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9037293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部关关于中中华人民民共和国国劳动法法若干干条文的的说明【发布单单位】劳劳动部【发发布日期期】19994-09-05【生生效日期期】19994-09-05劳动部关关于中中华人民民共和国国劳动法法若干干条文的的说明(年月日日)第一一条为为了保护护劳动者者的合法法权益,调调整劳动动关系,建建立和维维护适应应社会主主义市场场经济的的劳动制制度,促促进经济济发展和和社会进进步,根根据宪法法,制定定本办法法。本条中中的“劳劳动制度度”,此此外作广广义上理理解,不不仅仅指指用人制制度,还还包括就就业、工工资分配配、社会会保险、职业培培训、劳劳动安全全卫生等等制度。第二二条在在中华人人民共和和国境内内的企

2、业业、个体体经济组组织(以以下统称称用人单单位)和和与之形形成劳动动关系的的劳动者者,适用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本条第一款中的“企业”是指从事产品生产、流通或服务性活动等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经济单位,包括各种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如工厂、农场、公司等。本条第二款所指劳动法对劳动者的适用范围,包括三个方面:()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工勤人员;()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非工勤人员;()其他通过劳动合同(包括聘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本法的适用范围排除了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的工

3、作人员,以及农业劳动者、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第三三条劳劳动者享享有平等等就业和和选择职职业的权权利、取取得劳动动报酬的的权利、休息休休假的权权利、获获得劳动动安全卫卫生保护护的权利利、接受受职业技技能培训训的权利利、享受受社会保保险和福福利的权权利、提提请劳动动争议处处理的权权利以及及法律规规定的其其他劳动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本条中的“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从用人单位得到的全部工资收入。本条中“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是指,劳动者依法享有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加职工民主管理的权利,参加社会义务劳动的权利,参加劳动竞赛的权

4、利,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权利,从事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的权利,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拒绝执行的权利,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的权利,对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利等。第四四条用用人单位位应当依依法建立立和完善善规章制制度,保保障劳动动者享有有劳动权权利和履履行劳动动义务。本条中的“依法”应当作广义理解,指所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民族自治地方,还要依据该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关于劳动方面的行政规章。第五五条国国家采取取各种措措施,促促进劳动动就业,发发展职业业教育,制制定

5、劳动动标准,调调节社会会收入,完完善社会会保险,协协调劳动动关系,逐逐步提高高劳动者者的生活活水平。本条中的“调节社会收入”,是指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措施调节全社会收入的总量以及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不同人员之间的收入关系,其目的是使全社会个人收入总量在国民收入中保持合理的比重,保证社会公平,促进社会进步。第七七条劳劳动者有有权依法法参加和和组织工工会。工会会代表和和维护劳劳动者的的合法权权益,依依法独立立自主地地开展活活动。本条条中的“依依法”具具体指我我国宪法法和中中华人民民共和国国工会法法等。第八八条劳劳动者依依照法律律规定,通通过职工工大会、职工代代表大会会或者其其他形式式,参与与

6、民主管管理或者者就保护护劳动者者合法权权益与用用人单位位进行平平等协商商。本条中中的“依依照法律律规定”,法法律指:中华华人民共共和国外外资企业业法、中华华人民共共和国中中外合资资企业法法、中中华人民民共和国国中外合合作企业业法、中华华人民共共和国全全民所有有制工业业企业法法等。其其中“通通过职工工大会、职工代代表大会会”,“参参与民主主管理”,主主要适用用于国有有企业;“其他他形式”指指通过工工会或推推举代表表;“与与用人单单位进行行平等协协商”,主主要适用用于非国国有企业业。第九九条国国务院劳劳动行政政部门主主管全国国劳动工工作。县级级以上地地方人民民政府劳劳动行政政部门主主管本行行政区域

7、域内的劳劳动工作作。本条第第一款,以以法律形形式明确确了国务务院劳动动行政部部门的地地位和职职位。第第二款明明确了县县级以上上各级地地方劳动动行政部部门的地地位和职职责。本条条中的“劳劳动工作作”包括括劳动就就业、劳劳动合同同和集体体合同、工时和和休息休休假、工工资、劳劳动安全全卫生、女职工工和未成成年工特特殊保护护、职业业培训、社会保保险和福福利、劳劳动争议议处理、劳动监监督检查查以及依依照法律律责任追追究违法法后果等等,与国国务院批批准的劳劳动部“三三定”方方案是一一致的。第十十条国国家通过过促进经经济和社社会发展展,创造造就业条条件,扩扩大就业业机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在法

8、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国家支持劳动者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本条中的“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活动。本条第二款指的法律、行政法规有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管理规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个体工商户管理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等。本条第三款中的“组织起来就业”是指通过兴办各种类型的经济组织实现就业。国家对这类经济组织实行在资金、货源、场地、原辅材料、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和照顾的政策。第十十一条地方各各级人民民政府应应当

