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期末考试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9070768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期末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期末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期末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期末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期末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期末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期末考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2011年度八年级语文(上)期末考试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 积累与应用。1 古诗文默写填空。(1)._,三年多难更凭危。(2)月下飞天镜,_。(3).望岳诗中,诗人想象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_,_.。(4)苏轼在浣溪沙词中,用_,_,_词句,来表达他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5)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边塞军营中曾写下“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奇异风光,无独有偶,唐代诗人王维出使到边塞,面对眼前的风光,写下了_,_的名句。2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阴晦(hu) 重蹈复辙 诘责(ji) 饱食终日B 禁锢(g) 断章取义 陨落(sn) 脑羞成怒C 隔膜(m) 一

2、气呵成 恻隐(c) 乐此不彼D 攫取(ju) 相形见拙 稽首(j) 锲而不舍3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B 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的爱徒小沈阳幽默风趣的表演逗得观众忍俊不禁地大笑。C 同学们聚集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D 危难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面对西方文化的全面冲击,自觉传承华夏文明就成了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B 2010年,在我国南方抗旱救灾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感人至深、令人敬仰的英雄事迹。C 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是在于广大

3、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D 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的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志。5 名著阅读。(3分)他是梁山好汉,每有战斗,就赤膊抡斧,冲锋陷阵。他不止一次大嚷“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直到最后喝了毒酒,他还说“死了只是哥哥身边一个小鬼”。“他”是淮?绰号叫什么?请概括写出与“他”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从大门通向公园深处,尽植芙蓉。_饱赏着多姿多彩的芙蓉花,我不禁联想到:芙蓉花傲霜而开,体现的正是她敢于抗争的勇气;而不吝美艳,彰显的则是她无私奉献的精神。远远望去,似绿云接天,如彩练当空。置身花丛,但见“大红芙

4、蓉”花大质丽,灼灼照人,时而薄雾笼罩,若隐若现,犹如戴上面纱的少女,别有一番情致。只见坡上坡下,花连花,树挨树,层层叠叠,红绿交替,使人彷佛身临千年前那遍植芙蓉、高下相照的古“锦城”。当秋阳普照,寒霜下的“醉芙蓉”闪闪烁烁,似朗星点点,色泽由白色渐渐变成粉红,进而转为大红,奇趣无穷。A、 B、 C、 D、7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然后回答问题: (1)说说你对漫画“压岁钱,压谁钱”的理解?(2)快过年了,对今年给你压岁钱的长辈说点什么?(注意语气和语境) 8.给下列一则新闻加上恰当的标题。新华网长沙10曰29日电 随着第一台国产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29日在湖南长沙亮相,中国拥有了历史上计算速度最快的

5、工具。每秒钟1206万亿次的峰值速度和每秒563.1万亿次的Linpack实测性能,使这台名为“天河一号”的计算机位居同日公布的中国超级计算机前100强之首,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机计算机的国家。_(不超过15个字)二 古诗文阅读(1)雨晴(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8.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9.后两句写得饶有趣味,请作具体赏析。 (2)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

6、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选自苏轼艾子杂说,题目为编者所加)【注释】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踣(b搏):跌倒。应侯:顺应时令。 10、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3处,停顿处用“/”隔开。(3分)使 秦 不 得 窥 吾 西 楚 不 得 窃 吾 南 韩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岂 不 大利 耶?11、解释下殒句

7、中加点的词。(4分)(1)岁苦支备( ) (2)虽有少劳( ) (3)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4)臣怪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翻译: 13、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答: 三 现代文阅读(1)江 南 雨 十多年的乡愁,一直是锁在烟里雾里,浸在水中雨中。只要一想起故乡姑苏,最先闪过眼前的,无不是那束剪也剪不断的雨丝。一网师园可算得上苏州园林中温婉秀丽、典雅大方的大家闺秀,为之倾倒者不计其数。那一次,我们却是被雨赶进网师园的。口里抱怨着不作美的天公,心里不免有几分扫兴湿淋淋的“闺秀”,不知还能余几分风韵?再说,冒雨

