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自由复习指导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9041151 上传时间:2022-07-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自由复习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届高三自由复习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届高三自由复习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届高三自由复习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届高三自由复习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自由复习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自由复习指导(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届高三美术班自由复习指导一、明确自由复习阶段的具体要求学生要正确理解自由复习阶段的要求,“自由”是指复习科目和内容的自由,其他方面的要求不能放松。具体来讲:1、组织纪律。第一、为确保自由复习时间的充分利用,学生一律不请假回家复习。第二、常规要求不能放松,强调纪律,纪律是一切成功的保障和基础。杜绝迟到、早退、旷课现象。第三,学习地点仍是教室,不允许到楼道里里或其他地方,保证教室里的学习气氛。第四、不准出声音背书,关键是思考、总结、整理。第五、同学之间不准问题和讨论问题,有问题只能问老师,但不准到办公室问问题。2、自由复习阶段的复习方法有任课老师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

2、制定计划,做到有计划地利用时间,天天有收获。3、身心调整及安全问题。(1)调整好“生物钟”,形成合理的兴奋点。后期要调整原有的生物钟,尽量与高考作息时间一致,注意休息,不开夜车,保持较旺盛的精力,以形成合理的兴奋点,保证高考的正常发挥。根据高考上、下午时间来编排自己每日用脑用功时间,以把大脑清醒思维的节律线上高潮点调整到上午和下午。(在考试期间每天上午9点到11点、下午3点到5点应当是考生精力最旺盛、最兴奋的时间。)优化睡眠,临睡前不死抠难题。(2)适度开展体育锻炼,以促进睡眠,调节并改善紧张的身心。利用复习间隙,进行慢跑或适度的跳跃练习,始终让自己保持心理愉悦与精神宽松的状态。(3)注意个人

3、卫生、健康,防止疾病发生。(4)加强营养,合理膳食。遵循“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原则,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汲取足够的营养。(必需的营养=分数)(5)注意安全。饮食卫生安全、运动损伤,意外伤害等。4、心态平和,适度紧张,紧而有序。(1)抛弃定局论。诚然,高中两年多的认真学习固然重要,因为它能奠定高考取胜的基础,但后期复习的攻关阶段也不能忽视,因为它直接决定着高考的成败,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要知道,高考还没结束,就无所谓“定局”,不能有“木已成舟”的思想,要坚持不懈,直到高考结束的那一刻。(2)增强自信心。常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是保持良好心态的很好办法。自信是成功的重要条件,积极的

4、心理暗示是成功的“推进剂” 。越临近高考,越不能对自己失去自信。只有增强自信,才能激情满怀,斗志焕发,全速冲刺高考。同时,每天告诉自己“我能行,我定成功”、“我努力,我收获,我进步”,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以让自己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最终决胜高考。(3)不懈地拼搏。“行百里者半九十”,成功就在于不懈地努力和坚持,高三学生更应懂得这个道理。若高考冲刺阶段松懈了,往往就会功亏一篑。在面临困难和处于“高原”反应中时,应该不断砥砺心志,咬紧牙关,努力拼搏,坚持坚持再坚持,你可能就成功了。(4)忘我地投入。越到复习备考的后期,越要集中精力,暂时将个人、亲友、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的与学习无关的事搁置到

5、一边,真正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有忘我地投入,复习才会见成效。(5)调整好心态。高三学生大都越临近高考,越紧张,越感到压力之重。面对紧张和压力,我们要想方设法去排解,尽量做到不急躁,不焦虑,不盲从。要相信,调整好心态,能让我们满身轻松地迎战高考,最大限度地克服非智力因素对自己的影响,从而取得高考的胜利。(6)合理地定位。经过多次大型考试,我们应从实际出发,适时调整自己的目标,给自己合理定位。只有这样,在复习的最后阶段,我们才能避免因期望值过高难以实现而带来的失落感。二、如何进行自由复习最后十几天,时间极为宝贵,那么应如何安排呢?大致估算一下自由复习的时间,最好计算出有多少课

6、时。建议以两课时为一个复习时间段,专门钻研一个学科的某一个复习专题,或专门巩固某一科目,两课时中间(晚上也一样)安排10分钟休息。两课时复习时段完毕后,彻底休息一下,再准备下一个复习时段。建议仿照学校的大课程表来编排自己临考冲刺阶段的小课程表,自己设计一个课程表,画在一张大白纸上,贴在课桌上,在每天晚上结束一天的复习后,抽10分钟反省,思考前一段时间或当天的复习情况,计划第二天的复习安排,并填写在自己的小课程表上。在做计划时,要从提高总分的策略上宏观把握时间的安排、精力的投入。原则是优势学科要保住优势(千万别掉下来),弱科能将最基本知识把握住,争取不丢分,但不主张把时间、精力过多地投入到弱科中

