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厂房改造调研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005161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旧厂房改造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旧厂房改造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旧厂房改造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旧厂房改造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旧厂房改造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旧厂房改造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旧厂房改造调研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旧厂房改造调研报告22实习周调研报告课题名称: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调研周调研报告月目录一、概述二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2.1园区物质环境2.2外界面改造模式2.3内部空间改造方法三、南京创意东八区3.1成功转型的有理因素3.2转型面临的问题3.3考察后的思考四、南京国创园4.1内部空间利用分析4.2立面改造分析五、创意中央科技文化园5.1园区简介5.2空间特征与功能划分5.3建筑样式5.4设计亮点5.5室内设计风格5.6空间色调5.7灯光布置六、结语调研周调研报告第一页共八页一、概述21 世纪以来,工业建筑遗产的改造与再利用在我国日益兴旺,成为建筑设 计界对的一大热点,南京改造再利

2、用的工业建筑主要集中在几个创意产业园区。 受城市规模与投资环境影响,工业建筑的再利用模式,主要以投资少、多样化、 环境好为特点。下面,针对对本周对南京旧厂房的实地调研,将着重对南京晨光1865创意 产业园、南京创意东八区、南京国创园、创意中央科技文化园这四个近现代厂房 室内、环境以及建筑立面改造进行分别分析和阐述。二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2.1园区物质环境1865创意产业园是南京规模较大、较为成功的工业建筑改造群。该园区最早曾经是清朝晚期洋务运动 时两江总督李鸿章所创建的金陵制造局。该地区自创建以来至今,已经连续运作 了近150年,留下了各个时期发展的痕迹,是中国近代机器制造业发展历程的一

3、 个浓缩(图 2-1)。园内清代所建的厂房虽然遗存下来较少,但已基本确定了现 在厂区的南北界限与西部的范围,并对后来建筑的肌理产生了重图2-11865产业园旧工厂大门要影响。清代留存建筑的重大历史意义与建筑价值为创意产业园的策划与成 立起到了重要作用。民国时期典型厂房为包豪斯风格建筑(图 2-2),形体简洁、平面高效,墙体为青砖砌筑,窗户高大规 则。该时期的厂房在创意产业园中所占比例最大,决定了群体建筑的文脉与肌理, 为创意产业园建筑的风格材料定下基调。目前厂区的改造多以民国时期的厂房作 为主要参考对象。建国后典型建筑造型简朴实用,分别为红砖高大厂房或水泥砂浆抹面的多层厂房。该时期对厂图2-2

4、包豪斯风格的建筑 区核心区域并未过多拆改,厂区范围也分别向东、西、南3个方向延伸,其 中只有向东延伸的部分纳入了现在1865创意产业园的范围。2.2外界面改造模式我们以此分类为基础进行建筑外界面改造调查,发现在已完成改造的21幢 建筑中,各类建筑在改造中有各自的侧重点(表1)。调研周调研报告第二页共八页表1各类建筑外界面改造方法统计改造必须全方位进行,包括了嫁接青砖、钢等建筑群中普遍存在的材质,更 加明确地向公众传递建筑群的特征;打破内外区分明显的厂房界面,创造出过渡 空间,吸引外部人流进入;将建筑表面新旧痕迹加以并置展现,以历史纵深作为 资本,提升建筑的底蕴与品质,增加其文化内涵。通过综合改

5、造,重新塑造焦点 建筑外界面形象,成为园区对外交流的示范与窗口。图2-3对厂房入口立面的改造立面更新的做法通常比较经济实惠,能通过较少的投入,让建筑焕然一新, 有些虽然在细节设计上尚缺乏推敲,但对于原本设计完成度较低的普通工业建筑 也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由于典型建筑本身已不乏自身特点和细节。它们需要的只 是在整齐统一的特色下发挥各自的一点特性,把改动仅仅限制在入口范围之内的 点睛一笔已经足够(图2-3)。界面扩展在局部改造中所需成本较大,改动也较大,故在改造中所占比 例较小,某些置换后的公共建筑对此存在一定的需求。通过对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的调研,不难发现其厂房结构主要以边长 和高大为主,

