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选择题的常用解法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9053689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数学选择题的常用解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考数学选择题的常用解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考数学选择题的常用解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数学选择题的常用解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数学选择题的常用解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考数学选择题的常用解法选择题具有题目小巧,答案简明;适应性强,解法灵活;概念性强、知识覆盖面宽的特征,它有利于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强化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选择题解题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利用选择题的特点,小题尽量不要大做” 。数学单选题的解法一般有如下几类方法:1.直接法:从题目的已知条件出发,经过演算、推理或证明,得出与选择题的某一选项相同的结论,这种决定选择项的方法,称为直接法。 例1.如图,O的直径为10,弦AB的长为8,M是弦AB上的动点,则OM的长的取值范围是()A3OM5 B4OM5C3OM5 D4OM5剖析:由于动点M在弦AB上运动,当点M与点A(或B

2、) 重合时, OM取最大值,当OM为弦心距时取最小值。解:连接OA,过点O作OM1AB于点M1。当动点与点M1重合时,OM取得最小值此时OM13。当动点M与点A(或B)重合时,OM取得最大值,其最大值为OA5。综上,得3OM5。故应选择A。说明:本例的解法为直接法,解选择题时虽不要求写出过程,但每一步的计算或推理仍不可大意,否则将会出现错误。例2:若X是4和9的比例中项,则X的值为( )A、6 B、-6 C、6 D、36剖析:此题考查比例中项的概念,由于4和9的比例中项为X,即X2=49=36,所以,X=6都符合比例中项的定义,即 62 = 36 及(-6 )2 = 36,故4和9的比例中项应

3、为6,故应选择C。2图像法:在解答某些单项选择题时,可先根据题设作出相应的图形(或草图),然后根据图形的作法和性质,经过推理判断或必要的计算,选出正确的答案。例3若点(2,y1)、(1,y2)、(1,y3)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Ay1y2y3 By2y1y3Cy3y1y2 Dy1y3y2剖析:画出反比例函数y图象的草图,在图象上标出上述三点,便可比较y1、y2、y3的大小关系。解:画出反比例函数y图象的草图在此图象上标出点(2,y1)、(1,y2)、(1,y3),观察图象便知:y2y1y3。故应选B。说明:本例的解法是数形结合法,与直接法相比更显得别有“洞天” 。3. 排除法:经过推

4、理判断,将四个备选答案中的三个迷惑答案一一排除,剩下一个答案是正确的答案,排除法也叫筛选法。例4、若ab,且c为实数,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acbc B、acbc2 D、ac2bc2剖析:由于c为实数,所以c可能大于0、小于0、也可能等于0。当=0时,显然A、B、C均不成立,故应排除A、B、C。对于D来说,当c0,c0,c=0时,ac2bc2都成立,故应选D。例5、在下列四边形中,是轴对称图形,而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矩形 B、菱形 C、等腰梯形 D、一般平行四边形剖析:由于此题要作出双重判断,因此可以先判断出轴对称图形,再排除其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显然,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

5、对称图形,故应排除D,而在A、B、C中,A、B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也应排除A、B,那么剩下的C符合轴对称图形,而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应选择C。4.赋值法:有些选择题,用常规方法直接求解较困难,若根据答案所提供的信息,选择某些特殊值进行计算,或再进行判断往往比较方便。例6在同一坐标系内,直线l1:y(k2)xk和l2:ykx的位置可能为()剖析:本例中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中含有字母k,可用特殊值法来解解:令k1,则l1:yx1,l2:yx其图象可能是B,因此结论A、C、D同时被淘汰故应选择B例7. 已知一次函数y选=kx+(1-k),若k1,则它的图象不经过第( )象限。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剖析:此题可画出函数图象的示意图,则问题便显而易见。不过由于直线斜率和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字母,比较抽象,不易画图,我们不妨采用特殊值法,对K赋予一个特殊值,则可画出示意图,问题便迎刃而解了。不妨令k=-2,则一次函数y=KX+(1-K)变为y=-2x+3,它示意图如图所示,不难看出它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故应选择C.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