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7-11课】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9043554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7-11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7-11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7-11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7-11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7-11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7-11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7-11课】(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7-11课】第7课 彩球的设计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学习插接彩球的创作、设计步骤和方法。2、用多种纸张完成彩球的制作。3、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和学习,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作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美的感受能力。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彩球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插接规律。教学难点:研究一种或两种正多边形组成球体的规律。做出新颖、美观的彩球作品。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剪子,圆规,直尺,划线笔,彩球数个,旧挂历纸,胶水等。学具:剪子,圆规,直尺,划线笔,旧挂历纸,胶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

2、1、出示课件欣赏彩球了解彩球在什么场合使用常用于节日或现代居室装饰,很受人们的喜爱。彩球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2、板书课题-彩球的设计三、新授1、提问:这些彩球是由什么基本形组合而成的?基本形在外形、色彩、装饰上有哪些特点?彩球的什么地方吸引你?它是怎样组合的?2、分析教材研究设计步骤与方法。自主探究:每组桌面上都有一个已完成的彩球,请组长带领大家将彩球打开,分析一下再重新组合。研究讨论正多边形组成球体的规律。一组:正三角形彩球作品。二组:正方形彩球作品。三组:正五边形彩球作品。四组:正四边形与正六边形组合的彩球作品。分析什么样的基本形适合制作彩球?开口处开在哪里最为合适?3、欣赏书中作品。打开

3、教材第1415页。4、学生总结制作方法,教师演示部分制作的要点彩球设计与制作要点四、学生制作,教师指导作业提示:以分工合作的方式,用卡纸设计多边形的基本外形,并进行复制和装饰美化,然后组合成彩球。学生:组长负责,本组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学生制作,教师指导。(提醒学生用剪刀时注意安全)课堂作业总结。1、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2、表扬作业认真,效果好的同学五、展示与评价1、欣赏同学们的作品2、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提出不足及改进方案评选出:创新设计奖、制作奖。第8课 奇思妙想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了解绘画中奇异组合的表现方法。2、能根据写生、记忆、想象的生活物品,以线描的形式进行奇异组

4、合。3、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观察、记忆的习惯和创新意识。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绘画中奇思妙想的内涵及表现方法。教学难点:如何将不同事物进行巧妙的重组,构成一幅有新意的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笔、素描纸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将书中的作品比利牛斯山之城在电脑中修改成把巨石和背景分开。2、课件演示:先出现巨石的画面。提问:(1)你们看这是什么?(2)你们能不能想像一下这块巨石出现在什么地方?3、课件演示:在巨石后方出现天空和大海的背景。教师简介作品和作者。提问:你们看到这幅作品后有什么感想?能用你的

5、方式讲解这幅作品吗?出示课题:奇思妙想二、讲授新课1、图片探讨,寻奇:还有一些画家也有着这样的奇思妙想(欣赏、分析书中作品公寓式梅维斯头像莫斯科的英国人)2、提问:在这幅作品中你都看到了哪些事物?你认为这些事物之间有联系吗?学生欣赏、分析,表达对作品的感受。3、你能总结出艺术家在创作时注意了哪些问题吗?4、教师拿出一些毫无关系的物品,提问:你们看看这些物品之间相互有联系吗?观察生活用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小组讨论:从中选择你喜欢的物品,想一想怎样才能超常规地将它们组织在一起,表现出你的奇思妙想。5、分析书中学生作品:你觉得哪些作品想像力丰富,组合得让你觉得巧妙、有趣?三、尝试表现我们怎样才能将

6、生活中一些不被人注意的用品用超越常规的方式将他们组织在一起,表现自己的奇思妙想呢?(一)线描的绘画表现方式:1.注意黑白对比。2.注意疏密变化。(二)注意组合的相互间的创意程度,充分发挥奇思妙想。学生尝试创作,师作巡回指导(有思应显,激思而表,情之所趋也。)四、大胆创作1.聪明的你还等什么呢?展开你的奇思妙想,一次小小的发明就会诞生在你笔下。2.出示图片并播放音乐(媒体演示),学生创作,师作巡回指导。五、作品展示1.举行奇思妙想作品展。2.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第9课 添画人像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了解人物头像的基本结构和特征。2、学习认为头像的画法,运用发散思维添画人像。3、训练学生的

7、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欣赏和了解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学习利用头像的一半创造性的添画另一半。教学难点:发散和想象,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表现。教学准备:人物头像图片,绘画用具。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大家在一年级时就从画自己开始学习了一系列的人像画的方法,对人像早就不再陌生,(师出示一组人物头像),同学们你们来欣赏一下,说说这些人像作品各有什么特色(绘画风格、人物特点)?出示课题:添画人像二、新授出示课本中提供的素描、油画、版画、中国画等大师作品。1、简单归纳脸型、五官的的基本特点。2、欣赏作品中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物特点3、简析作品的绘画特色及风格:a素描注重

