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管理工作总结2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060987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救助管理工作总结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救助管理工作总结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救助管理工作总结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救助管理工作总结2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救助管理工作总结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救助管理工作总结2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救助管理工作总结2篇工作计划 汇报人:XXXX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 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在县民政局和镇民政所的领导、支持和关心下,在社区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社区的民政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具体工作汇报如下:一、认真做好低保工作,确保低保工作

2、的公平公正公开我们社区现有低保户254户,享受人口531人;三无对象3户,一般对象528户,每月保障额为51060元,本着低保动态管理的原则,上半年我社区共新增低保37户,因家庭收入超过低保线,而取消低保的有7户,无论是新增低保和取消低保,我们都严格按照低保程序,首先上门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根据调查结果,再召开社区低保评议会,然后三处张三榜,以接受社区居民的监督,将符合条件的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体现应保尽保的原则,并让受益者经常参加社区公益性活动。比如:在今年创文明城区及创卫长效管理中,组织了社区的低保户参加社区的楼道杂物的清理和清除广告垃圾等,为美化社区的环境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二、尽职

3、尽责做好社区的残疾工作社区的残联工作始终紧密围绕着:“关心关爱残疾人,以人为本”这一主题,而开展了一系列关爱残疾人的活动。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社会的关爱,社区的温暧。社区成立残疾人协会,总支书记任协会主席。今年上半年,在上级部门的关心下,对社区57户残疾困难家庭进行了走访摸底,社区通过多种渠道解决他们的生活及就业问题,把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怀及时送到他们的心坎上。积极组织社区的残疾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上半年共推荐7名残疾人到县党校进行残疾人技能培训。例如社区的肢体残疾人夏新德等同志,就参加了县党校组织的技能培训学习;及时掌握残疾人的困难,建立了各种困难残疾人登记台帐:如子女入学情

4、况登记表、住房情况登记表、就业情况登记表等。社区残疾人雷运涛年卧床不起,我们及时把他的情况上报到县残联,为他争取了一辆轮椅,并亲自送到他的手里。5月份,为迎接省市民政部门的相关检查,社区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认真部署,安排专人,对相关的台帐资料进行整理归档,更换了新的社会救助工作橱窗,将社区所有低保户的照片、姓名、住址、享受的救助金额公布在橱窗内,体现了社区民政救助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总之,在过去的半年中,我们社区的民政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领导和广大居民对我们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今后,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发扬优点,振奋精神、团结协作、扎实工作,把社区的民政工作

5、做得更好。救助管理工作总结(2):一、救助管理的基本情况今年1-4月,共救助237人。其中,男性:170人 、女性:67人 ;有乞讨行为:51人、露宿街头:103人、迷路走失:2人、生活无着:81人;其中痴呆(含低能、弱智):14人、有病(含精神和危重病人):8人、残疾:20人。全站干部职工共捐赠衣服20件;协办区法制教育学习班2期;开展“三合一”联动行动2次。(二)进站方式:爱心慈善救助服务社:49人,占总人数的20.7;自投:85人,占总人数的35.9;公安:96人,占总人数的40.5;城管:2人,占总人数的0.8%;其他:5人,占总人数的2.1。(三)年龄情况:18周岁以下:30人、18

6、周岁(含18周岁)-60周岁(含60周岁):173人、60周岁以上:34人。4、离站方式:转送市站资助返乡:159人、自行离站返乡:52人、家属领回和护送回家:15人,其它:11人。二、主要工作一季度以来,我站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救助管理工作是专为一部分特殊困难群体解决生活和服务的工作,工作性质需要以人为本、施以人性化管理和服务。加强组织救助管理机构基本规范、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的培训。它不仅是对三年来救助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更是救助管理站未来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在救助过程中,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在操作中严格执行先救助后甄别的规定,对精神病人和危重病人遵照“先救治后

7、救助”的工作要求。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做”活动,规范志愿者队伍,开展读书活动,增加全站职工的服务意识和学习意识。今年,由公安、城管、民政组成的“三合一”联合行动小组,负责在各个节假日、重要工作会议期间进行对全区几条主要道路昼夜巡视,做到发现一个露宿街头和流浪乞讨者,收容救助一个。一季度来,我们积极配合区信访办法制教育学习班2期,参加培训人员26人,训诫人员15人。克服人员少、时间长、工作量大的困难,组织工作人员加班加点,积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使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三、存在的工作难点1、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性还不够。一部分救助人员是由公安、城管护送至救助站的。因为他们对救助管理工作性质了解还不透

8、彻,不时把不属于救助范围的对象送至救助站来,让我们深感左右为难,若不接收,不理解的领导有看法,造成不好的影响;若接收,明知条件不符合,既不好处理,又难安置,感到有一定的工作压力。2、现在街面上流浪乞讨的人员主要是职业乞讨者,以乞讨发家致富。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我们只能以说服教育为主,不能强制性救助。如果他们不愿意救助,我们就无能为力。3、疑难救助人员的安置难以处理(1)、派出所送来的迷途老人,有许多是本地的,根据市救助站的规定,本地人由各区救助站自行解决。一些老年痴呆人员的安置往往要花费很大的物力、人力。(2)、家属不愿领人,安置出现难点。对一些属于智障人士、残疾人、精神病人、危重病人,以及一些未成年人,他们的家属一般都不愿意到上海来领回。我们要派专人护送到家或当地政府。护送时按规定必须两个人以上,治愈后的病人要求三人以上护送,并在护送过程中承担一定的困难和不安全因素。 时间:XXXX2021感谢您的审阅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