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教材例习题处理策略的研究小课题计划与方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057675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初中数学教材例习题处理策略的研究小课题计划与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对初中数学教材例习题处理策略的研究小课题计划与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对初中数学教材例习题处理策略的研究小课题计划与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对初中数学教材例习题处理策略的研究小课题计划与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对初中数学教材例习题处理策略的研究小课题计划与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初中数学教材例习题处理策略的研究小课题计划与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初中数学教材例习题处理策略的研究小课题计划与方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对初中数学教材例习题处理策略的研究红旗中学课题组对初中数学教材例习题处理策略的研究研 究 计 划课 题 主 持 人: 庞 春 明 主持人所在单位:大庆市林甸县红旗镇中学时 间:2014年6月20日对初中数学教材例习题处理策略的研究研究计划一、指导思想:教材是众多数学教育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严谨性和科学性,而数学的例习题是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数学教材无一例外地会配备大量的例题和习题近年的高考中也不断出现课本例题和习题的“影子”课本中的例习题具有示范性,典型性和探究性,是课本的精髓它一方面起到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知识的理解,复习并巩固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

2、重要载体在当前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充分认识课本例习题所蕴涵的价值,注重对课本例题和习题进行充分的挖掘和研究,对其深化和发展、全方位探索,挖掘其内含及外延,把新旧知识有机地组合起来,以达到优化认知、开阔眼界、活跃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1.横向联想,多优求解。受教材章节编排的限制,课本上的例题一般只给出一种解法,如果我们在学生系统,全面地获得有关知识后,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联想,横向沟通,多方探求,就可以重现更多的知识点,使知识形成网络,也便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2.类化整理,提示规律。有不少分散在课本中各个练习里的习题,若能把它们进行整理归类,观察分析他们的共

3、性和个性,就可发现,它们不仅有着相似的结构,而且还具有共同的本质属性或解法规律3.习题变化,巩固双基。教材中有许多极具价值的例习题,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将这些例习题进一步探究,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对新产生的问题探求答案,强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在不断的引申、转换、综合中更深刻的理解各项知识的内在联系,掌握规律,培养学生举一反4.巧用结论,以题攻题。课本中有些例、习题本身就是很有用的公式或定理,应用这些习题的结论去解决在其之前的习题或解决课外参考书中的一些综合题,则不但解法别开生面,过程简单明了,而且还能训练学生解题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使学生学会通过处理一个问题解决一串问

4、题的本领三、研究的方法:调查法:即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及家长个别访谈,深入了解学生对待教材中例习题心态,作为研究的依据。通过查阅、研究、分析相关资料了解最新初中数学教学这方面的科研动态与成果。个案法:把每个学生对教材中例习题的整理和分析,作为一个个个案进行分析。行动研究法:通过实践与研究,整理确定对初中数学教材例习题处理策略的研究并总结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和课堂调整策略。多元评价法:即改变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真正实现多元评价,切实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四、研究的步骤: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4年3月2014年4月)1.查阅资料,搜集国内外其他学校在数学教学中对例习题的研究成果,深入了解

5、当代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相关教育理论,了解最新初中数学教学科研动态与成果。2.课题调学生问卷调查及家长个别访谈,深入了解学生对待教材中例习题心态,作为研究的依据。第二阶段:课题实践阶段(2014年4月2014年11月)1.通过实践研究,探明初中数学教材中例习题的处理的策略和方法2.通过实践研究,探索课题策略运行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和课堂调整策略3.通过实践研究,构建对初中数学教材例习题处理策略的研究策略的教学评价方案。4.通过调查研究,探明课题研究能够减轻学生无效的学习负担,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三阶段:全面总结、整理资料阶段(2014年11月2014年12月)1.撰写阶梯报2.整理实践案例预期研究

6、成果:1.撰写阶段性论文2.最后形成研究报告五、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与分工:1 领导组织组 长:聂永军 (红旗镇中学校长)副组长:张树林 (红旗镇中学副校长)成 员:毛占民 庞春明 贾淑凡2 课题研究小组组长:庞春明成员:数学组全体教师3人员分工庞春明:课题主持人,负责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实验指导聂永军:提供研究经费的保障张树林:负责对参加课题研究老师的教育理论培训,提供相关理论书目。数学组教师:负责课题研究具体操作、分析和总结贾淑凡:制定研究对初中数学教材例习题处理策略的研究报告。4课题顾问:曲胜春 (林甸县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六、经费预算:文献资料费调查资料费会议费学习考察费其他合计500元1

