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3到6单元教案全册模板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059838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3到6单元教案全册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下册3到6单元教案全册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下册3到6单元教案全册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下册3到6单元教案全册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下册3到6单元教案全册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3到6单元教案全册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3到6单元教案全册模板(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唱大戏1看大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聆听、感受、模唱的音乐活动中,体会歌曲旋律与豫剧唱腔的相似之处,并在歌曲演唱中初步表现豫剧唱腔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了解豫剧的唱腔、流派、地方特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和体验戏曲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对戏曲音乐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通过歌声表现歌曲中豫剧的风格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 师表演戏歌唱脸谱。师:同学们,刚才老师演唱的是什么艺术种类?生:戏曲。师:刚才的歌词中,你们都听到了哪些戏曲人物呢?(学生自由回答)师:接下来,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认识这些脸谱。(师出示课件图片)课上到现在,同学们会

2、觉得奇怪,以往的课都是唱歌呢,今天怎么唱戏了呢?今天呀,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戏曲大世界,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名字叫看大戏(出示课件)首先,大家来欣赏一遍,你听这首歌曲中有什么跟别的歌曲不同的地方呢?二、新课教学1 .学生听音频范唱。2 .学生看视频第二次聆听。师:谁听到看大戏这首歌曲跟以往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呢?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回答问题。3师一句一句教生跟唱。14师增加句子长度教生跟唱。5 .师完整大声唱,让生小声跟唱。6 .师伴奏,生唱。三、拓展延伸1师:在刚才的戏曲中,同学们都听到了哪些打击乐器的声音呢?师再次播放歌曲,让生分辨。师出示课件,带领生认识锣、鼓、钹等民族打击乐器。7 .师带领生

3、了解经典豫剧曲目。师:同学们,你们都了解哪些豫剧曲目呢?咱们河南台有一个很经典的戏曲节目,是什么呢?(生自由回答)师:对,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朝阳沟等都是很有名的豫剧。8 .师带领生欣赏豫剧视频。9 .师带领生简单学几句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师:同学们唱过之后,有没有发现豫剧有什么特色?(生自由答)师:豫剧比较粗矿豪爽,曲谱中经常有上滑音和下滑音,那你们觉得这跟什么有关呢?5模仿说河南话,感受河南方言同豫剧唱腔之间的联系。师:大家听一听“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这一句的旋律,它和河南话的音调有什么联系呢?(生聆听思考)四、小结师:大家真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戏迷。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首具有戏曲音

4、乐风格的歌曲,它是根据豫剧的唱腔风格创作出来的,让我们感到了它那活泼、欢快和风趣的情绪,我想大家一定感受到了,戏曲音乐是音乐与语言最完美的结合。在今后的音乐课上,老师还会为大家介绍其他的戏曲歌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最后,就让我们用“河南话”说声“再见”吧!2花木兰故乡是北京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民乐与管弦乐合奏花木兰故乡是北京,对传统戏曲有初步了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2通过欣赏乐曲花木兰故乡是北京,能够分辨乐曲结构,感受乐曲音乐形象。教学重、难点欣赏乐曲花木兰故乡是北京,感受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看大戏教师播放歌曲看大戏伴奏,学生进行复习演唱。

5、师:上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看大戏,这是一首具有河南豫剧风格的创作歌曲。今天我们首先要欣赏民乐与管弦乐合奏的器乐曲花木兰。二、欣赏乐曲花木兰1简介花木兰。2完整聆听乐曲。教师播放乐曲花木兰音频,在聆听前提出问题:(1)乐曲分成几个部分?(三个部分:ABA。)(2)乐曲的那几个部分的情绪分别是怎样的?(A段昂扬有力、B段抒情优美、A欢快热烈。)聆听以后,教师请学生谈谈初步感受。3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一部分。(1)教师出示主题A,教师弹琴,学生轻声随琴哼唱(可改用降E调),感受乐曲的戏曲风格。(2)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音乐情绪昂扬、有力,表现了木兰决心替父从军的决心及在战场英

6、勇杀敌的飒爽英姿(3)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主题A伴奏。(4)再次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一部分。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主题A是由哪件民族乐器与管弦乐队演奏的?学生自由回答:由板胡与管弦乐队演奏。4,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二部分。(1)教师出示主题B,教师弹琴,学生轻声随琴哼唱(可改用降B或A调),感受乐曲的戏曲风格。(2)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音乐情绪抒情、优美;表现了木兰及将士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3)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主题B伴奏。5 .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三部分。提示学生注意:(1)这部分音乐与前面哪个部分基本相同?(与第一部分相同,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结束部分情绪更为热烈。)(

7、2)乐曲第三部分表现了什么?(表现了木兰与将士们在战场英勇杀敌,得胜后荣归故里,家乡父老热烈欢迎壮士凯旋的场景。)6 .完整欣赏乐曲花木兰,随音乐进行展开想象。三、欣赏故乡是北京1.歌曲的体裁导入:歌曲的种类很多,有艺术歌曲、群众歌曲、少儿歌曲现在请你听这首是属哪一类?欣赏故乡是北京一一戏歌。它姑以戏曲的素材写成的歌,听起来别fr风味02,再听一遍:作品与本课主题的联系。设问:为什么主人翁到过许多名城,“静静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歌曲是怎样表达对家乡的爱?(从演唱的体裁“戏歌”及其歌词内容上对家乡的赞美,来表达对故乡的情。)3.复听歌曲:请大家从演唱的形式来品味作品的意境。设问:歌曲

