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3)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047272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书笔记 (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读书笔记 (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读书笔记 (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读书笔记 (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读书笔记 (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书笔记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笔记 (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有感小学美术组 曹健斌十年前,学校请肖川博士为老师们举办了一场讲座,当时只知道他是一位非常年青的博士。走上主席台的肖川,开场白却是讲了他前一天晚上,受到热情好客的长沙朋友之邀,在长沙某个歌厅听歌时听到的一个关于“弯弓张还是弓长张的段子”。顿时,引的听讲座的老师们哈哈大笑,随后,二个多小时的讲座也就在这笑声中不知不觉中渡过了。讲座结束后,与会的老师每人手里多了一本肖川博士写的教育随笔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这本书我只是随手翻了翻,就一直安静的呆在我的书柜里。只到今年寒假,学校组织寒假读书活动,在书柜中我才发现它,这才慢慢读了起来。原来,这本书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慢慢读才能有所悟,有所

2、触动。读了才能感知肖博士旷达率真、不拘一格的性情。 肖川是个理想主义者。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他在自己的心中构筑着理想的教育殿堂。他能理解一线教师的身心疲惫,他认为教师应当是有工作激情、创造欲望和事业梦想的,而不是眼神无光的。他主张给予了一线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正因为如此,他的教育随笔是对生命、教育、社会、人生的深层次思考。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这本书是正如肖川本人在后记中所言,是历时10年写就的教育随笔。书中收录的57篇文章,涉及到了教育学众多的领域和主题,书中肖博士从与经典为友、教育的意蕴、教育给了我们什么、审视教育目标、教育的灵魂、教师的学习与成长、完美的教学、教育的期待、有所执着和真诚的言说等

3、几个方面对教育世界中那些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予了学理上的阐释,它力图用感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多彩的教育世界,以真挚的情感讴歌人类之爱,以满腔的热情高扬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我虽然没有每一篇都细细读到,但看了其中的不少章节后,使我感到这本教育随笔对于我来说,很多事情就像发生在自己的周围,为我教育学生提供了一些准则和经验。 如在“教育的灵魂”一章中他写道: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理想人格。它体现着一个时代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体现着做人的方向和人格标准。主体性道德人格应该是现时代的理想人格,主体性人格教育应该是当今中国教育的灵魂。主体性道德人格,即独立、理性、自为、自由的道德人格,用描述

4、性话语来说,就是处变不惊、清醒从容、有所执着、敢于担待的道德人格。 在“教育就是服务”一节中他写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的“师”之含义便是“凡能率众牧民者,谓之师”,故学记有云:“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反过来,则是能为长、能为君者,便是理所当然之师;而且最大的师、最高的师,便是君、便是领袖(怕正是因为这一逻辑,毛泽东被称为“伟大的导师”)在“教育的期待”之“让公正的观念深入人心”一节中他写道:制度决定了很多,制度建设也最需要智慧。作为社会制度,正义是最高的价值,这表明了一种在公平与效益之间的价值选择。在罗尔斯看来,正义公平是最高的价值,因为它关系到人的尊严问题。人的尊严是

5、不可让渡的。因此,必须把公正放在首位。最能解放人类创造力的制度肯定是最合乎人性的制度,因而也是道德的制度。因而可以说,民主是一种生产力。 过去,即使在公共领域中,中国人也习惯于按个人好恶来处理问题,而不是按规则来办事,特别是不能做到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这样一来,那些擅长于溜须拍马的人,那些擅长于收买人心的人,总是能够如鱼得水,甚至平步青云。而那些有傲骨且有几分傲气的“怪才们”就会经常地不得志,经常地遭遇挫折。这又进一步强化了他们对于社会、人性中阴暗面的认识,甚至进一步导致了他们内心的畸变和个性的扭曲。绝大多数有可能成为一流头脑的人才就这样被扼杀了。只有民主的制度才是真正人道的制度。因为公正的制

6、度和按照制度来平等地对待所有的人,就是对个性、对个人的独特性最广泛和最有力的保护。有些人总是要阻挠民主制度的建立,原因就在于:只有在不透明、不公开、不民主的制度中,在由少数人一手遮天的暗箱操作中,他们才能捞到更多的好处,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龌龊的私欲。肖川在书中多次提到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他认为教育首先应该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识、文化等的传授和灌输。人的发展需要足够自主的空间,这样更宜于个性的自由的发展。人人都企盼被欣赏,而不愿被雕塑,被拿捏,被打压。“不听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我们培养了许多天才与神童,许多专家与学者,在他们身上却很难找到真情的流露,个性的释放。孩子们没有了

7、自己的主张,习惯于人云亦云了,随波逐流成了一种大趋势。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吗?正如书中序中写到的“教育的任务首先不在于教会受教育者多少知识和本领,它最基本的任务是教他们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真诚、善良和魅力,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 著名诗人张文质在本书序的结尾处引用肖川在本书“教育的意蕴”之九“什么是良好的教育”中的一段话做为序的结尾,这段放是这样写的: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呢?也许我们很难给予它一个周全的描述,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 时光总是那样匆匆,我总希望一天的日子过得慢一点。因为沉浸在书香里,浮躁和烦闷的心才能宁静而安详。我相信,在阅读完这本书后,依据书中的教育理念,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我坚信,现实中的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从而也就能树立起自己的教育理想与信念。最终也会使自身在教育教学上步履变得轻松些。 相信明天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