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9052508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6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州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德州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德州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德州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德州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州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州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 德州市纺织服装产业推进办公室 (2011年3月 )一、全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1总体情况 全市纺织服装业涵盖化纤、棉纺织、毛纺织、服装、印染、 针 织、纺织机械、纺织器材等行业小类,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 体系。 优势为棉纺织业,拥有环锭纺 450 万枚,其中紧密纺、赛络紧密 纺 50 万锭,气 流纺 5 万余头,国际先进水平的涡流纺 1520 头,精梳机 177 台(套),棉纺能 力为全省的七分之一、全国的二十分之一;布机 2 万台,其中 4258 台为国际先 进水平的无梭织机。 装备能力的 40%达到了 国内先进水平。 2010年,规模以 上企业 416家,总资产

2、242亿元, 从业人员 99572名,实现销售收入 409 亿元,占全市工业 10%(附 表 1 )。主要产品:纱线 65万吨,布 10亿米, 服装 4877万件 (附表 2)。优势为棉纺织, 棉纺能力占全省 1/7 、全国 1/20 ,40%棉纺设备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华源、华乐、元济、宝鼎、德棉集 团、黎明 6家企业进入“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 500强”、华乐、华源 2 家企 业跻身“中国棉纺织行业竞争力前 20强” (附表 3、4)。2产业布局棉纺织: 80%棉纺企业集聚在夏津、陵县、临邑和武城四县。夏 津县为 “中国棉纺织名城” ,夏津县宋楼乡为 “山东省棉纺名乡” 。 我 市有 1

3、10万锭专纺差别化纱线, 为全国最大差别化纱线生产企业集群。 规模以上 企业 248家, 2010年销售收入 242亿元,行业占比 59%。主 要产品6-260 支纯棉、化纤及各种成分的混纺精梳、普梳纱线,38-145 坯布、弹力布、色织布及提花织物。骨干企业:德棉集团、华 芳纺 织、华乐实业、华源科技、恒丰纺织。家纺服装: 主要集聚在德城、 经济、 运河三区, 以贴牌生产为主。规模以上企业86家,201 0年销售收入81亿元,行业占比19%。主要产 品:床上用品、巾被制品、针织服装、运动服、休闲服、牛仔服以 及羽绒服 装。骨干企业:德棉服装、康博实业、山东华羽、瑞博服装、 元济纺织、元 茂纺

4、织以及临邑澳泰。半精纺毛纱:主要集聚在禹城市,禹城是全国最大的半精纺毛纱 生产 基地,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 中国半精纺毛纱名城” ,拥有各类加 工设备1.6万台套, 40万纱锭,半精纺毛纱产能1.5万吨,毛绒服饰 800万件。规模以上企业28家, 201 0年销售收入28亿元,行业占比 7%。主要产品:半精纺毛纱和毛绒服饰系列产品。骨干企 业:鲁银羊绒、德 信羊绒、祥鼎毛绒。产业用纺织品:主要集聚在陵县和乐陵,陵县为“中国土工合成材料 生产基地”,国内市场占有率 40%以上,其中展毯类占国内市场 份额50%; 乐陵寨头堡乡为“山东省帆布生产名乡镇”,华乐新材料 是亚洲最大的矿用 带芯布生产

5、基地。主要产品:土工合成材料、帘子布、整体带芯、帆布及 蓬盖布等。规模以上企业35家,2010年销售收入47亿元,行业占比11%。 骨干企业:宏祥集团、华乐新材料、安达化纤、东方新材料、乐悟新材料。3科技品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市级技术中心8个,“国家院士工作站” 2 处;中国名牌7个,山东省名牌10个;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 奖一等 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 项、三等奖7项。 (附表 5、6、7)4弱项和短板 从产业链构成看,我市现有纺织工业主要以棉型短纤维初级加 工(纺 纱)为主,附加值低,盈利能力差,后道加工(机织、针织、 印染、服 装)能力不

6、足,产业链不完整,缺乏最终产品,难以实现 市场集聚效 应。从单个企业看,新产品开发不足、专业人才短缺、缺乏在国内 有影响力 的最终产品的品牌是制约纺织服装业发展的最大障碍,部 分企业虽建有技术 中心,但作用发挥不够;设备更新、科研经费投 入远远不足,专业人才引进 远跟不企业发展。不但企业发展慢,且 抗风险能力差 。2010 年收入超 10 亿 元的仅 3 家(华乐 30.9 亿元、双鸿 19.7 亿元、华芳 12.1 亿元),众多企 业收入 1 亿元以下。与魏桥相比, 即使拥有同数量的纺锭,也无法发挥相同 的效益。从企业间联系看, 集群服务平台建设滞后。 我市国家级和省级纺 织产 业集群各 3

7、 个,在创建产业基地时,成立了行业协会组织,但 流于形势,企 业间相互拆台、压价,不能抱团发展,发挥不出产业 集群的作用。二、纺织服装产业三年发展规划1基本思路 稳定纺锭规模,打通印染“瓶颈”,延伸服装、家纺产业 链, 发展产业用纺织品。即:纺纱上减少纯棉低支纱,发展特色纺纱; 织造 以实现功能化染色印花面料为目标, 打造对国内外服装厂商具 有明显吸引力 的终端面料市场;服装上引进知名品牌,实现集聚效 应。通过三年调整,棉 纺织、家纺服装、产业用纺织品占比由目前 59:19:11 调整到 45:24:20 。2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2013 年,规模以上销售收入 1000 亿元,利税 110 亿

