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林果生产》荔枝生产管理能力培养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9046285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林果生产》荔枝生产管理能力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议《林果生产》荔枝生产管理能力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议《林果生产》荔枝生产管理能力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议《林果生产》荔枝生产管理能力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林果生产》荔枝生产管理能力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林果生产》荔枝生产管理能力培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林果生产荔枝生产管理水平培养摘要:结合当地品种,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生产管理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生产管理水平、独立分析水平,从而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合水平。关键词:农艺专业 林果生产 生产管理水平职业中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专业性、多样性和综合性等特征,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等综合水平的培养,而现代农艺专业的办学宗旨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未来农业生产致富的带头人,未来小农庄的领军人物。所以,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学生技能方面的训练,本人在担任现代农艺专业的学科林果生产的教学中也认真践行这个宗旨。荔枝是南方特有品

2、种,禾荔是我区主要品种之一,具有丰产、稳产的性能,属于中熟品种,其成熟期约在7月中旬。我校现有1000多株40多年树龄的禾荔生产实习基地,为现代农艺专业学生学习林果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作者在多年林果生产教学实践中,除了在教室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多地让学生参与荔枝生产经营管理,取得比较明显的教学效果,有效地提升他们的生产管理水平。下面,作者就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生产管理水平谈几点做法。一、通过阶段性拟定计划提升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水平管理荔枝生产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一般分为攻梢、保梢、促梢、壮梢、控梢、花芽分化、花期、果实生产期、成熟期等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荔枝对N

3、、P、K比例,水份的数量要求不同,病虫害发生规律也不一样,也就是说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管理措施。首先,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针对荔枝生产的不同阶段,通过查阅资料、分组讨论、综合讨论结果来拟写管理措施并提交给老师;其次,老师对学生拟写的管理措施实行审定,对其做得好的方面给予肯定,并提出不足之处;第三是把审定的管理措施发给学生,由学生再次讨论,最终明确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最后,老师在果园中选择一定数量的荔枝树,交由学生来管理,并明确规定: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采用以上所定的管理方案。例如在攻梢阶段,教师能够明确告诉学生这个阶段重在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那么究竟N、P、K的比例是多少?每株树该施多

4、少?这些问题由学生来解决。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要查找资料,还要懂得结合树龄、树势,考虑去年挂果量等实行综合分析,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学生在实施自己管理方案的过程中,不但实现自已动手操作,而且也领会到了生产管理中的酸甜苦辣;其中不乏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学科教学,一改以往的重理论轻实践,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效地提升他们的综合分析水平。二、因时而变,培养学生的随机应变水平众所周知,植物生长依存于环境,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植物生长,尤其是气候、病虫害的发生等,而病虫害的发生又与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荔枝生产管理过程中,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拘泥于自己拟定的管理方案;管理措施的拟定是在

5、管理理想化的情况下制订来的,是管理的大方向,但随着气候的变化,特别是在特殊年份,这种变化尤其突现。所以,老师要指导学生即时调整管理措施,比如,让他们日常管理中要多注重天气预报,勤观察病虫害发生等情况,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天气预测水平,更好地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等。例如:荔枝霜霉病是危害荔枝的主要病害,在荔枝的花果期,如遇连续的阴雨天气,在不通风透气的果园或者原来已发生霜霉病的果园会比较容易发病,造成荔枝大量落花落果,甚至绝收;可见,即时调整防治措施,是生产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又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三、变害为利,培养学生的判断水平和决策水平事物发生的起因都存有正反两面,它们是相对来说的。我们认为有

6、害的东西发生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事件上,可能反而有利;在荔枝生产管理过程中,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个点让“害虫”替人工作,既省工又省力,还能提升产量。例如:在荔枝谢花后,正是食果幼虫危害的时候,按一般管理要求,应立即施药防治;但在好的年份,每个花穗座果率很高,挂果过多,则会造成果实偏小,质量下降,反而造成减产,同时也影响树势影响的丰产,此时能够让学生适当推迟施药的时间,让“害虫”帮我们除去一部分幼果,以达到疏果的目的。当然食果幼虫具有群居性食量大的特点,往往集中在某一区域或某一植株上,有时会一夜天光就把整个植株上的幼果吃光,造成减产。所以,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纵观整个果园,时刻注意每株树上的虫

