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版【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二轮考点复习:9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9005518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校版【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二轮考点复习:9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校版【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二轮考点复习:9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校版【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二轮考点复习:9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校版【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二轮考点复习:9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校版【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二轮考点复习:9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校版【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二轮考点复习:9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版【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二轮考点复习:9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地理资料精校版考点9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2016全国卷T1)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C.劳动力素质高D.国家政策倾斜【解析】选D。20世纪80年代初,“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政策优势明显。国家政策倾斜使得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

2、。佛山陶瓷产业发展的原材料并不充足;20世纪80年代,劳动力素质也不高。(2016全国卷T13)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2015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24题。2.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3、()A.离原料产地较近 B.离消费市场较近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3.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A.原料价格 B.劳动力价格C.投资环境 D.市场需求4.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A.原料使用量 B.劳动力使用量C.运输量 D.设备费用【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首先是掌握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其次就是分析材料。【解析】2选D,3选C,4选B。第2题,从材料中可知,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比美国低,而纺纱厂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工资在工业投入中占比重较大,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

4、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劳动力价格较低。第3题,与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相比,美国在原料价格、劳动力价格方面不占优势,但基础设施、投资环境较好,因此选择在美国建厂。第4题,从在越南、巴基斯坦建厂,使用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到转移到美国建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但技术水平提高,劳动力数量减少,提高了生产率,说明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对劳动力数量的依赖。(2016海南卷T13)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S26S)于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1997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

5、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据此完成57题。5.除政策优惠外,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B.劳动力C.资源D.技术6.导致马达加斯加对羊绒衫几乎没有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A.居民收入B.文化传统C.国家政策D.气候7.当时,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主要目的是()A.增加产品销量B.接近消费市场C.提高设计水平D.增加当地就业【解析】5选B,6选D,7选A。第5题,具体分析如下: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项马达加斯加岛四面环海且地势起伏大,交通通达度

6、较差错误B项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正确C项岛屿面积不大,纺织和服装的原料相对较少错误D项经济较为落后,技术水平较低错误第6题,由材料可知马达加斯加地处12S26S,属于低纬度地区,终年气温较高,所以对羊绒衫的需求很少。第7题,相比我国,马达加斯加的设计水平并不高;材料中“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说明我国在马达加斯加办厂会远离部分消费市场;虽然办厂可以增加当地就业,但不是主要目的;从材料提取信息“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说明我国在该地兴办工厂的主要目的是增加销量。8.(2016全国卷T36(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

7、,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下图示意横

8、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解析】横县茉莉花原料丰富,并且县城在交通、位置、基础设施等方面具备工业集聚的条件。答案: (茉莉花茶生产应接近茉莉花产地。)横县茉莉花生产规模大,花源供应充足且品质佳;县城交通便利,便于收集茉莉花(蕾);县城基础设施较好,便于生产组织。(离南宁市较近,便于产品销售。)9.(2016天津文综T14(1)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台湾省与福建省隔海相望,省内80%人口的祖籍是福建。两岸“三通”的启动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加深了两岸的经贸往来。目前福州、厦门等地已建成多个台商投资区。说明台商

9、投资区集中在福建省福州、厦门等城市的原因。(6分)【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祖籍、“三通”政策、地理位置是重要的图文信息。【解析】“台湾省与福建省隔海相望”说明距离近;“省内80%人口的祖籍是福建”说明地域文化相同;“两岸三通的启动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体现了政策的支持。答案:地域文化相同(台商回乡投资多);距离近(有港口、运输成本低);政策鼓励。10.(2016浙江文综T37(2)(3))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2)题。材料一图1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2014年重庆工业结构图。材料二成都和重庆是成渝城市群两大核心城市,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重庆工

10、业基础雄厚。汽车为两城市支柱产业,成都以客车、商用车、轿车生产为主,重庆以重型汽车和轿车生产为主。在十三五规划中,两城市都把中高档轿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作为发展重点。(1)某汽车制造企业拟在重庆建设生产基地,说出其有利条件(2)分析成都与重庆之间汽车产业分工协作的发展思路,并说明其意义。【解析】第(1)题,结合图文材料可知,重庆地处长江航线且为铁路枢纽,因此交通便利;汽车工业生产历史较久,产业基础雄厚且优势突出;区域产业协作条件好,有政策支持;是区域经济中心,科技、人才优势明显,消费市场广阔等。第(2)题,根据材料二可知,汽车工业虽然是成都和重庆的支柱产业,但成都以客车、商用车、轿车生产为

11、主,重庆以重型汽车和轿车生产为主,因此在汽车产业发展上首先要突出各自优势,发展不同类型的汽车生产。在产业规划中,两城市均以汽车产业升级为重点,因此发展中需要加强技术交流与生产协作。两城市对汽车产业的分工与协作有利于减少重复投资与过度竞争,同时,可促进西南地区汽车产业的集群发展和集聚效应。答案:(1)工业基础好,配套完善;交通便利;人才丰富;接近市场;政策支持。(2)思路:发挥各自优势,实施汽车产业链分工;侧重于生产不同类型或不同档次的汽车,实施产品分工;生产汽车不同零部件,实施生产协作。意义:避免重复建设或恶性竞争;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增强集聚效应。11.(2016江苏T28(1)阅读材料,回答

12、下列问题。材料一“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材料二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材料三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表格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月均温/13.616.821.024.425.826.325.224.722.420.216.112.820.8降水量/mm4.23.510.011.745.4133.4207.1210.0140.961.220.51.5849.4攀枝花发展成为“钢城”的有利条件是 、;作为老工业基地,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攀枝花附近有煤、铁、钒、钛等矿产资源,靠近河流,水源充足,有铁路、公路、高速公路等经过,交通便利。结合鲁尔区发展面临的问题,从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等角度分析。答案: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经济增长乏力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