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工业防毒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9041432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山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工业防毒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矿山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工业防毒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矿山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工业防毒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矿山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工业防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工业防毒(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矿山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工业防毒一、职业性危害因素 职业性危害因素是指对劳动者健康与劳动能力产生有害作用的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类:()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电磁辐射、电离辐射、噪声与振动等。 ()化学因素:生产性毒物(如汞、苯、砷、酚、氮氧化物等),生产性粉尘(如矿尘、煤尘、金属粉尘、有机尘等)。 (3)生物因素:生产场所中存在的细菌、病毒等。我国矿山职业性危害因素主要是矿尘,其次是炮烟及二氧化碳,另外噪声与振动危害也很严重。随着井下机械化水平的不断发展,柴油设备广泛应用,这种设备产生的废气对井下空气污染严重。二、生产性毒物的危害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有毒物质称为生产

2、性毒物。生产性毒物侵人人体的途径有:一是呼吸道,它是毒物侵人人体的主要途径;二是皮肤;三是消化道。 1职业中毒 人体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职业中毒按其发病程度可分为: (1)急性中毒:毒物一次或短期地大量进入人体所致的中毒。 (2)慢性中毒:毒物少量长期进入人体所致的中毒。 生产性毒物对人体不同系统或部位产生的危害 ()神经系统:中毒性神经衰弱、多发性神经炎、脑病变、精神症状等。 (2)血液系统:血液系统损害,可以出现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贫血、出血等。()呼吸系统:中毒性肺水肿、支气管炎、哮喘、中毒性肺炎等。(4)消化系统:口腔炎、胃肠炎。 ()泌尿系统:肾脏损害、尿频、尿痛等。 ()皮肤:皮炎、湿疹等。 三、职业中毒预防措施 (1)控制与消除有毒物质。 (2)降低生产性毒物的浓度。 (3)使用低毒或无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4)做好个体防护。 (5)设置合适的卫生设施。 (6)做好环境监测和健康检查。 (7)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卫生制度。 (8)不断改善生产条件。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