8、 元, 利润 60 亿元,年均增长 35%。 投入目标: 三年总投资 399 亿元,其中: 已列入全市技改盘子的项目:31 个,投资 110 亿元,年新增销 售收入227 亿元。(见附表 8)正在商谈筹备的项目:19 个,投资 89 亿元,年新增销售收入 185 亿元。 (见附表 9)下一步招商项目:投资 200 亿元,围绕建设夏津坯布印染工业 园、禹城 半精纺毛纱制品染整工业园需要引进的印染、污水处理项 目,及机织、针 织、服装、家纺、无纺布等延伸产业链项目3. 任务分解分行业分年度任务分解表单位:亿元产业名称2010 年销售 收入三年总 投资分年度任务2011 年2012 年2013 年销

9、售收入固定投资销售收入固定投资销售收入固定投资纺织服装业408.73995501007391301001169棉纺织242.6181311493975950973半精纺毛制品27.83339754117615家纺服装81.2111118261713624849产业用纺织品46.7646815982114228其他10.410143193264县市区分年度任务分解表单位:亿元、%县市区年增幅总投资分年度任务2011 年2012 年2013 年销售收入固定投资销售收入固定投资销售收入固定投资总计4356011288411431171201有专业集聚区的 县市区3354497762810988115

10、4陵县409012321172292441乐陵市40435910831411620经济开发区402737517212禹城市402525355013德城区402433466411其他县市区100152512133429047临邑县302034445710平原县3016142030庆云县301520406012齐河县3015162026宁津县3014162026武城县301034304457运河开发区30101825344. 培植目标 重点企业第一梯队:华乐实业、华源科技和恒丰纺织销售收入超50 亿元,总投资 56.5 亿元。第二梯队:德棉集团、华芳纺织、黎明纺织、盛源服装、宏祥集团、鲁银羊绒、元

11、济纺织、澳泰纺织、飞天印染、神龙毯业10家企业销售收入超 10亿元,其中 6家超 20亿元,总投资 95亿元。重点培植的骨干企业发展目标及责任县市区梯队企业实施项目2013年销售收入(亿元)责任县市区/v/v第华乐实业投资24.2亿兀实施紧密纺、帘子布以及输送带项 目70乐陵市梯 队华源科技投资17.28亿元实施涡流纺纱和芳纶阻燃项目60陵县恒丰纺织投资15亿兀实施陵县恒丰、恒宇、恒蝶、平原恒 丰和羊绒精纺等项目50陵县、平原小计180/v/v第华芳纺织投资10亿元实施高档纺纱织布项目30夏津宏祥集团投资24.8亿兀实施宏祥工业园项目30陵县盛源服装投资16亿兀实施年产6000万件户外服装项目

12、30平原飞天印染投资11亿兀实施8条印染生产线项目22夏津德棉集团实施德棉股份重组,盘活印染、雅德联针织20市属梯队黎明纺织投资10亿兀,实施30万锭技改项目20陵县神龙毯业投资5亿兀形成年产500万平机织地毯能力15武城兀茂纺织投资6.6亿兀实施兀茂项目14德城澳泰纺织投资2.6亿兀,购置箭杆、喷气等织机50台,新上一条染色生产线,14临邑鲁银羊绒实施与恒天集团的合作项目10禹城小计205专业集聚区(6个)家纺服装产业集群(经济开发区)、产业用纺织品产业集群(乐陵 市)、土 工合成材料产业集群(陵县)、新型纤维纱线产业集群(陵县) 半精纺毛纱制品 产业集群(禹城市)和纺织印染工业园区(夏津县

13、)专业集聚区发展目标及责任县市区专业集聚区名称建设内容2013 年销售收入(亿元)责任县市区家纺服装产业集群以市中心区为核心,延伸服装、家纺产业链条,实施元茂、瑞博等家纺服装项目, 引进印染行业龙头企业入园,切实打破“印染”瓶颈,延伸家纺、服装产业链,依 托德棉股份、康博实业、山东华羽、元济纺织、元茂服装、奥珍针织、德州刺绣、 丽华服装、贝依格、雪驰集团、天意针织等骨干企业,建成以开发区为核心的家 纺、服装生产基地。150德城天衢工 业园(70)经济 开发区(80)产业用纺织品产业集群以华乐为龙头,依托安达化纤、兴业帆布、金马帆布等骨干企业,实施万杰化纤 布、华乐涤纶切片、帘子布等项目,大力发

14、展帆布、化纤、带芯等配套产品和外延产 品;米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开发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功能性纤维布品以 及各类装饰用、汽车用、医疗卫生用纺织品,打造我市产业用纺织品生产基地。120乐陵市十工合 成材料 产业集群依托宏祥集团、东方新材料、乐悟新材料等优势企业,实施宏祥工业园、艾可新材 料、东方新材料等项目,利用好产业集群的山东省土工材料检测中心、企业技术中 心、研发中心的优势,解决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难题,研 发新型、节能、环保 型新产品。重点发展土工纺织材料、高性能增强复合材料等产业用纺织品,扩大在交 通、基建、环保过滤、医疗、汽车、船舶等领 域的应用范围,打造我市土工合成材料 生产基地。120陵县新型纤维纱线产业集群发挥我市新型纤维生产优势,依托陵县纺织企业群,实施富华科技、恒丰、恒宇、 恒蝶等项目,以恒丰纺织、宝鼎纺织、盛泽纺织等骨干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