8、演唱的形式?为什么采用这牛的演唱形式?(独唱一一女高音独唱;女高音独唱更显得亲切,在歌曲中有许多拖腔,用独唱形式能很细腻地表达出来。更好地表达主人翁对家乡的情谊)4.小结:在外乡的游子,最爱的还是自己的故乡。请在课后,学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并把它抄下来,下次我们大家来交流,也是各地音乐文化的大汇展。3西湖美教学目标:1、感受江南文化及越剧音乐的风格特点。2、学会由越剧填词的歌曲西湖美。教学重点在越剧欣赏中能学唱越剧调填词歌曲西湖美。教学难点能用越剧语言演唱歌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练声连音练习模唱练习二、感受西湖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们说苏杭是哪里呢?学生回答。

9、2有同学去过杭州西湖吗?请谈一谈对西湖的印象。学生交流3、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见证一下,观看课件(背景音乐西湖美)4、感觉怎样?你想说点什么?5、历代的文人雅士来到西湖禁不住诗兴大发,留下千古名句,让你又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有关西湖的诗句)6、配乐朗诵西湖美歌词三、体验学唱1、初听范唱2、复听歌曲3、听旋律,注意间奏4、填词演唱5、重难点教唱6、集体演唱四、越剧欣赏1、怎样让歌曲唱出越剧的味道呢?同学们了解越剧吗?2、欣赏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3、学生交流自己品出来越剧味道,师小结简单介绍越剧特点。4、在歌曲西湖美中找一找越剧的影子,从歌词的字数、间奏来体会歌曲的戏曲特点,学生交流。5

10、、师生运用吴侬软语学唱歌曲,配伴奏音乐6、学生表演五、课堂小结学生谈收获,师小结。第四单元影视音乐1映山红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目标1、欣赏二声部童声合唱歌曲映山红让我们荡起双桨,感受歌曲优美抒情,娓婉动听,富有诗情画意的曲调,品味音乐所表现的孩子们对理想的执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2、在欣赏中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二声部童声合唱,并能听辨区分歌曲中两个不同声部的旋律。3、学生在听、看、演、唱等活动中欣赏,在感受中理解乐曲的形象、主题并且初步学会演唱歌曲主旋律。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欣赏二声部童声合唱歌曲映山红让我们荡起双桨,感受歌曲优美抒情,娓婉动听,富有诗情画意的曲调,品味音乐所表现的孩子们对理

11、想的执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2、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理解二声部童声合唱,并能听辨两个声部的不同旋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活动1、师生共同回忆过去所学的关于美好童年、憧憬美好未来的歌曲。2、复习相关歌曲。二、欣赏映山红三、师小结:同学们这些歌曲都表达了我们少年儿童美好的童年生活,也歌唱了我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老师也从你们的歌声中感悟到了你们积极向上,追求美好理想的信心。其实听了你们的演唱,老师也想起我童年的时候流传着一首歌曲,也是我十分喜欢的一首歌曲叫让我们荡起双桨四、引入新课导入新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板书课题)五、新课教学1. 这么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再来听一遍,请你闭上眼睛用心感受一下歌

12、曲的速度、拍子以及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呢?(歌曲速度不是很快,2|4拍,强、弱)2. 接下来老师也想演唱一遍歌曲,请你听一听老师是用什么样的感情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的?(饱含着热情,优美亲切的声音)3. 跟琴用“la”模唱歌曲旋律。(提示:身体坐直了,保持好唱歌的姿势)4. 设问:同学们刚才在演唱时,有没有觉得某个地方有点抓不住?(生答),解决弱起的演唱难点,并思考弱起给歌曲带来了怎样的美感?5. 跟琴用唱名演唱歌曲的歌谱。(提示换气符号,四分休止符)感受休止符这种“停、走”对音乐产生了怎样的作用?生答。(荡漾的、起伏的、流动的)6. 休止符让音乐产生了起伏的感觉,歌曲的名字叫什么?让我们荡起双桨,

13、你明白”荡”的意思吗?(荡漾的、起伏的、流动的)休止符就让这首歌曲荡了起来。旋律中除了休止符还有哪些音符也有这种荡漾的感觉?(附点音符、前倚音)7. 大屏幕出示附点音符和前倚音。师带领学生分别演唱附点音符和前倚音的乐句并进行比较。8. 完整演唱歌曲的歌谱,请同学们把歌曲旋律荡漾的感觉用自己的声音表现出来。9. 填词演唱,用优美又带着热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师弹伴奏,生唱词)10. 第一次唱词就唱的这么好,老师觉得非常满意。最后一句“迎面吹来凉爽的风”有的同学吹到了,有的同学还没有吹到,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师范唱这句)11. 大屏幕出示歌谱,提示反复记号和段落跳跃记号。12. 跟琴演唱第2、3段

14、歌词,解决一音多字的难点。13跟琴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14. 聆听第二部分合唱部分,并说说有什么感受?生答,师总结。15. 跟琴唱第二声部歌谱,师生合作。(师唱第二声部,生唱第一声部并进行交替)16. 一首歌曲我们不光可以用歌声来表现歌曲也可以用动作来表现,师带领学生边唱边做动作。全体起立(师放歌曲伴奏).六.总结: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把电影里的景色烘托的更加美丽(白塔高耸,绿树红墙更坚挺的屹立在湖边),使影片更加逼真感人,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请同学们再次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让这优美的歌声传遍我们校园的每个角落。迎春纸风车教学目标1. 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2. 欣赏电视剧大宅门音乐选段迎春、纸风车教学重难点1 .通过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进一步提高学生演唱的能力。2 .通过讲解让同学们初步了解影视音乐的意义和作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歌曲复习师:上一课老师带大家一起学唱了影视作品里的插曲,大家还记得是哪部影视作品啊?生:(祖国的花朵)师:那我们现在学唱的是其中哪首插曲呢?生:(让我们荡起双桨)师:那跟着录音把这首歌在复习一遍(播放音乐)。生:(学生跟着录音唱)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