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历史八上第9课新文化运动学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00813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上第9课新文化运动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上第9课新文化运动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上第9课新文化运动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书局版历史八上第9课新文化运动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课 新文化运动导学案学习目标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解放的作用。阅读课文做下题(1)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_。(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_代表人物:_主要阵地:_两面大旗:_内容:_影响:_。(3)新文化运动意义(评价):进步性_局限性_。合作探究课本50页思考与讨论达标测试1.这场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是( ) A.洋务运动B新文化运动 C五四爱国运动D.文艺复兴运动来2胡适先生1923年在给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

2、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创造的“新时代”是( )A君主专制时代 B君主立宪时代 C民主共和时代 D民主科学时代3下列历史人物中,热情歌颂了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是( ) A B C D.4.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五曰,务去滥调套语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胡适B.梁启超C.李大剑D.陈独秀5新文化运动中,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新文学典范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6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在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认真思考后,把思想

3、解放视为“救国之要道”。于是他们( )A开展维新变法运动 B创办 申报 C掀起新文化运动 D掀起洋务运动7.(2015山东济宁市B)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存现在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维新党分别是指( )A.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来C.顽固派、洋务派和维新派D.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8.学完中国近代史,班里开展了一次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下列有关内容选择恰当的是: ( )虎门销烟 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A.B.C. D.9.“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

4、(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A.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思想融深入人心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10.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以新青年为主阵地B.高兴民主和科学的旗帜C.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条件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11新文化运动中,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的代表性作品是( )A文学改良刍议B庶民的胜利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D狂人日记12.徐中约说:“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

5、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发动了全面攻击。”作者认为这些杂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 )A批判继承 B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C避免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 D完全否定13.(2015广东茂名)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文章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请问这“两位先生”指的是( )民权民主科学目由A.B.C.D.14.(2015广东深圳市)新文化运动被誉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的主要相似之处是( )A批判儒家思想 B促进思想解放C提倡白话文D宣传马克思主义15.(2015广西玉林)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文学革命,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这一提倡( )A.开启了新文化运动B.使中华传统文明逐渐消失C.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D.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新模式达标测试答案1-5.BDDAD 6-10.CAADD 1115.DDCB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