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设计的编排构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905348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字体设计的编排构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字体设计的编排构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字体设计的编排构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字体设计的编排构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字体设计的编排构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字体设计的编排构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字体设计的编排构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字体设计的编排构成一、字号、字体、行距1、字号 计算字体面积的大小有号数制、级数制和点数制(也称为磅)。一般常用的是号数制,简称为“字号”。照排机排版使用的是毫米制,基本单位是级(K),一级为0.25毫米,它用级数来计算。点数制是世界上流行的计算字体的标准制度。电脑字也是使用点数制的计算方式(每一点等于毫米)标题用字一般大约点以上;正文用字一般为点,文字多的版面,字号可减到点。注意,字越小,精密度越高,整体性越强。但过小会影响阅读。2、行距 行距的宽窄是设计师较难把握的问题。行距过窄,上下文字互相干扰,目光难以沿字行扫视,因为没有一条空白带引导目光;而行距过宽,太多的宽白使字行不能有较好的延续

2、性。这两种极端的排列方法,都会使阅读长篇文字者感到疲劳。行距在常规下比例为:字点,行距则点、即:。 事实上,除行距的常规比例外,行宽行窄是依主题内容需要而定的。一般娱乐性、抒情性读物,加宽行距以体现轻松、舒展的情绪;也有纯粹出于版式的装饰效果而加宽行距的为增强版面空间层次与弹性,可采用宽、窄行同时并存的手法。3、字体、字号、行距的视觉层次 在一个版面中,选用三到四种以内的字体为版面最佳视觉效果。超过四种以上则显杂乱,缺乏整体感。要达到版面视觉上的丰富与变化,只需将有限的字体变粗、变细、拉长、压扁,或调整行距的宽窄,或变化字号大小。实质上字体使用越多,整体性越差。二、文字编排的四种基本形式1、左

3、右均齐 文字从左端到右端的长度均齐,字群显得端正、严谨、美观。此排列方式是目前书籍、报刊常用的一种。2、齐中 以中心为轴线,两端字距相等。其特点是视线更集中,中心更突出,整体性更强。用文字齐中排列的方式配置图片时,文字的中轴线最好与图片中轴线对齐,以取得版面视线的统一。3、齐左或齐右 齐左或齐右的排列方式有松有紧,有虚有实,能自由呼吸,飘逸而有节奏感。左或右取齐,行首或行尾自然就产生出一条清晰的垂直线,在与图形的配合上易协调和取得同一视点。齐左显得自然,符合人们阅读时视线移动的习惯;相反,齐右就不太符合人们阅读的习惯及心理,因而少用。但以齐右的方式编排文字似乎显得新颖。4、文字绕图排列 将去底

4、图片插入文字版中,文字直接绕图形边缘排列。这种手法给人以亲切自然,又融合、生动之感,是文学作品中最常用的插图形式。三、标题与正文的编排 在进行标题与正文的编排时,可先考虑将正文作双栏、三栏或四栏的编排,再进行标题的置入。将正文分成二栏、三栏、四栏,是为求取版面的空间与弹性、活力与变化,避免通栏的呆板以及标题插入方式的单一性。标题虽是整段或整篇文章的标题,但不一定千篇一律的置于段首之上,可作居中、横向、竖边或边置等编排处理。有的更直接插入字群中,以求新颖的版式来打破旧有的规律。四、文字的强调1、线框、符号的强调 有意地加强某种文字元素的视觉效果,使其在整体中显得特别出众而夺目,是为强调。这个被强

5、调的元素正是版面中的诉求重点,或为引人注目的效用。通常为了突出主题而减弱其他要素的配置量,使之产生“主与宾”的对比关系。宾体越弱则主体越强。2、行首的强调 将正文的第一个字或字母放大,是当今流行的设计潮流。此技巧的发明溯源于欧洲中世纪时代的文稿抄写员。由于它在文体中起着强调、吸引视线、装饰和活跃版面的显著作用,所以这一技巧被沿用至今。 下坠式是目前行首强调中使用最多的手法。即将正文里的第一个字或字母放大并嵌入行首,其下坠幅度应跨越一个完整字行的上下幅度。至于放大的量度,依据起页面的大小,文字的多少和所处的环境而定。3、行首装饰性的强调 在文版中,行首字放大作为图形,或选用具有装饰性的字体,已不

6、仅在版面中起“点”的作用,而更主要是作为“形象化”,“装饰化”,来获取版面的装饰风格,产生更强烈的视觉冲击。4、引文的强调 在进行正文的编排中,我们常会碰到提纲挈领性的文字,即引文。引文概括一个段落、一个章节或全文大意,因此在编排上应给予特殊的位置和空间来强调。引文的方式有多种表现,如将引文嵌入正文栏的左右面、上方、下方或中心位置等,并且在字体或字号上可与正文相区别而产生变化。五、文字的整体编排1、文案的群组编排 将文案的多种信息组织成一个整体的形,如方形或长方形等,其中各个段落之间还可用线段分割,使其清晰、条理而富于整体感。在以图形配置时,主体更为突出,空间更统一。文案的群组化,避免了版面空

7、间散乱状态。日本的平面设计在文字的整体编排上就十分有特色。2、文案的图形编排 将文案排列成为一条线或一个面或群组为一个形象,并成为插图的一个部分,达成图文的相互融合,补充说明,是独具匠心的版式设计。文字的图形化乃是版面产生生动妙趣,获得良好视觉吸引力的一种方式,是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最佳形式。但是并非每件设计都可作为图形化处理。图形化处理不可随意滥用,它必须依据主题内容来确定。六、字的图形表述 注重文字的编排和文字的创意,乃是视觉传达设计现代感的一种体现。设计师不应放过在有限的文字空间和结构中进行创意编排,而应赋予编排更深的内涵,提高版面的趣味性与可读性,克服编排中的单调和平淡。1、字意图形表述

8、 字意图形是将文字意象化,以简洁、直观的图形传达文字更深的思想。2、字画编排的表述 人类最初表达思维的符号是图画及进一步的象形文字。虽然象形文字只是一种形态性的记号,目前已不在使用,但在现代编排设计中却反把记号性的文字作为构成元素来表现,这便是字画图形。 字画图形包括由字构成的物形和把物形加入文字两种形式。前者强调形与功能,具有商业性;后者注重形式、趣味,不特定表述某种含义,而在于可给我们一些创作灵感和启示。七、文字的叠印 版式设计中,常用文字与文字、文字与图象相互重叠的表现方法。这种手法流行于80年代前后,并沿用至今。文字与图象之间或文字之间在经过叠印后产生强烈的空间感、跳跃感、透明感、杂音感和叙事感,并成为版面最活跃、最注目的元素。这种叠印手法影响易读性,但能造成版面独特的视觉效果。不追求易读,而刻意追求“杂音”表现的手法,是一种艺术思潮的表现,具有现代感的特征。 文字在编排上的疏密节奏,可体现出多种情绪。文字大,叠印密情绪紧张而激烈,节奏感强;文字小,叠印疏散、轻柔而抒情,节奏感强。编排时,要谨慎使用文字叠印的设计手法,以更贴切和完美的表现主题,使版面更具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