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生物技术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考试大纲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9036336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生物技术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2年生物技术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2年生物技术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2年生物技术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2年生物技术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生物技术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生物技术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考试大纲(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 年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专升本专业课考试大纲无机与分析化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与考试根本要求:无机与分析化学是介绍整个化学领域和定量分析根本概念、根本理论、根本学问的一门学科,是生物类专业重要的专业根底课。通过考试使考生能够较好地、系统地把握四大化学平衡,物质构造等化学根本理论和根底学问。通过考试,使学生能较娴熟地把握定量分析的误差及分析结果数据处理与主要定量分析法。二、考核学问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章:溶液与胶体一溶液的一般概念1、了解分散系的分类,把握物质的量的浓度、质量摩尔浓度、质量分数等概念;2、理解几种浓度表示法间的换算,把握有关溶液配制的计算。二稀溶液的依数性1、了解

2、溶液的蒸气压、沸点、凝固点概念,渗透作用和渗透压;2、把握稀溶液依数性与其浓度的关系,并能进展有关计算,能运用稀溶液性质解释动植物的有关生理现象。三胶体溶液1、了解胶体分散系的特点及溶胶的胶团构造;2、把握溶胶的稳定性因素和聚沉方法。其次章:电解质溶液和解离平衡一化学平衡及其移动理解把握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意义及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二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1、了解: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的 pH 标度;一元弱酸、弱碱局部解离、多元弱酸的分步解离特点及弱酸弱碱溶液的 pH 值的计算公式及应用范围; 盐类水解的本质。2、把握:一元弱酸、一元弱碱溶液的 pH 值的计算和多元弱酸溶液 pH 值的计算;定性

3、推断各种盐溶液的酸碱性;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三缓冲溶液1、了解缓冲溶液和缓冲作用;2、把握缓冲作用原理、缓冲溶液 pH 值的计算、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四沉淀溶解平衡1、把握溶度积概念及其表达式、溶度积规章;2、理解沉淀生成和溶解的条件,能运用溶度积进展有关计算。第三章:氧化复原反响一氧化复原反响1、了解氧化复原反响的本质、氧化作用、复原作用、氧化剂、复原剂的概念及氧化数确实定方法;2、了解氧化数法和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复原方程式的一般步骤;3、把握运用上述方法配平氧化复原方程式二电极电势1、了解能斯特方程,能正确书写能斯特方程;2、把握电极电势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能娴熟运用能斯特方程计算因浓度

4、变化、酸碱度变化条件下的电极电势和定性推断因沉淀生成、协作物生成导致的电极电势变化。三电极电势的应用1、能应用标准电极电势推断氧化剂和复原剂的强弱,能用电极电位推断氧化复原反响的方向和完成程度;2、能运用元素电位图推断处于中间价态物质能否发生歧化。第四章:原子构造和分子构造一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别性1、了解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和取值范围及相互关系;2、理解把握电子运动的特点、轨道概念,几率密度和电子云概念;二核外电子的排布1、了解屏蔽效应、穿透效应,把握保里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章等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章;2、能运用上述规章写出常见元素1-36 号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三元素性质的周

5、期性1、了解元素的电子层构造、能级组、能级、轨道等概念;2、理解把握原子半径、电离势、电负性的变化规律。四离子键1、了解离子键的本质和离子键特征;2、理解把握离子半径、离子电荷的变化规律;3、运用离子半径、离子电荷解释离子型化合物的高熔、沸点等性质。五共价键1、了解价键电子配对理论,共价键的特性;2、理解把握 键和 键,轨道杂化理论的要点,杂化轨道的类型和简洁分子的空间构型关系。六分子间力1、了解化学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2、理解把握分子间的三种作用力与分子极性的关系,分子间力,氢键的形成及对化合物某些性质的影响;3、能运用分子间的作用力说明物质的熔沸点和溶解度的变化规律。第五章:配位化合物一

6、配位化合物概念1、了解协作物的概念、协作物的组成;2、把握协作物的命名。二协作物的价键理论1、了解配位键的本质、配位键的形成条件;2、把握外轨型配键和内轨型配键的形成。三配位离解平衡1、了解稳定常数的物理意义;2、理解把握影响配位平衡的因素,并运用配位离解平衡进展简洁计算。四螯合物1、了解螯合物概念2、把握螯合物的构造特征和螯合剂应具备的条件。第七章:定量分析化学概论1、把握误差来源及减免,准确度及周密度的概念;简洁的数据处理方法;有效数字和运算规章;2、了解提高分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3、把握滴定分析的根本概念、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学会依据滴定反响来确定物质的摩尔根本单元。4、了解标准溶液

7、的配制及标定方法。第八章:酸碱滴定法1、重点把握溶液 pH 值的计算、强碱滴定强酸和强碱滴定一元弱酸的滴定突跃范围、影响突跃大小的因素及指示剂选择的原则;2、能依据测定要求的准确度,考虑能否滴定。第九章:配位滴定法1、重点把握酸效应系数以及把握溶液 pH 值的重要意义,用条件稳定常数来推断配位滴定的可能性,影响 EDTA 与金属离子协作物的稳定性因素。2、把握如何选择适宜的滴定条件以使配位反响进展更完全;3、了解金属指示剂的特性及如何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第十章:其他滴定分析法1、了解氧化复原反响方向、进展的程度、氧化复原滴定曲线及指示剂的选择; 把握常用的氧化复原滴定法;2、重点把握银量法的滴

