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商城二中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一)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9007900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7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商城二中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年商城二中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年商城二中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年商城二中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年商城二中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商城二中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商城二中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商城二中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一)图21、(南昌)江西景德镇制作的瓷器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美称.如图1所示,在上海世博会江西馆里,演奏员正用瓷乐器演奏乐曲.瓷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瓷编钟_而产生的;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瓷二胡还是瓷笛演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不同. 图12六月的潜山森林公园,到处都是莺歌燕舞,鸟语花香。(1)我们能听到小鸟的叫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中传播;我们还能分辨出黄鹂的歌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种类的小鸟发出声音的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2)我们能闻到花的香味,这是花粉分子的_现象。3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

2、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相比较来看,细而短的柳笛吹出声音的音调较高,该声音是由于_的振动而产生的4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_。请说出一种你知道或者你设想的太空测距仪器或方法:_5.如图2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 。6.如图所示,用纸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时,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不相同的,这一实验表明,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

3、动的有关。7、小峰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置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填“A”或“B”)这一侧观察。(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8(1)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沿ON

4、向拥不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2)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的实验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结论:。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厚为2mm的茶色玻璃厚为5mm的透明玻璃直尺

5、光屏两只相同的蜡烛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填序号)。(2)如图所示,点燃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_,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图(甲) 圈(乙) 圈(丙)10、图7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 (填“等大”、“缩小”或“放大”)、 (填“正立”、“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 。如果图中h=40 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 cm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光具座上依次排列的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

6、度,当物距为18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的等大、倒立的实像。(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2)当物距为1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12小雪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大小与焦距的关系”实验中,对课本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8所示。(1)他们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写出一点即可)次数物距u/cm焦距f/cm像距v/cm11557.52817.531029.0(2)他们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

7、大,所成实像的像距;根据你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此时所成像的大小。(均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捷用了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 (填“5cm”或“10cm”)。(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捷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至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 (填“放大”、“缩小”

8、或“等大”)的实像;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 (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3)如果将光源移至7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放大的 (填“虚像”或“实像”)。 1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过程如图甲所示,水在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1)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2)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是 ;根据水的沸点,可判断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低于”)1标准大气压。(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选填字母标

9、号15(1)如图,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先后两次对温水冷热程度的感觉是 (选填“左手感觉热些”、“右手感觉热些”或“一样热”)。这一现象表明 (选填“物体的冷热程度脚温度” “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可靠的” 或“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16、小凡同学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温为820C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l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1)在记录第四次数据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l2所示,请将读数填在表内空格中。(2)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

10、,在图13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3)由图线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交流时,发现各自测出的水的沸点大都不是1000C,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点)。17.小聪在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实验中,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线.(1)实验中选取的测量工具是 ;(2)分析图像可知: 冰的熔点是; 冰的熔化规律是 ;(3)请从能量角度解释冰的熔化现象:来源:2012年商城二中实验专题(一)答案1答案:振动 音色2答案:(1)空气 音色(2)扩散3答案:空气柱4、答案:3000 真空不能传声 电磁波发射和接收装置5答案:发声体在振动(或发声的纸盆在振动)

11、6答案:频率7【答案】大小 A 虚8【答案】(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用刻度尺量出A和A、B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看A和A、B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9、【答案】(1) (2)重合 (3)不能接收到像10【答案】放大 倒立 改变光路,使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4011【答案】(1)9(2)放大;投影仪12【答案】(1)可以增加物体的亮度,使成像更清晰;便于观察凸透镜成像的性质;所成的像不会晃动,更加稳定;跟燃烧蜡烛相比,LED发光更安全、环保(2)越大 越大13【答案】(1)亮点 10cm (2)缩小 左 (

12、3)虚像14【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的底部 低于 (3)B15【答案】左手感觉热些 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16【答案】 (1) 94(1分)(2) 如答案图3所示(2分)(3) 保持不变(1分)(4)气压不是1标准大气压(温度计不准确、读数有误差、水有杂质等)(1分)17【解题思路】该实验需要测量时间和温度,因此测量工具为秒表和温度计。根据图像可知BC段为熔化过程,熔点为0,晶体熔化吸热,但温度不变。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吸收的能量用来破坏晶体分子间束缚,因此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宏观上表现为固态转化为液态,但是温度不变。【答案】(1)温度计,秒表;(2)0,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吸收热量,内能增大,使冰内部分子的运动及结构发生变化,从而状态发生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