7、000元200元500元500元2700元对初中数学教材例习题处理策略的研究研 究 方 案一、课题名称:对初中数学教材例习题处理策略的研究在新课改的形式下,我县十分重视初中教学课前预习形式上的研究,特别注重课前预习的实效性,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但是,由于受传统的教学理论的影响和教学条件的限制,我县初中教学课前预习形式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预习学案的设计与利用,只流于形式;二是大部分学生没有学习目标或目标不能落实等。为此我校领导特别重视课前预习学案的设计和研究,多次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改理念,经常外出听课观摩,使得我们真正意识到了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研究的重要性,学生听课效果怎么样,课前预习效果

8、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我校课题组申请提出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二、问题的提出: 古今中外的学者和专家对课前预习学案的设计和研究早已有之。由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 财富蕴藏其中,明确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的“学会认知”就应该从学会预习入手。在中国教育史上,明代学者吕坤指出:“与初学讲书,教弟子先将该讲之处理会一遍,方与讲解”。在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全国十所薄弱学校变为名校”之一的当代中国名校洋思中学,创设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如今,驰名中外的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也正在研究使用课前

9、预习学案。纵观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许多专家学者针对“课前预习”操作层面上探寻了预习的意义、方法和策略等,但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不断增长、陈旧率不断提高,目前在数学课前预习形式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所以说贮存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主动寻求和获得知识将更有意义。当今,我校的教学成绩现状是:中游略偏下、两极分化和学生厌学情况严重,特别是数学学科,多数教师为了提高数学的整体成绩,无奈的采取了强制性填鸭式的题海战术,极大的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想改变这种状况,我校数学组尝试了多种预习方法,但是,由于受传统的教学理论的影响和教学条件的限制,见效甚微,

10、预习形式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预习学案的设计与利用,只流于形式,等同于数学练习题;二是大部分学生没有学习目标或目标不能落实等。另外,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非常新颖,语言知识丰富,涉及日常生活内容量大。特别是对于我们国家级贫困县农村中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困难更大。所以,有的老师抱怨内容太多,有的抱怨课时太紧。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感到力不从心而选择了逃避或放弃。尤其是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仍然是困扰我们的难题。所以,在新课改的形式下,我校十分重视初中教学课前预习形式上的研究,特别注重课前预习的实效性,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多次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改理念,经常外

11、出听课观摩,使得我们真正意识到了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研究的重要性,学生听课效果怎么样,课前预习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它直接会影响到教育教学效果。学生要适应当今的教育形势,就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才能独立地探究新的科学领域,索取新的知识。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又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要抓好“预习”这一环节。通过课前的有目标地预习,让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解决自己基本的一些问题。经过预习学案的设计使用,也能使老师教学时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抓紧课时进程。正确处理

12、新教材与农村数学教学中的矛盾。反思多年的农村数学教学,发现大多数学生并没有预习的习惯,更谈不上有效性预习。并且由于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过分注重教案内容的落实,学生在课堂上要用大量的时间去记笔记,没有多少思考和消化的时间,教师如何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来把握预习的侧重点?什么样的课前预习最有效?等等, 这些都是我一直在思索的问题,也是提出本课题主要原因。因此,在落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中,提出“初中数学有效性预习学案设计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课题,也是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三、研究的理论依据:1.哲学依据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

13、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在“学标导学,三基学练”过程中,教师属于外部条件,是外因。学生是学习的内因,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学的愿望和动机,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教”就会由于没有学生的“学”而失去作用。因此,在“学标导学,三基学练”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而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预习学案导学过程重知识的探究,重体验,能引发学生的态度、情感和意志,这些源于心理品质的个性特征参与学习活动,能激起学生的求知、创新欲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研究

14、表明,初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已有了显著的提高,他们一般能根据“预习学案”的学习目标进行预习,具备初步的预习能力,这就为我们采取“以导为主”实施“学标导学,三基学练”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中小学生的思维批判性、独立性还很不成熟,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与成人相比,他们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也没有达到成熟阶段。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克服思考中可能产生的缺点和偏向,教师给予适时、有力的指导,这为教师的导学提供了理论依据。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课前预习是一个好的学习

15、习惯,有效的课前预习是学好数学必不可少的条件。有效性预习学案的设计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有效的预习学案设计上,一是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自觉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并且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二是有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回顾、复习和运用。有效的预习学案设计是教师具体对班级好中差三类不同群体或者是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群体有效地设计出不同的预习任务,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来把握预习的侧重点并且对课前预习研究出最有效方法。 3尝试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有尝试的愿望,尝试能够成功,成功才能创新。”学生有原有的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思维属性,所以学生能尝试。同时,学生的尝试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尝试,尝试的任务又是完成教材中的一定教学目标,而教材又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和方法编排的,所以学生具备成功的条件四、课题研究目标和意义:教材是众多数学教育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严谨性和科学性,而数学的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