8、光影和体积感的表达;b立体派油画注重形块的空间表达,简化人物的细节;c版画突出线条的装饰美感;d中国画强调笔墨的韵味、民族的特色。4、添画指导我们一起来看这几幅作品,你认为哪几张画的比较好?为什么?这些作品可以怎样添画它的另一半呢?学生答:可以用圆珠笔勾线,画线描;可以用彩色水笔添画,用夸张的色彩来表现;可以用油画棒添画,用色彩明度对比的方法来表现另一半;可以用颜料来添画,模仿印象画派的风格。三、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作业要求:根据不同人物头像的基本特征,有创造性地画出人像的另一半。教师巡视,对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帮助。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表情呆板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

9、生解决。四、讲评作业1、学生自评2、我们来看年轻大师们的作品,对照第一次的作品,你是否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呢?并说说这些作品还有哪些不恰当、不足的地方?(1)添画特色(2)线条(3)形体特征(4)五官特征(5)布局3、修改调整第10课 用各种材料来制版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了解综合版画的艺术特色。2、结合多种版画技法,创作一幅有情趣的作品。3、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寻找生活中美的元素,培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综合版画的技能技巧。教学难点:材质与技法的选择与构思。教学准备:各种可以制版的材质、油墨、水粉色、调色盘、纸等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检查用具准备二、游

10、戏导入1游戏,大拇指上涂上少量颜色。(注意控制水分)在一张废纸上印出指印。看一看能不能印得出来。可多印几个看看会不会发生改变,同桌之间也可比较一下有什么异同。想一想这种纹理有什么特点呢?这个就是指纹,指纹在人的一生当中基本上不会发生变化,不同的人指纹相同的概率也很小,大概只有万分之一。所以这在古代也是一个重要的法庭证据之一,用来辨别一个人的身份,但是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人们有更先进的方法来辨别。(DNA检测)它的准确度可达百亿分之一。2、提问:生活中除了指纹之外,还有哪些物质也有它们各自特有的纹理呢?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各种材料:瓦楞纸、纱布、果皮、树叶.揭示课题:用各种材料来制版三、讲授新课作

11、品赏析1、欣赏冯兆平海静潮初落观察画面中木纹、网纹的巧妙利用,猜一猜这些特殊肌理效果的制作材料分别用了什么?2、课本中的学生作品,通过对作品的对比展示,介绍多种风格与特点的版画作品。3、你还能发现哪些新奇有趣的制版材料?它们能够运用到哪些形象的表达上面呢?学生间相互交流。技法研究:综合版画是一种风格多样、技法灵活的版画形式,可以根据画面需要选择多种技法。四、制作过程1、画稿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题材设计一个画稿。注意选择突出凹凸特点的题材。2、制版用剪刀或刻刀把造型的各部分剪下,用胶水贴在底板上。3、印刷铺上纸后均匀的磨平。(中间可看看印刷的效果,如果不够再涂墨印刷,注意纸的位置不能移动)4、完成五

12、、艺术实践提出作业要求:根据本组采集到的制作材料,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综合版画的创作。以组为单位或尝试各组相结合,合作完成作品。六、教师辅导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七、展示点评教师组织展示交流。第11课 装饰柱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通过认识柱子,了解各种柱的,使学生对柱子产生兴趣,进而研究柱子的形态,结构与柱子上的装饰。2、制作装饰柱,培养学生学生设计,制作及装饰技能。3、体会生活中的美,欣赏自己作品的美。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柱子相关知识,制作一个漂亮的装饰柱子。教学难点:柱子的形状及装饰。教学准备:纸箱,纸卡,彩色笔,彩纸。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检查用具准备二、导

13、入1、教师黑板上画一个柱体,让学生回答,看到了什么!与现实生活中联系,可以将柱体想象成什么?回答:柱子。2、教师将柱体添上几笔,画成一个亭子,然后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亭子的主体是靠柱子支撑。(教师板书柱子作用之一:承重、支撑)3、教师继续绘画,将亭子变成房子,反问学生,房子中有柱子吗?(可以联想古代建筑)教师总结:柱子是我们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它无论是在建筑物的里面还是在建筑物的外面,都有着承重支撑的作用。但是露在建筑外面的柱子光秃秃的,不好看,那么古代时候的人就非常的聪明,他们对柱子进行了装饰,。出示课题:装饰柱三、新授课1、他们是怎么样装饰的呢?学生回答:雕刻,镂空,彩绘.2、这些资料是哪里得到的?学生回答:自己收集的。3、谁还收集到了资料,说一说。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内外。4、今天我们也有一个任务,做一个现代的立体装饰柱,你们愿意吗?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5、欣赏书中的作品,根据书中学生的作品,想象一下自己想做什么样的柱子。(1)根据自己的材料,讨论装饰柱的设计形式?(2)你的装饰柱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学生汇报:戏剧脸谱立体纸塑手工折纸花纹装饰四、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教师对学生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给予指导。五、展示学生作品小组队长介绍自己的作品六、教师对本课进行小结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