9、采取取措施,发发展多种种类型的的职业介介绍机构构,提供供就业服服务。本条条中的“多多种类型型的职业业介绍机机构”指指:劳动动部门、非劳动动部门和和个人开开办的职职业介绍绍机构,各各级劳动动就业服服务机构构开办的的职业介介绍机构构,非劳劳动部门门针对不不同的求求职对象象开办的的职业介介绍机构构等。各各种类型型的职业业介绍机机构其业业务范围围不同。本条中的“就业服务”主要包括:()为劳动力供求双方相互选择,实现就业而提供的各类职业介绍服务;()为提高劳动者职业技术和就业能力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就业训练和转业训练服务;()为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和帮助其再就业的失业保险服务;()组织劳动者开展生产自救和创

10、业的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就业服务的四项工作应做到有机结合,发挥整体作用,为劳动者就业提供全面、高效、便捷的服务。第十十三条妇女享享有与男男子平等等的就业业权利。在在录用职职工时,除除国家规规定的不不适合妇妇女的工工种或者者岗位外外,不得得以性别别为由拒拒绝录用用妇女或或者提高高对妇女女的录用用标准。本条中的“平等的就业权利”是指劳动者的就业地位、就业机会和就业条件平等。本条中的“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具体规定在劳动部颁布的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劳安字号)中。第十十四条残疾人人、少数数民族人人员、退退出现役役的军人人的就业业,法律律、法规规有特别别规定的的,从其其规定。本条中的“

11、法律、法规”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国人民解放军志愿兵退出现役安置暂行办法,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以及民族区域自治法等。第十十五条禁止用用人单位位招用未未满十六六周岁的的未成年年人。文艺艺、体育育和特种种工艺单单位招用用未满十十六周岁岁的未成成年人,必必须依照照国家有有关规定定,履行行审批手手续,并并保障其其接受义义务教育育的权利利。本条第第一款的的具体规规定在国国务院第第号号令禁禁止使用用童工规规定中中。本条中中“依照照国家有有关规定定”主要要指关关于界定定文艺工工作者、运动员员、艺徒徒概念的的通知、关于于禁止使使用童工工的罚款款标准等等。第十十六条劳动合合同是劳劳动者与与用人单单位

12、确立立劳动关关系、明明确双方方权利和和义务的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此条明确:建立劳动关系的所有劳动者,不论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还是原来所称的固定工,都必须订立劳动合同。“应当”在这里是“必须”的含义。第十十七条订立和和变更劳劳动合同同,应当当遵循平平等自愿愿、协商商一致的的原则,不不得违反反法律、行政法法规的规规定。劳动动合同依依法订立立即具有有法律约约束力,当当事人必必须履行行劳动合合同规定定的义务务。本条第第一款中中的“法法律、行行政法规规”既包包括现行行的法律律、行政政法规,也也包括以以后颁布布实行的的法律、行政法法规,既既包括劳劳动法律律、法规规,也包包括民事事、经济济

13、方面的的法律、法规。本条第二款中的“依法”是指订立劳动合同时所依据的现行法律和法规。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第三方不得非法干预劳动合同的履行。第十十八条下列劳劳动合同同无效:(一一)违反反法律、行政法法规的劳劳动合同同;(二)采采取欺诈诈、威胁胁等手段段订立的的劳动合合同;无效效的劳动动合同,从从订立的的时候起起,就没没有法律律约束力力。确认认劳动合合同部分分无效的的,如果果不影响响其余部部分的效效力,其其余部分分仍然有有效。劳动动合同的的无效,由由劳动争争议仲裁裁委员会会或者人人民法院院确认。本条第一款第(一)项中“法律、行政法规”与本法第十七条解释相同。第(二)项中,“欺诈”

14、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当事人虚假的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的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威胁”是指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的行为。(欺诈、威胁的解释依据最高人民在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劳动合同的无效,经仲裁未引起诉讼的,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定;经仲裁引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认定。第十十九条劳动合合同应当当以书面面形式订订立,并并具备以以下条款款:(一)劳劳动合同同期限;(二二)工作作内容;(三三)劳动动保护和和劳动条条件;(四四)劳动动报酬;(五五)劳动动纪律;(六六)劳

15、动动合同终终止的条条件;(七七)违反反劳动合合同的责责任。劳动动合同除除前款的的必备条条款外,当当事人可可以协商商约定其其他内容容。劳动合合同的必必备条款款中没有有规定社社会保险险一项,原原因在于于:社会会保险在在全社会会范围内内依法执执行,并并不是订订立合同同的双方方当事人人所能协协商解决决的。“协协商约定定其他内内容”是是指劳动动合同中中的约定定条款,即即劳动合合同双方方当事人人除依据据本法就就劳动合合同的必必备条款款达成一一致外,如如果认为为某些方方面与劳劳动合同同有关的的内容仍仍需协调调,便可可将协商商一致的的内容写写进合同同,这些些内容是是合同当当事人自自愿协商商确定的的,而不不是法定定的。第二二十条劳动合合同的期期限分为为有固定定期限、无固定定期限和和以完成成一定的的工作为为期限。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