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9007998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质教案教 案2021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学校:XXXX年级:XXXX教师:XXXX日期:2021年XX月XX日优质教案2021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语文这二字,单看字面上,语文的“语”,意为“自己及他人的言论”。“文”意为“文字”、“书面言论”。语文二字连起来的意思则为自己及他人的言论与文字。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1一、教学要求1、学会复韵母ie、e,学会特殊韵母er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2、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e、yue。3、学习声母与复韵母ie、e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4、认识

2、8个生字,正确朗读句子、儿歌。二、教材说明本课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复韵母ie、e,整体认读音节ye、yue,特殊韵母er及其四声。每个韵母各配一幅图。第一幅图用椰子的“椰”提示ie和ye的音。第二幅图用月亮的“月”提示e和yue的音。第三幅图用耳朵的“耳”提示er的音。第二部分是声母和e的.拼音练习。第三部分是看图拼读音节。第四部分是看图认字读句子。句子表述了图意,启发学生开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第五部分是一首儿歌,配有图画。儿歌中有4个要认识的字。ie、e、er的发音、声母与e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及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er的发音是难点。三、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1、配合学习ie、e、er发

3、音的录音带;复韵母ie、e、er及整体认读音节ye、yue的字母卡片。2、本课生字卡片。(二)字母教学和整体认读音节教学复韵母ie、e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的教学可以结合进行,区别比较。ie和ye读音相同,ie是韵母,e前是小i;ye是整体认读音节,e前是大y。e和yue读音相同,e是韵母,yue是整体认读音节。y和e组成音节时,上两点省写。er的发音,可配以手势(手平伸,四指上翘,表示卷舌)帮助发音,借助口语中的“而、耳、儿”等字音帮助读准字母的音。(三)拼音教学拼音练习时,要注意区别鼻音n和边音l。学习j、q、_与e相拼的音节,可先复习上两点省写规则。鼓励学生大胆实践,自己拼读;教师巡

4、查,个别辅导,培养学生的拼音能力。学习看图拼读音节,可先指导看图:院子里有些什么?老爷爷在干什么?然后出示音节,进行拼读。(四)认读字词,读句子、儿歌识字教学要结合语言环境随句子、儿歌进行,并尽可能与熟字连成词读读以加深记忆,如家(大家、画家),河(大河、河水),入(出入)。“儿”的读音要告诉学生和“子”一样,单独出现或在词头读r,如“儿童、儿女”;在词尾读轻声er,如“花儿、鱼儿、月儿”。“机鸡、河和”读音相同要组成词比较区别。带水(氵)的字学过“洗”,这课要启发学生认清“河”的左边也有水(氵),右边是“哥”的一半。句子中每个字的音节都学过,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拼拼读读,把句子读通,并引导学生对

5、照画面,体会“有趣极了”。(五)扩展活动1、做游戏“看谁听得清,找得快”。拿出自制的复韵母卡片,老师或一位同学读韵母,看谁找得又快又准。2、比一比,读一读。eiieeieriuuiiee3、读一读,用音节口头组词。y椰子 y爷爷 y 田野 y树叶r儿童 r耳朵 r一二4、回家制作ie、e、er、ye、yue的卡片,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5、选合适的字,画“?”飞(鸡、机)(河、和)水小(鸡、机)(河、和)好(六)课时安排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四、参考资料ie、e、er的发音方法发ie时,由发i开始,接着发e,口腔半开,中间气不断。ie中e的读音与单念的e不同,这里的e念,口半开,嘴角展开,舌尖抵住

6、下齿背,舌头靠前,嗓子用力。发e时,由开始,然后向e滑动,口形由合到半开,中间气不断。这里e的发音与ie中e的发音相同。发er时,e表示发音时舌头的位置,r表示卷舌动作。在发出单韵母e的同时,把舌头卷起来对着硬腭,就成了er。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2一、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2、能结合生活实际,感受到美好。3、会认“花、朵”写七个生字及组词,含写“火”“我”字。二、设计思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让学生享受朗读的乐趣。三、重点难点: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火”“我”字的书写。四、

7、教学准备:几种常见的花朵课件;带拼音课文和去掉拼音课文内容课件;布满星星的夜空课件;焰火燃放的情境课件;学生们玩耍的情境课件。五、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进入,激发兴趣。1、出示各种花朵课件,说出花朵的名称,感受花的美。师:这些花美吗?它们都是些什么花?(菊花、向日葵、水仙、牡月)对,这些花都是花朵,揭示课题:(板书:1、花朵)2、你们还见过哪些花朵,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师:同学们说的桃花、梅花、月季花等许多漂亮的花、我们都说它是(指课题)生齐:花朵。3、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三种特殊的花朵。请翻开书,自己读一读,就知道这是什么花。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1、借助拼

