坡点处设置的竖向圆弧称为( 竖曲线 新建铁路的最大坡度,在单机牵引路段称为(限制 )坡度, 中最常见的为双机牵引,称为双机牵引坡度某既有曲线半径800M,通过该曲线的限制速度是(121.6 低速列车行驶于超高很大的曲线轨道,存在向(内 )侧倾覆的危险 线路的克服高度为线路上坡方向上升的高度,又称( 拔起高度判断题 (正确打V错误打X)20、21、22、23、24、1、)在两台及以上机车牵引路段称为(加力 )坡度,其)km/h)线路纵断面是沿线路中心线所作的铅垂剖面展直后线路中心线的立面图,表示线路的起伏情况v )2、 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中必须保证行车安全和平顺,主要指不脱钩、不断钩、不脱轨、不途停、不运缓与旅客乘车舒适等 ( v )3、 维修实践证明,夹直线最小长度在地形困难时,至少应不少于 3 节钢轨长度,即 75 米X) 我国铁路普遍采用曲线超高的设置方法为外轨提高法,外轨提高法是保持内轨高程不变而只抬高外轨的方法v) 我国铁路普遍采用曲线超高的设置方法为线路中心高度不变法 ( X ) 曲线半径越小,行车速度越高,则列车通过时离心力越大,所需设置的超高就越小。

X ) 欠超高和过超高统称为未被平衡的超高,未被平衡的超高对旅客的舒适度没什么影响X) 铁路等级越高,客货运量越大,更需要有良好的运营条件和较低的运输成本,因此宜采用较大的限制坡度X) 曲线半径大些对行车和工程均有利 (曲线半径越小,轮轨磨耗越严重 (新建或改建曲线可以采用任何大小的半径 (我国中速铁路采用五次抛物线的缓和曲线线型 (我国中速铁路缓和曲线直角坐标公式Y= X3/6RI (缓和曲线越长对行车和工程越有利 0 (缓和曲线越短对行车越有利 (缓和曲线长度只要不短于《缓和曲线长度表》,选用任何值都可以 一般情况下,曲线半径小,应采用较长缓和曲线 一般情况下,曲线半径大,可采用较短缓和曲线某变坡点左坡—2%,右坡—7%,则坡差是 -—5% 目前我国大量采用圆形竖曲线道岔因条件困难时布置在竖曲线范围内时,竖曲线半径在正线及到发线上不小于 5000 米 X)竖曲线不应与缓和曲线重叠 (v )明桥可以设在竖曲线上 ( X )明桥面桥在困难条件下,允许设在反向曲线上,并应尽量采用较长的夹直线(V) 涵洞和道碴桥面桥可设在任何纵断面的坡道上 ( v )明桥面桥应设在平道上,如果必须设在坡度上时,应有充分技术经济依据,坡度不宜大于4% (v)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半径固定的一段曲线。

( X )我国铁路基本上是客货列车共线运行,行车速度不高,缓和曲线线形采用直线形超高顺坡的三次抛物线v) 、路长度不变的前提下,克服高度越大,燃料或电力消耗越多,行车时分越长,行车费用越高v) 、隧道不宜设在反向曲线上,必须设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