8、游园,固然风雅,却也实在难免狼狈。雨絮絮下个不停。在门廊里等得不耐烦,且顺着游廊走吧,到尽处再等雨停。心里盘算着,脚下便没有停。左一弯,右一转,这廊似乎没了头,高低错落,曲回通达,走一步有一步的意味。廊檐上挂着续续断断的雨,比起那晓晴丽日,竟别有韵致。方才恍悟这廊子竟是没有尽头的,当日建这回廊的用意便是为了雨天游园可免淋漓之苦,顺着它便可游遍了整个园子,不得不佩服前人之匠心。涟漪的碧水,润泽的粉荷,湿重的石苔,欲滴的翠竹却原来,这位“闺秀”竟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着实叫我们“惊艳”不已。眼前回廊蓦转,穿过垂花门,是个小小的天井。四围低低的粉墙环绕,中央一树一花皆无,却在廊下栽着好大一丛芭蕉,

9、被雨洗得枝展叶舒,溢翠流碧,直映得那墙也绿了,廊也绿了。一时竟有些看得呆住了,忘记了举步,只远远地倚着漆彩的廊柱,怔怔的望着那芭蕉,听那雨紧一声、慢一声地打在那宽宽的、绿绿的叶上二就要离开了,心里说不清的缱绻(qinqun)难舍。又下雨了,一丝一丝的雨线,似乎在牵绊着我的脚步。独自在空荡荡的小巷里徘徊,想把那窄窄的碎石小径、爬满青苔的老井、脚下的一丛一丛的蒲公英都摄进眼里、装在心里。巷口慢慢飘进一朵油纸伞。近了,不是期待中丁香一样的姑娘,而是一位皱缩得像枯树般的老太太。蓝布裤褂,一丝不乱的髻子,手里挽着个小竹篮,上面覆盖着雪白的毛巾一位寻常的东吴水乡老妇。侧过身,我让出了窄得只能一个人走过的碎

10、石小径,默默地等老人过去。她却又突然回转身:“姑娘,要买花?”方才注意到老人手中的篮里散出郁郁的香气。老人早已揭开雪白的毛巾,浓郁的花香扑面而来,似乎连雨丝也被染透了。一枝枝含苞的白兰、茉莉、栀子,穿成各种式样,丝绒般的花瓣上还凝着水珠儿,静静地沁着幽幽的香,美得叫人舍不得碰一碰。我惊喜地张大了眼,忙不迭地说:“要,要”老人用枯瘦粗糙的手拈起一串白兰,我几乎不敢相信这样一双手,竟能种出这样奇迹般的美!“侬是北京来的?”大概老人听出了我的口音,竟和我攀谈起来。于是,我知道了一位普普通通的水乡农妇是怎样含辛茹苦,把去世的丈夫留下的所有重担挑起,又是怎样用一枝枝美丽芬芳的鲜花换来儿子在北京读大学的昂

11、贵费用分手了,老人拿起那串白兰,颤颤地别在我胸前,慈爱的眼里闪着光彩:“大学生哪!”我还来不及分辨她是在说我,还是在说她儿子,她已转过身,慢慢走向小巷深处。呆立在雨中的我,被那缕清香萦绕着,良久良久几番细雨梦回,忘不掉的,总是故乡的雨丝。于是,悄悄地把它织成一方冰纨注,留在记忆里封存 (文章有删节)【注】纨:指丝巾。14在网师园,作者的感情前后发生了变化,先是 _,再就是_ ,接着是_ 。(3分)15请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为什么用得好。(4分)十多年的乡愁,一直是锁在烟里雾里,浸在水中雨中。(2分) 又下雨了,一丝一丝的雨线,似乎在牵绊着我的脚步。(2分) 16文章第二部分写到的卖花老妇是个

12、什么样的人?请分析后填空。(4分)所写内容:_ 表现的思想性格:_ 所写内容:_ 表现的思想性格:_ 17第段中描写花的画线句有两个作用,一是 _;二是 _ ,运用了_ 手法。(3分)18这篇文章的首尾是怎样照应的?(2分) 19文章的末尾一句写道:“于是,悄悄地把它织成一方冰纨,留在记忆里封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分)(2)天赐良“源”浩瀚的海洋不仅面积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70.8,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接收器:6000万平方千米的热带海洋平均每天吸收的太阳能就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所含的热量。吸收太阳热能的海洋表面温度较高,而在一定深度下的海水温度较低。海洋表面在太阳的照射之下,和长期未受到光线照射的深海产生了温差,一般在热带地区,地层与1000米深处的海水温差可达25。由于存在温差,就可以利用海洋表面和海洋深处的温度差来发电。按资源普查的经验公式计算,在几种海洋能利用中,海洋温差能可开发总装机容量为148亿兆瓦。单从数量上来讲,温差能是最大的。A_利用海洋温差产生电力的研究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海洋温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