6、我们将通过对其建筑体量的不同从而研究其空间改造上的手法和特 点。2.3内部空间改造方法根据1865产业园各建筑空间及体量特征,将园区建筑分类为扁长空间与高 大空间。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建筑内部空间改造方法的研究。通过准确地对既有建 筑进行定位,寻找出适合每一幢建筑的改造方法。扁长空间在1865创意产业园 中是比例最多的一种改造空间。通常为单向通长的空间,由2至4层叠合而成。 对于扁长空间的改造是在原建筑的条件限制下进行,改造模式也基于对原空间特 色的发挥。高大型厂房空间,通常指空间高度超过10m,无柱空间面积超过100m2 的空间。这些空间的顶部都有大跨结构支撑,在平面上可以任意划分,在垂直高 度

7、上,也可根据不同的空间需求而确立不同的空间净高。(1)扁长型空间改造模式在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区建筑改造中,根据扁长空间不同的再利用需 求,对于空间方向性、高度感与适用性的强调,大致有以下几种改造模式。1)重点空间的空间合并扁长空间的特点正是其乏味之处,在重点部位贯通数层,创造较高的空间不 仅能够突出空间特色和重要性,同时还可以反衬出扁长空间的纵向深度。调研周调研报告第三页共八页2)主体空间保留下的局部加层改造该模式能够尽量保留原有的工 业空间并合理地投入再利用,是工业建筑最理想化的出路。由于工业 空间与民用空间在本质上的差别,这种情况在具体的改造中较为理想化,但 对于展示与办公相结合的

8、功能却能够在此找到完美的契合点(图2-4)。3)单元空间的营造单元化分割是解决过长空间的图2-4办公空间的局部加层有效方法,规避了 空间的固有缺陷。过于狭长的空间经单元化处理,每个使用单元空间比例舒适完整(图2-5)。 工业建筑的层高相对较高,在单元空间设计中可以灵活运用层高优势,设计高低 有别的主次空间。在这样的单元中再进一步细化空间设计,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空 间组织,相对独立、互不干扰。在商业租用或投入时,单元化亦能使建筑整体运 作可分可合,无论从空间秩序性还是实用性上来看,单元空间的营造图2-5单元 分割空间均有其特殊优势。4)强调空间特质如果说单元空间的营造是在弥补空间缺陷的话,在改造中

9、对空间特质的强调 旨在让人们更容易感觉到工业空间的特点。由于扁长空间的方向引导性非常明 显,在该模式的运用中将线性的走道空间平行空间长边方向布置,小空间尽量形 成序列感,大空间通常置于建筑端部,与空间属性不相冲突,还能起到引导人流 的作用。(2)高大型空间改造模式高大型空间的改造受建筑围护的限制已经相对较 少,内部空间再创造的自由度也相对较高。针对该类空间的大容积、大尺度个优 势分别存在2种改造模式。1)新空间填充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 内部空间,在原建筑内部填充一个新的建筑体系,获得经济而合适的空间(图 2-6)。新老建筑共用维护体系,能够尽量少的浪费使用空间。这样塑造全新小尺 度空间的做

10、图2-6建筑内部的空间填充调研周调研报告第四页共八页 法虽然不是所有设计师及使用者一致认同的模式,但也能反映部分业主的想 法。他们只需要保留工业建筑外部的特征与语言,对于内部却需要更加现代与舒 适,或者与功能更加匹配。这样的改造建筑体现了新旧的对比、冲突与和谐。2)房中房 在高大空间中新建一个结构部分完全脱离的小尺度建筑,尽量少地对旧空间 进行直接干扰,既能满足民用建筑的尺度需求,又能保持原工业建筑空间与结构 依旧清晰。三、南京创意东八区南京东八区内留有数十栋 保存完好、内部空间宽敞、形 态丰富的老厂房,并且留存了工业历史的特色痕迹,通过优化设计与建筑改 造,形成了感怀往日工业之美的独特艺术魅