7、去。即“填坑不填井”。(一)制定好计划,按计划推进1、订计划的前期准备(1)摸清各科知识底码,对各科知识的欠缺了如指掌;(2)错题本;(3)课本;(4)改过的模拟卷:石家庄一、二;唐山一、二;保定一、二;河北联考、智达等;(5)印发的复习资料.2、订计划应注意(1)详细、具体(以课时为单位制定计划;突出增分科目及增分项目,开出每天复习清单,争取日日清),每天安排内容要适当,有可操作性,忌每天安排内容太多,完不成。(2)突出针对性,重点清理知识死角,薄弱环节,讲究效率,忌面面俱到,把所有东西不分掌握不掌握从头到尾过一遍。(3)时间安排要合理,每天六个学科都应复习到,忌半天看一科,三节晚自习看一科

8、。实际上,从一科进入另一科学习是一种主动休息。(4)认真分析自己六科的学习情况,潜力大的时间上要给予一定的倾斜,潜力小的适时保温,忌专攻一科、两科,放弃其它科目;或放下优势科,专攻劣势科等。(5)明确有效的增分点:文综基础部分细节(规范和书写)(二)自由复习期间应注意的问题1、谦恭、诚恳地请教老师:自由复习后,教师不再直接安排学生的复习了,学生自由度大了,但各科应当如何复习,考生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而这就要求考生必须诚恳、谦恭地向最了解你学科学习情况的教师和班主任请教。其内容主要有:自由复习(单独复习)自己的关键点是什么?自由复习(单独复习)自己应注意哪些问题?自己哪些地方有待

9、强化,特别是从课本上应把握哪些知识、技能和技巧。我在考试中,本学科的学习中具有哪些缺点和弱点,你看如何克服?老师对你的了解胜过父母,而且他在学科教学上的经验,指导学生考试的经验对你比什么都重要(因为这是他不知积累了多少学生成功的经验,吸取了不知多少学生失败的教训后总结出来的)。这时他们的几句话,对你的“点化”作用不知有多么重要。2、回归课本。课本是考试之本,是树之根,水之源。看书不可盲目,要做到以下几点:全面而精,突现主干,熟知课本中典型的学科语言,细致理解课本概念的准确性。有计划,可按书本章节顺序,可按自己熟知程度,亦可根据高考中出现频率,还可根据题型题类的解题思路制定自己的看书计划。配合相

10、应错题重温。3、重温错题。放弃偏、难、怪题。在一些资料中常见一些难题,这只是少数好事之人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闭门造车,不结合考纲、课改进行自我编写的。作为大学教师的高考命题人不会有这样的想法。注重几次大考试题中的错题。几次大考可以说履盖了学科的绝大部分知识面,错题之所在,正是自己弱点之所在。一张一张地重新认真细心审阅一遍,特别是那些做错的题目更要细心审阅,从众多的卷面中发现、寻找自己复习内容中最大的空白点或弱点,或多次重犯的典型错误,或仍未纠正的不良答题习惯(包括笔误、毛手毛脚、粗心大意等非知识性错误或毛病)并分门别类地归纳记录下来(这类试卷保存数量越多,从中发掘的复习信息就越有临考的增分价值

11、)。结合回归课本,重温相应错题。翻一翻自己平时的课堂笔记或自己的错题集,从中发现一些“增分信息”。(因为,新题型是永远做不完的,但已做过的题型,做错的题型对你有较多的思维触动作用,或者你会从笔记中发现自己很多自以为是而实际未彻底到位的复习问题。)各科的错题、模拟题,不能简单地看、背,要搞懂,要明白一道题、一个类型题,掌握相当数量的精典题,解题思路能特别清晰。也就是,多研究一些主观题,多对比,多分析,多联系,多归纳。4、不能放弃做题。“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同样,必须保持做题的感觉,不能在高考前产生手生的感觉。5、自由复习中要注意调节好心态。首先要有一个快

12、乐的心情,少受外界干扰(班级内部违纪者、外部不良信息、家长及亲人的探望),不断调整心态,面对复习,面对高考,尽量保持一个乐观进取的积极心态,避免悲观、厌烦、茫然的消极心态,尤其自由复习三、四天之后。给自己准确定位,目标适当,既能增强信心,又能激发斗志,目标分为长期目标即高考和短期目标,短期目标以天为单位,每天计划复习什么内容,并保证每天都实现此目标,每天都要收获,每天都有成就感,每天都有好心情。自由复习期间,计划已制定,时间已排满,不要轻易请假,务必注意,不迟到,时间性要强,每一节课间要有两三分钟时间准备下一节自习学习需要的书本等。扎扎实实按计划复习,不放松,自由复习阶段,老师不讲课,不发题,不收作业,来自老师的压力明显减轻了,同学们不能因此而放松,事实上,要实现自己的目标、计划,我们会感觉到由于自主学习,压力不是减轻,而是增大,一天下来会感觉更累。现在的备考,既是智力、体力的较量,更是毅志的较量,要从奋斗中寻找快乐,即苦中求乐,咬紧牙关,拼高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