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4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20新人教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9043574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4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20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2014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20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东省2014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20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东省2014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20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东省2014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20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14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20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14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20新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4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2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该题后的括号内。1、今年中山市体育中考前每所中学进行一次正规的模拟考试,并要求全程录像,当中考时个别学生出现的突发事件时以备参考。用到的录像机的成像原理与下列哪个相类似( ) A放大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近视眼镜2、下列关于电磁波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C红外线属于电磁波。 D电热水壶是利用电磁波来工作的。3、图1是200

2、8年第29届奥运会的几个运动项目的图标,体重相同的运动员在参加这些活动时对水平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 )图14下列实例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5、煌煌同学在看到南方雪灾报道中如图车上结起的冰柱现象和雾凇现象产生疑惑,请你帮助他解决两个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前者是由液化形成的;后者是由凝固形成的 。 B.前者是由凝固形成的;后者是由凝华形成的 。C.前者是由凝固形成的;后者是由升华形成的 。 D.前者是由凝华形成的;后者是由凝固形成的 。6、关于半导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计算机的集成电路是用半导体材料做成的。B楼道自动开关中的光敏电阻可能是半导体制成的。C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受温度、

3、光照等外界因素影响很大。D盐水的浓度对导电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降低盐水的浓度就可以使盐水成为半导体。7如右图4所示,将小磁针放到通电螺线管的附近,指向如右图则 ( )图4A、a为通电螺线管的N极,b为电源的负极B、a为通电螺线管的S极,b为电源的负极C、a为通电螺线管的N极,b为电源的正极D、a为通电螺线管的S极,b为电源的正极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请把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8、科学研究发现,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十分微小,它的直径的数量级一般1010 m ,合_nm一般分子用肉眼是不能看到的,用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它.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_和

4、带负电的电子组成.请将下列事物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_(填代号).A原子B电子C分子D地球E生物体F宇宙9、中、高考考场为了杜绝利用无线通讯设施进行舞弊,采用了高科技手段来屏蔽_ _的传递。听出不同人的讲话声,主要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而月球上宇航员之间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 不能传声。10、现有一支饮用矿泉水。 (1) 瓶盖上刻有一道道竖直的条纹,其目的是_摩擦(选填“增大”或“减小”)。 (2) 把水瓶放在桌面上静止不动,此时水瓶受到的_和桌面对水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 瓶中水的体积是500m1则水的质量是_kg。11、一架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的直升飞机,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5、(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2、汽车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交通工具,也包含丰富的物理知识: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_较大;发动机把热量传给水使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 _(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为减少交通事故,公路上都设有限速标志,这是因为汽车的速度越大, 越大,刹车后前进的路程越长。13、10kg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把水倒掉一半,水的比热容是J/(kg),密度将会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水结成冰后比热容将(不变改变).14、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N,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所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为10N,此时它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N,方向是

6、 ;放手后物体将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三、作图题(共7分)15、(1)(2分)在图5中,一束光线AO从空气斜射到水面,画出它大致的折射光线(同时画出法线)。(2)(2分)如图6所示,F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点处的动力,O为支点。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和抽水机手柄B点处受到的阻力力F2。图6图7光控开关声控开关。图5(3)(3分)为了节约用电,很多楼房楼梯上方的过道灯是由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同时控制的.光控开关受到光照时断开,声控开关接收到声音时闭合,请将图7中的原理图连接完整,要求满足:在夜晚天黑时,用力拍巴掌,灯就发光;在白天无论怎样用力拍掌,灯都不亮.四、实验题(本大题3

7、小题,6+6+7分共19分)16(1)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观察如图8所示中的三幅图,将测量结果或示数写在相应空格处(2)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矿石密度。把矿石放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9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g;矿石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9所示。矿石的体积是_cm3,密度是_ Kg/m3。(3分)17、(6分)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10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

8、实验的目的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填“虚”或“实”)(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8、(7分)晓明同学想利用图11甲所给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甲乙图11(1) 闭合开关后,晓阳发现电压表如图11乙所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2在本实验中,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3)下表是晓阳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

9、的关系时记录的几组实验数据,通过对表中数据的分析,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实验次数12345电压V1.0152.02.52.8电流A0.100150.200.250.28(4)本实验操作完成后,如果将电阻R1改接成一只小灯泡,还可以测出小灯泡的 _或。五、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15分)图1219、(7分)如图12所示,一个质量6kg,底面积为0.1m2物块,通过滑轮组在25N拉力作用下5s内匀速上升了3m。 (g取10N/kg )求:(1)若把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强是多少?(2分)(2)拉力F的功率是多少?(3分)(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2分)20、在探究“家用电器”

10、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与同学合作,在爸爸的协助下,以家里的电水壶为观察、研究对象,记录了如下表中的有关数据。根据上表中的记录,请解答下面的问题。(1)求通电2min壶中的水吸收的热量;c水4.2103J/(kg)(2分)(2)求电水壶中发热体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值;(2分)(3)求2min内电水壶消耗的电能和实际功率。(4分)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3小题,共17分)21、(5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过 山 车当你在游乐场乘过山车奔驰之际,你是否会想到:过山车为什么不需要引擎来推动就能“翻山越岭”呢? 过山车在开始旅行时,是靠一个机械装置图13推上最高点的,但在第一次下行后,就再没有任何装置为它提供

11、动力了,从这时起带动它沿轨道行驶的唯一“发动机”就是重力势能。过山车的重力势能在处于最高点时达到最大值,当它开始下行时,它的势能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增大;由于摩擦,损耗了少量的机械能,所以随后的“小山丘”设计的比开始时的“小山丘”低(如图13所示)。 像所有列车一样,过山车也安装了机械制动装置,使它在结束行程或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准确地停下来。(1)过山车通过A点向上运动过程中,动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后面的“小山丘”设计的比开始时的“小山丘”低,是由于过山车运动过程中,将部分机械能转化为 ;(3)过山车旅行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准确停下来,是由于 ;(4)过山车第一次下

12、行后,是利用 作为“发动机”的;在生产与生活中,与过山车利用了相同“发动机”的有 (举一例即可)。22、(5分)如图14所示的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高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可达15分钟,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风速和每小时雨量50毫米的情况下保持燃烧,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能在强光和日光下识别和拍摄。下半部喷涂高触感红色塑胶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火炬使用燃料为丙烷,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氢,燃烧后只有二氧化碳和水。(1)65公里/小时 米/秒;(保留一位小数)(2)制作火炬“祥云”材料的密度应 (估算后选填“较大”或“较小”);(3)火炬所用燃料为丙烷,它应具备的特点有(说出两点):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