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2)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02684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镇江市穆源民族学校语文学科 二年级(下)复习教案 主备教师:徐丹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 梳理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熟练背诵词串,能用词串填空。2、 正确区分本单元出现的形声字,会意字,会灵活运用。3、 熟练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街垒描写节日热闹景象的成语。教学重难点:1、熟练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2、将本单元的知识点灵活运用。教学准备:PPT,本单元复习资料,学生在家背诵相关课文。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梳理本单元内容1、识字一是关于传统节日风俗民情的词串。读一读用本科中的词语填空。春节那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奶奶家( ),一块儿吃( );清明节,人们到郊外去( )、( );( )节人

2、们吃粽子、赛( );中秋节,人们合家( ),一块儿吃( )。我还知道的传统节日有( 元宵节 )、 ( 冬至 )、( 重阳节 )。2、 识字二是关于桂林山水美丽景色的词串。朗读,小结:第1组词语展现了桂林山水的全貌,第2组词语展现了壮乡的民族风情,第3组词语介绍了著名的三个景点,第4组词描绘了漓江的景色。选择其中的一条词串说一句话。3、 识字三、识字四引导学生辨析形近偏旁来帮助学生识字。(1)yn( )树 飘( ) bi( )树 ( )年ln ( )天 竹( ) lu ( )筐 ( )卜b ( )菜 ( )浪 ch ( )叶 检( ) mio ( )准( )红 禾( ) tio ( )望 ( )

3、远(2)温暖的( ) 寒冷的( ) 炎热的( ) 凉爽的( )(3)填一填:春天,农民伯伯吧( )插进水田里,秋天,秧苗长大成熟接出果实,远远望去,金灿灿一大片( ),农民用汗水换来了( )的丰收。4、复习查字典我们已经学过( )查字法和( )查字法这两种查字典的方法,当我们知道读音,但不会写字的时候用( )查字典;当看到这个字,但不会读的时候用( )查字典。二、区分本单元的形近字。1、师出示:饺( )圆( )峰( )郎( )映( )影( )柳( )冻( )郊( )园( )蜂( )廊( )秧( )景( )迎( )练( )2、生在复习资料上完成,反馈,评析。三、积累1、描写节日热闹景象的成语有:

4、( )结彩、普( )、( )聚( )堂、( )洋洋。想这样的成语还有:欢天喜地、欢呼雀跃、举国欢腾、兴高采烈、人山人海。四、口语交际:在不同的地方,跟不同的人说话,要做到:大方端正,不随便。五、完成课内训练。检查反馈。课内作业:1、 填空(1)春节那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奶奶家( ),一块儿吃( );清明节,人们到郊外去( )、( );( )节人们吃粽子、赛( );中秋节,人们合家( ),一块儿吃( )。我还知道的传统节日有( )、 ( )、( )。(2)温暖的( ) 寒冷的( ) 炎热的( ) 凉爽的( )(3)填一填:春天,农民伯伯把( )插进水田里,秋天,秧苗长大成熟接出果实,远远望去,金灿

5、灿一大片( ),农民用汗水换来了( )的丰收。(4)我们已经学过( )查字法和( )查字法这两种查字典的方法,当我们知道读音,但不会写字的时候用( )查字典;当看到这个字,但不会读的时候用( )查字典。2、读拼音写同音字yn( )树 飘( ) bi( )树 ( )年ln ( )天 竹( ) lu ( )筐 ( )卜b ( )菜 ( )浪 ch ( )叶 检( )mio ( )准 ( )红 禾( ) tio ( )望 ( )远4、 比一比,组词饺( )圆( )峰( )郎( )映( )影( )柳( )冻( )郊( )园( )蜂( )廊( )秧( )景( )迎( )练( )课外作业:一、查字典填表生字部首再查几画音节页码组词(2个)郎 奖寻二、扩词:拜( )( )( ) 影( )( )( )碧( )( )( ) 端( )( )( )廊( )( )( ) 茶( )( )( )三、积累填空并背诵:1、描写节日热闹景象的成语有:( )结彩、普( )、( )聚( )堂、( )洋洋。像这样的成语还有:欢天喜地、欢呼雀跃、举国欢腾、兴高采烈、人山人海。我还会用词语填空:春节到了,家家户户 ,全家人 ,男女老少个个 ,真是举国上下 。2、 、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四、口语交际:在不同的地方,跟不同的人说话,要做到:大方端正,不随便。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