8、定原理、滴定条件及适用范围。第十一章:吸光光度分析法1、把握吸光光度法的原理,吸取光谱和溶液的颜色关系,朗伯-比耳定律及其偏离的缘由;2、了解显色反响及影响因素,测量方法及仪器。三、试卷题型1、选择题50 分2、是非推断题20 分3、填空题50 分4、计算题30 分四、考试用书无机及分析化学,宁开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微生物学考试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内容微生物学是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争论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和育种、生态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根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农业、工业、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学。微生物学的根本任务是开掘、利用和改善有益微生物,把握、消灭或改造

9、有害微生物。二、课程内容、考核要求和比例第一章 绪言1. 了解微生物学争论的对象、内容。2. 微生物的应用前景。3. 微生物在生命科学进展中的作用4. 把握微生物的特点。其次章 原核生物 细菌、放线菌1. 把握细菌和真核生物三原界的特点。2. 把握细菌的外形和大小。3. 把握细菌的细胞构造根本构造: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原核、质粒; 特别构造:鞭毛、芽孢、荚膜及其功能。4. 把握细菌的生殖方式和菌落特征。5. 了解常用的细菌类群。6. 把握放线菌的生殖方式及形态构造。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真菌1. 把握真菌的生殖方式及菌落特征。2. 把握真菌的形态。3. 了解真菌的细胞构造。4. 了解真菌的生活

10、史。5. 了解真菌与人类的关系。6. 了解真菌的常见类型。第四章 非细胞生物病毒1. 把握病毒的根本特征。2. 把握病毒、亚病毒、朊病毒、类病毒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3. 把握烈性噬菌体、温存噬菌体、溶源性细胞的概念。4. 了解烈性噬菌体的侵染过程。5. 了解溶源性细胞的特点。6. 了解病毒对人类的影响。第五章 微生物的养分1. 把握微生物的不同养分类型。把握光能无机养分型、化能无机养分型、光能有机养分型、化能有机养分型的概念。2. 把握依据不同微生物的养分需要选择和制备培育基的原则。3. 了解微生物所必需的养分物质及其生理功能。4. 把握微生物对养分物质的吸取方式。5. 了解微生物发酵作用、呼

11、吸作用、有氧呼吸、厌氧呼吸的概念。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1. 把握微生物纯培育的分别方法。2. 把握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实际应用。3. 了解测定微生物数量和生长量的方法。4. 把握细菌纯培育生长曲线各个时期的特点以及与生产实践的关系。5. 把握主要灭菌方法。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育种1. 了解从自然界筛选菌种和菌种保藏的根本学问。2. 了解微生物育种的根本原理和方法。3. 把握接合;转化;转导的概念。4. 把握菌种的衰退与复壮的概念,把握防止菌种衰退及复壮的方法。5. 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态1. 把握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转化中的作用。2. 把握微生物间以及微生物与高等植

12、物间的相互关系。3. 了解微生物是生物圈的重要成员,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与环境关系极为亲热。第九章 微生物的分类1. 了解微生物分类的任务和微生物的命名方法。2. 把握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五界系统、六界系统、三原界系统 了解种的概念。3. 了解细菌的分类系统。4. 了解真菌的分类系统。三、考试用书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其次版四、考试题型1. 填空题 30%2. 选择题 30%3. 名词解释 30%4. 问答题 60%有机化学考试大纲一、教材与参考书有机化学,李贵深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23。二、题型与分数安排:1、命名及写构造式20 分2、单项选择45 分3、完成反响式3

13、0 分4、有机化合物鉴别、分别、提纯20 分5、推断构造15 分6、合成转化题20 分 各题型说明:1) 命名及写构造式:把握系统命名命名法及正确地书写构造式;2) 单项选择:主要考核对有机化学根本概念、根本规律、有机物根本性质的理解;3) 完成反响式:主要考核在不同条件下所进展的反响产物,各类化合物的特征反响。4) 有机化合物鉴别、分别、提纯:通过官能团与具有反响快速、特征现象明显的试剂的应用鉴别定出对应的有机物。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理化性质将它们一、一分开或提纯得到较纯物质。5) 推断构造:可通过化合物的分子式,再依据所给定特征化学反响及断键后降解的小分子,推断该特定化合物的构造式。6)

14、合成转化题:设计合成某一有机物的步骤、实现化合物、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把握实现这些转变的必要条件。三、课程教学的根本要求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1) 把握有机化合物的两种分类方法碳骨架分类和官分类把握主要官能团 CC , CC, -X ,-OH ,-O- ,-CHO , C=O,-COOH,-COOR,-NH2 , -CONH-, -NO2, -N=N-, -SO3H 等及对应化合物,把握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油脂及类脂等自然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组成。(2) 把握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官能团的最低系列原则和取代基的次序规章,掌 握分子构型的标记方法:了解有机化 合物的一般命名法、衍生物命名法、常用俗名等。2. 有机化合物的分子构造特征(1) 在把握好物质构造的根底上,进一步把握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各种杂化状态,共价键的键参数。(2) 理解芳香性的概念,把握苯系芳香烃和含一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及六元杂环芳 香化合物的构造特征。(3) 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共扼效应及其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4) 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把握有机化合物的构造表示法透视式、Fisher、Newmen 投影式。(5) 理解有机化合物的顺反Z,E异构。3. 有机化合物的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