8、音,自由读课文。师:能告诉老师这三种特殊的花是什么?(板书:星星、焰火、我们)2、同桌之间互相读,互相纠正读音。3、指名读。三、指导学生读,师生共同正音。1、课件:环节有拼音的课文;环节去掉拼音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进行认读。去掉拼音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注意把要求认的字和会写的生字读正确。2、老师示范读,学生比较,感受(感受老师读,有停顿更好听)3、再读课文:认识逗号、句号。师:说说课文共有几句话?你是怎样知道的?告诉学生逗号是在句子中间的停顿,句号是一个句子说完了就在后面写一个句号;一个句号就是一句话。4、让学生感受逗号和句号的作用。(比较没有标点的句子读起来难受

9、不好听;标上符号后句子读起来顺畅、好听)例句:今天有许多老师来我们学校听课我们感到非常高兴。(老师一口气读完,提问:你觉得老师读得怎样?)标上逗号和句号读一遍。今天,有许多老师来我们学校听课,我们感到非常高兴。(让学生感受有逗号和句号后读起来顺畅、好听)5、老师带读一遍,跟着读一遍。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谁把课文读得正确,读得流利。四、指导背诵、朗读感悟。1、分组朗读句子(一组读一句)2、指导朗读,背诵第一句:指名读句子:师:你们见过晚上的夜空吗?是什么样的?出示夜空的课件:师:什么在夜空中一闪一闪,像什么?然后闭目背一背指名背、齐背。师:你觉的有星星的夜空美吗?你能不能把它背出来?3

10、、自学第二句:指导读句子:师:你们见过焰火吗?它像什么?出示课件:焰火燃放的景色。(帮助学生体会背诵)师:多美的焰火呀。燃放在夜空中就像花朵一样。指名背,齐背。4、朗读体会第三句:齐读句了:出示课件:学生在操场上玩耍的情境。师:同学后看,谁在操场上玩?玩的开心吗?告诉学生:我们在祖国的关怀下健康成长,可爱的象花朵一样,所以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通过画面闭目感受背诵)全班齐背。5、背诵课文花朵小组同学互背齐背板书“”符号,然后围着课题画一朵花。6、今天晚上同学们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3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一)会读本课10个生字。(二)理解重点词:“疑”、“思故

11、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二、情感目标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三、能力目标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教具: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教学过程: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一)生听音乐思乡曲,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1、那个人在干什么?或者想什么?(乐曲中描述的人在思念自己的家乡)2、学生初步感知诗的意境美。(乐曲停,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二)简介思乡曲,引入课题。1、这首曲子,就是作曲家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思乡的情感可以用音乐来表现,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2、引入课题,齐读课题。3、简介

12、李白。二、学习全诗,体悟诗境美。(一)初读课文。1、读通、读顺全诗;2、检查勾生字情况;3、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重点读好“静”、“床”、“霜”、“思”等字。4、解题:(1)“静夜”是怎样的夜晚?(多媒体创设情境)(2)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3)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5、小结学习题目的方法:(1)读;(2)说(词义句意)(二)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1、学生运用以上方法学习古诗,读诗、说词义、句意,并用“。”勾出不懂的词。2、生提出不懂的词,师用“。”点出。此处词主要集中在“明月光”、“疑”、“霜”、“举头”、“思故乡3、学习第一行(1)读整行诗。(2)“明月光”是指

13、怎样的月光?(3)说第一行诗意。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4、学习第二行(1)读整行诗。(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疑”的意思(怀疑、好像);“霜”(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3)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象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4)朗读,引导。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生

14、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5、学习第三行(1)读整行诗。(2)看多媒体理解“举头”(做动作)(3)想想诗人在干什么?(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4)朗读、引导。师激情: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电影可以看,在晚上,特别是有明亮月光的晚上,朋友们、亲人们会一起坐在月光下,说说话,聊聊天,还会在月光下看风景,游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哪!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是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了。问: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反复诵读。6、学习第四行(1)读整行诗。(2)说说诗句的意思。(3)将三、四行连起来说说诗意(4)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思故乡”。7、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三、反复吟诵,表现诗意美。1、以思乡曲为背景,体会全诗诗意,并朗诵全诗一遍。2、生在音乐中自己吟诵,划节奏。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3、有感情地齐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