7、口密度,通过虫口密度来判断哪些树应立即施药,哪些树能够推迟施药,推迟多少时间等。在此管理过程中,学生经过实践锻炼,会有效地增强判断水平和提升决策水平。四、舍小保大,培养学生大生产意识我们都知道,生产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以最少的经济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所以在生产管理过程中,还要教会学生算经济帐。特别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在每次施药之前都要预算一下所使用的农药量、人工的开支与这次防治对象所造成的损失差距等。如果差别不大,可以终止这次防治,不能因为一发现某一害虫,就采取施药的措施,而应首先分析危害程度。对于大园来说,每次措施的实施,其引起的经济开支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学会判断危害程度,可以达

8、到节资创收。例如荔枝蒂蛀虫是危害荔枝的主要害虫之一,在荔枝成熟期危害最大,它会造成荔村大量落果,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如果荔枝园中参杂着其他不同品种,可能会因为它们的成熟期不一致而增加蒂蛀虫的防治难度,导致产量不能达到如期的要求。如果早熟品种在2500kg以下,那么就要舍小保大了,因为,即使保下来,果也很难销售,这就是小规模经营和大生产的区别。所以,在实践教学管理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大生产意识。五、巧销售,培养学生的经营能力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在荔枝生产经营管理中,从攻梢到开始采收,只完成荔枝生产管理过程的一半,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要懂得荔枝销售的技巧,把握好两个关键问

9、题。一是价格问题,二是商贩选择问题。而作为学生,要想让他们较好地弄清楚这两个问题,则必须让他们事先了解荔枝挂果习性。荔枝成熟期比较短,属糖度较高的水果,容易吸引鸟类、老鼠、甲壳类害虫为害,如果是久旱突遇大雨,还会因果实吸水膨胀而硬裂,导致糖份外溢而招引更多的有害生物,如吸果夜蛾、蜗牛等,造成大量落果,病虫增多,造成大量损失。因此,要让学生明白,从荔枝出售角度来讲,从开始采收到结束的最佳时间为7-8天左右,超出时间,每延长一天,就会因为果实成熟过渡自然落果或遭受虫害、鸟啄、鼠害,每天会损失几千斤,且此种状况,拖得越久损失就越大。因此,针对荔枝与其他水果的不同,该出手时就出手,否则拖得越久越被动。

10、在收成的管理环节中,决不能因0.1元的价格差别错失机会。另外,在荔枝采收期间,会同时有很多果贩老板来洽谈,选择怎样的老板,这也是关键。我们要适时提醒学生,在价格中肯的前提下,应选择那些每天采收量大的老板来签订合同,例如:果园估产有10万kg,一个老板给价5元/kg,但每天采收量为5000kg;另一个老板给价4.8元/kg,但每天采收量1.5万kg以上,权衡两者,那就应与后者签订合同。道理很明显,前者采收至结束用时需20天,而后者只用7-8天时间,显然,后者产生的经济效益大于前者,虽然价格上低0.2元/kg,但在产量上至少多1.5-2.5万kg。因此在荔枝栽培的管理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常规

11、管理,更要懂得生产经营之道,让学生参与销售环节,多积累实践经验,为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使他们在未来的创业中少走弯路,早日成为成功的创业者。现代职业中学中,工学结合的双重性、交替性和市场性决定中职教育应从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条件、培养途径及机制等方面创新与实践人才培养模式。作为现代农艺专业的教师,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把本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及生产管理能力的未来小农庄的领军人物,如何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培养农业生产致富带头人,我们任重道远。参考文献:林果生产技术南方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编段华林 植物保护技术主编 欧阳河 新编农药手册 农业部农药鉴定所主编地 址:广西横县横州镇茉莉花大道005号邮政编码:530300注:本论文在教育教学交流杂志2013年第三期(2013年6月30日)上发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