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baidu遗传专题讲解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9047482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5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baidu遗传专题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传baidu遗传专题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传baidu遗传专题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传baidu遗传专题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传baidu遗传专题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baidu遗传专题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baidu遗传专题讲解(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讲解-遗传变异和进化【命题趋向】、直击考点知识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的分子结构和复制/基因的概念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人类基因组研究。基因工程简介基因操作的工具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基因工程的成果与发 展前景。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性别决定(XY型)、伴性遗传细胞质遗传细胞质遗传的特点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细胞质遗传在头 践应用不作要求)。生物的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人类遗传病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优生的概念和措施进化自然选择学

2、说的主要内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能力点I.理解能力要求:能阐述本专题所学知识的要点,掌握遗传规律的本质并适用范围。 能运用相关知识对遗传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能正确阐述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内容和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因位置。能理解基因与环境对生物性状的影响。n .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能独立完成本专题中的“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制作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并能对设计实验,探究控制某性状的基因的显隐关系、遗传规律,能对遗传的试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能对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川.获取信息的能力: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

3、的相关生物学信息,能运用信息,结合所文字、 图表、曲线等形式准确描述相关能力, 例如,用遗传图解分析解释说明相应的遗传现 象。 高考热点 在本专题的考点中,验证 DNA是遗传物质的思路与方法、DNA的提取和鉴定原理、遗传基本规律的实质及实践运用。常见遗传图解的书写、计算及实验设计与分析、基因突变、基 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概念, 以及各种育种方式的方法、 原理及流程设计等知识是高考中的 热点而且所占分值很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二、本专题命题方向和应试策略I .关于性状遗传的探究实验仍被看好高考试题的创新设计正朝着开发性、 能力型目标迈进, 就本专题的知识特点看, 直接考 查来源于课本的纯验证性实

4、验考查的越来越少, 而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具有材料背景的新情境 探究性实验题已逐渐演变为主流题型, 如关于牛有角无角的显隐关系的判断、 果蝇体色遗传 德判断等。但是,情境新,理不新,考查点,还是课本上介绍的原理和规律。所以,考生在 学习本部分知识时, 绝对不能陷入仅仅对遗传机率的计算中, 而应掌握遗传实验的理念: 怎 样判断某基因是核遗传还是质遗传、 怎样判断某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 怎 样确定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关系等。n.从分子水平考查遗传现象的命题将受重视值得对于分子水平解释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将会在07年高考中有所体现,例如: DNA分子的结构、 复制、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过程以及

5、真、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从减数分裂的 角度解释生物的变异和遗传等。川.相关材料分析题会在高考中出现本专题所涉及的生物学领域近些年发展很快, 例如关于生物进化的证据、 关于实验室生 物进化的速度,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工程等等。高考中,这些新发现、新成果无疑是 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的好材料。但是,考查的知识仍会是课本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 过程和方法, 同时, 也不能忽视材料中所给出新结论, 这些新内容也许是对课本知识的补充 或者完善。 考生在复习时,应该明确,科学知识是可以变化的;并尽量广泛联系课本内的其 他章节,尝试用遗传的角度去解决其他的生命现象。【考点透视】一、网络构建相对性状概念图

6、包括显性性状相对性状包括血隐性性状被控制口“卄厂显性基因组成被控制隐性基因-组成等位基因属于细胞核遗传参与脱氧核糖.水解产物脱氧核苷酸磷酸核糖含氮碱基水解产物基本单位非编码区染色体组包括基因组成 主要载体DNA 色体基本单位编码区组成在于存叶绿体线粒体包括内含子 .基本单位夕卜显子包括十转录调控V包扌参与参与细胞质遗传、复习重点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的比较遗传物质的载体遗传规律正、反交结果性状分离及分离比细胞核遗传染色体三大遗传定律相同有,有一定分离比细胞质遗传叶绿体、线粒体母系遗传不同有,无一定分离比DNA复制、转录和翻译项目传递遗传信息表达遗传信息复制转录翻译时间细胞分裂间期蛋白质的合成过

7、程,持续整个生命活动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主要在细胞核细胞质的核糖体模板DNA的两条链DNA某 一条链信使RNA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20种氨基酸原则A-T; T-A; G-C; C-GA-U; T-A; G-C; C-GA-U; U-A; C-G ; G-C条件酶、ATP酶、ATP酶、ATR转运RNA特点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DNA边解旋,边转录;遵循碱基互一个连续结合多个核糖体;遵循碱制补配对原则基互补配对原则产物两个子代DNA分子信使RNA具有特定氨基酸顺序的多肽(蛋白质)信息传递DNA DNADNA mRNAmRNA蛋白质意义传递遗传信息将遗传信息由细胞核带到细胞质; 信使RNA上

