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报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9019208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报告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 的变化。他们不再安于现状,不满足当前传统农业经营带来 的微利,在家乡又找不到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因此外出务工 的青壮年农民越来越多。据大王镇农村住户调查资料表明: 农民外出务工得到的收入已成为近几年大王镇农户家庭纯 收入增加的主体。而这种“主体”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农村 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途径来完成。如何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 转移,逐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一、大王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现状(一)全镇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大王镇辖 27 个行政 村,151个村民小组,2011年全镇共有人口34300余人(其 中农

2、村人口为33000余人,城镇居民为1300余人),耕地面 积32300多亩。全镇1855周岁的劳动力为16600余人, 占全镇人口总数的 48.3%;从性别结构看:男劳动力占 54.85%,女劳动力占45.15%;从所从事的行业看:第一产业 占69.71%,第二产业占10.76%,第三产业占19.53%;从劳 动力受教育的程度看: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7.90%,初中文化 程度的占44.37%,高、中专文化程度的占 32.34%,大专及 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39%。从以上结构可以看出:全镇农村 劳动力资源丰富,性别结构较为合理,但劳动力水平较为低 下。(二)全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随着

3、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农民思 想观念的变化和农村“人多田少”现象的日趋严重,近几年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一股热潮。全镇已转移农村劳动 力中,在辖区内就业的420人,占已转移就业总数7.3% ;在 镇外县内就业的785人,占已转移就业总数13.7%;在县外 省内就业2830人,占已转移就业总数49.4%。在外省就业人 数达到1685人,占劳动转移总数的29.4%,其中在广东沿海、 浙江、江苏等省务工的较多,分别占到转移总数的18.4%、 5.7%和5.3%。农村富余劳动力主要是以劳务输出的形式向镇 外转移,预计这种转移格局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总体上看,农村剩余劳

4、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县外省内。目前的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民与土地紧紧地联在一起,大 部分非长期性外出务工的农民,往往是既“忙外”又“忙内”, 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耕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 有兼业性。2、二、三产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 据调查:农村输出的劳动力有 74.6%从事工业和建筑业,其 次是商业、餐饮等服务业。男性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的住房 建筑、装修以及电工、木工等工作,女性主要家政、餐饮业、 电子装配等工作。也有些举家外出承包田地种植蔬菜、养猪 等,但为数不多。其他主要从事各种服务行业。3、劳动力就地转移人数明显增加

5、。出现这一特征的主 要原因是(1)近年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趋 于饱和;(2)我省很多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建筑工地及 公路建设工地均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3)个体私营经济 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吸引了一部分劳动力回流。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近几年全镇外出劳动力人数虽逐步增加,但转移的速度 却有所趋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转移的劳动力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 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和有专业技术 的较少。低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从事赃、累、苦、重等工作, 很难找到理想的岗位,挣得满意的收入。2、广州、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对外来劳动力 的需

6、求基本趋于饱和。由于沿海发达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 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各大城市的部分企业不景 气,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大幅增加,面临城市和农村剩余劳 动力的双重压力。因此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属自发性、盲目性,使得外 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和权力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农村劳动力的 转移自发的多,有组织的少,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 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基本处于无序流动状态。由于缺乏宏 观调节手段,劳动力输出后的情况无法了解,利益无法保护, 如发生劳资纠纷或工伤事故等也无人过问。三、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根据以上情况加以分析不难看出:今后农村转移出去的 劳动力

7、如不及时更新,要找到理想的工作,挣得满意的收入 已是越来越难。要想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总收入的贡 献越来越大,必须积极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镇社会事务 服务所已初步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行各行各业、多方位的技术培训。 据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小学至初中文化程度占 62.27% 以上,多数务工成员只能从事普通体力劳动,有技术、特长 的只占 10%左右。针对这一情况,为满足农村劳动力在转移 过程中对技术的需要,提高就业率,必须对务工成员进行多 方位的技术培训,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据调查 我县就业局相继开设了电脑、家政、机械加工、养殖等专业, 我社保所相继为农民工发放就

8、业(创业)培训券 500 余份。 通过培训,使他们一经转移就能上岗,在竞争的过程中处于 主动地位,既有利于生产的稳定发展,又增加了务工人员的 经济收入。四、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果,促进大王镇域经济 发展从以上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可以 扩大就业、增加收入,还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搞活全镇经济。 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把门外的钱抓回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村 劳务输出,把外面的先进观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机制和 先进的经营理念等学成回乡,积极带动地方区域经济的发 展。全镇在这方面的工作已迈出了新的一步。1、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 劳动力转移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给

9、农业生产提供了较 宽裕的流动资金,而且带动了相关二三产业的发展。如促进 了交通运输业的繁荣及职业教育和社会办学的发展。据调查 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 而家庭经营收入和转移性、财产性收入则增长较缓。目前农 村劳动力转移成了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 生活水平的主要途经。2、劳动力转移带动全镇民营经济的发展。全镇外出务 工人员在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其中姣姣者 学到了过硬的技术,赚到了大把的票子。为此,各级政府出 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乡办企业。如减免有关税 款和相关的行政性收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为返乡创业 人员创造出一个宽松的环境,

10、鼓励他们参与小城镇建设。3、劳动力转移加快了全镇小城镇建设的进程。由于广 州、深圳等地对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其工资、待遇 与内地收入越来越接近,且工作时间长,路程远,开销大。 再加上近年来全镇恰逢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二级公 路网化、西咸新区的等重点工程的相继开工,在给全镇经济 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给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带来了 巨大机遇。一些打工回来的青年因外出开阔了眼界,学回了 技术,积蓄了一些资金,他们不再安心几亩田的收入,大多 来到镇城或小城镇经商、从业,从而加快了全镇小城镇建设 的进程。五、几点启示1、科学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农民 增收、农业增效、发展本地

11、经济的有利前提。由于一些地方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存在种种偏见,认为这是对农村劳 动力的一种廉价出售,是“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劳动 力资源的剥削。由于缺乏正确的分析和认同,它的作用和重 要性一直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各级政府也没有出台 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更谈不上系统的管理和引导。据调查: 农村剩余劳动力所带来的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广大农户家庭 纯收入增加的主体和农业生产及农村住房建设的主要资金 来源。同时许多外出务工的青年学成回乡,争当创业之星, 带动了全镇民营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因此,要想充分 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对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一

12、个足够的认识。2、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 部转移。导致农民增收缓慢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 农业效益下降,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有限,农业科技水平落 后导致农产品竞争力差。许多地方都存在增产不增收的现 象。因此,适时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进而提升农产品质量,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是农业发展面 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 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提高 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这样一来不 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和农产品的竞争力,而且还 可以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 地转移。3、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企农“双赢”。 依托资源建基地,面向市场求发展,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的发展方向。龙头企业的主要作用是:促使资金、技术、信 息、人才进入农村,农产品和劳动力流出农村,实现企业发 展壮大和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因此,扶持和壮大龙头 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发展产业化就是发展农业。不仅带动了 周边农户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安排了剩余劳动力就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