8、密码子的数量、种类、 顺序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量、 种类和顺序将遗传信息反映到蛋白质分子结构上,使后代重现亲代性状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数量变异(整倍性)多倍体单倍体发生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分裂间期可能性最大细胞分裂期某些生物进行单性生殖时DNA上发生碱基对的直接由生物的配非同源染色体上增添、缺失、改变,由于细胞分裂受阻,子,如未受精卵细产生机理非等位基因的自从而引起DNA碱基序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胞、花粉粒发育而由组合;交叉互换列即遗传信息的改倍的增加来,使染色体组数变成倍减少是否有新基因产生没有产生新基因, 但产生了新的基 因组合类型产生了新基因没有产生新基

9、因,但 增加了某一基因的数量没有产生新基因在生物进化中地位对生物进化有一定意义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提供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对生物进化有一定意义对生物进化的意义不大实践应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人类遗传病的种类遗传病种类病因类型举例单基因遗传病一对基因控制显性或隐性基因并指、苯丙酮尿症多基因遗传病多对基因控制唇裂、原发性高血压染色体异常病染色体变异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21三体综合症、特纳氏综合性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的比较原核基因真核基因结构示意图1 II 1 UH 1非编码区组成、作用调控序列,调控遗传信息的表达调控序列,调控遗传信息的表达编码区组成、作用编码区是连续的,无外显

10、子和内含子之分,编码蛋白质编码区是不连续的,分为能编码蛋白质的外显子和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内含子转录产物成熟的RNA初级转录产物,加工后成为成熟的RNA结构相同点均有编码区和起调控作用的非编码区基因作用储存、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可发生突变,决定生物性状育种问题名称原理方法优点缺点应用杂交育种基因重组杂交T自交T筛选 岀符合要求的表型, 通过自交至不再发 生性状分离为止。使分散在同一物种不同品种间的 多个优良性状集 中于同一个体 上,即“集优”。(1)育种时间长;(2)局限于同种或亲缘关系较近的个体用纯种高秆抗病 与矮秆不抗病小 麦培育矮秆抗病 小麦诱变育种基因突变(1)物理:紫外线、 射线、激光等

11、;(2) 化学:秋水仙素、硫 酸二乙酯等。提高变异频率;加快育种进程; 大幅度改良性 状。有利变异少, 工作量大,需 大量的供试 材料。高产青霉素菌株单倍体育种染色 体变异二倍体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 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大大缩短育种年 限;子代均为纯 合体。技术复杂用纯种高秆抗病 与矮秆不抗病小 麦快速培育矮秆 抗病小麦多倍体染色用一定浓度秋水仙植株茎秆粗壮,技术复杂;发三倍体无籽西瓜、育种体变异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果实、种子都比较大,营养物质含量提高。育延迟,结实 率低,一般只 适合于植物八倍体小黑麦转基因育种异源DNA重组提取目的基因T与 运载体结合T导入 受体细胞T目的基 因的检测与表达T

12、 筛选出符合要求的 新品种目的性强;育种 周期短;克服远 缘杂交不亲和的 障碍技术复杂;生 态安全问题 多转基因抗虫棉细 胞 工 程 育 种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膜的流 动性;植细胞 的全能性去细胞壁T诱导融合T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植株克服远缘杂交不 亲和的障碍;大 大扩展了用于亲 本杂交组合的范 围技术复杂可育性,如“白菜-甘蓝”的培育动物体细胞克隆细胞核的全能性;细胞增殖核移植、胚胎移植克服远缘杂交不 亲和的障碍;可 用于繁育优良动 物、濒危动物。技术复杂克隆羊“多莉”动物细胞隔合细胞增殖细胞隔合、细胞培养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技术复杂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种群是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

13、基因,称为种群的基因库。基因库代代相传,得到保持和发展生物进种群中每个个体所含有的基因,只有基因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化的不同的基因在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是不同的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突变和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基因重组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是产生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进化的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原材料变异的不定向性,确定了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决定生物自然选择淘汰不利变异,保留有利变异进化方向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即导致生物朝一个方向缓慢进化。隔离导致物种形成物种:分布在一定自然区域,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 繁殖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隔离:将一个种群分成若干个小种群,使彼此间不能交配,从而形成新的物种。物种形式:同一个物种间产生变异和基因重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再经过隔离作用产生新的物种。三、可能出现的考点本专题在高中生物中所占的内容比例很大, 涉及的生物学知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在高考生物刚刚恢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