11、力。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园区内的办 公性质多为国内外的设计公司(工作室)、咨询策划服务、原创商业服务机构、 个性品牌专营以及其他创意机构,这样的办公性质聚集于此,形成了十分具有个 性和创意的产业聚集区(图3-1)。图3-1经改造后的特色办公建筑3.1成功转型的有理因素 之所以东八区能够获得如此好的转型效益,通过老厂区的改造成个性十足的 办公空间,这与一下几方面其特有的有利因素是分不开的。(1)经济的运营从成本南京东八区旧厂区在改造后,既有丰富的创意得到 展现在空间层面上,同时,又有很好的办公空间使用面积,并没有因为其他因素而降低,图3-2图3-3 其得房率仍能达到90%,从而降低了所在企业的运营

12、成本。(2)个性的办公空间 老厂区内独具特色的大尺度、挑高空间厂房建筑从而使其内部空间充裕,其 层高基本上都在3.55米之间,作为办公空间,尺度比较适宜人们在内部办公, 另外,整个东八区建筑之间,都在三楼的位置用廊道连接起来,将建筑贯穿起来, 方便办公的同时也显得个性十足,充满设计与创意(图3-2、3-3)。调研周调研报告第五页共八页(3)怡人的办公空间东八区创意产业园背靠历史悠久的明城墙,临近优美恬静的月牙湖,具有独一无二的绿色生态环境,其园 内馥郁芳香、绿荫满园,与湖畔和城墙交相辉映,围合成一方都市办公绿洲,大 量的企业汇集于此也与其外部环境的舒适和地理优势分不开的(图3-4)。另外,东八

13、区创意产业园改造的 成功也与其完善的办公配套,成熟的运营管理,强势的政策支持以及全面的 运营服务有一定的关系的。产业园图3-4园区内的绿植区内部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如悠闲的下午茶空间、充满创作氛围的艺术长廊、 展览展示空间、主题活动场地等可供办公人员得到很好的放松和休闲。3.2转型面临的问题(1)文化产业园规模偏小,规格不高,客户流动性大;(2)文化产业园功能定位不准,近年政府提倡都市型产业园区建设,而相 关政策产业导向以及服务没有跟上;(3)动漫企业规模较小,资金缺口较大,政府鼓励入驻园区缺少相应的政 策支持,企业自生自灭的现象较为普遍;(4)楼宇型文化产业园的服务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比较薄弱;(

14、5)推进文化产业园的发展措施不多,尤其是二次发展预留空间不足,从 而导致发展空间不足。3.3考察后的思考(1)通过实地考察,可以发现,东八区创意园交通并不是很便利,道路也 略显狭窄和破旧,停车位较少,没有规范的停车场;(2)东八区创意园区的建设 目的是建立园区内产业链,充分发挥园区内的行业集聚效应。但目前园区内的商务联系依然较少,没有达到应有的效图3-5园区内混乱的停车空间果。四、 南京国创园南京国创园,地处新秦淮西南部、菱角市66号原南京第二机床厂内。 身枕明城墙,旁依秦淮河,位于保护与复兴中的老城南历史文化板块的核心区域。 其前身为清光绪两江总督刘坤一设立的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历经中华民

15、国财 政部造币总厂、度量衡制造所第二厂、南京第二机床厂沿革。园区占地面积8.7 万平方米,现有工业厂房等45栋,规划改造建设总面积为10万平方米。现在园内一期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二期的改造,通过对其进行实 地调研,了解到国创园将改造成为创新型、以工业设计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 对旧厂房的改造上力度较大且灵活,在厂区现有的基础上针对其原有的特色,对建调研周调研报告第六页共八页筑立面及内部空间进行改造利用。并对外 部景观进行整合。4.1内部空间利用分析在对其内部空间的利用上,国创园在其既有空间的基础上,将内部空间依据 适用功能重新划分,根据功能定位,合理改造内部空间,本来的旧厂房的内部空

16、间基本为大体量的开场空间,现在在对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可以对内部空间进行 加盖,加层等手法使得空间能够更好的利用,能够更好的发挥使用效益(图4-1)。图4-1正在改造的内部空间图4-2通过加减法进行立面改造4.2立面改造分析如图4-2,在立面改造上, 主要是在原有立面的基础上通过附加立面等手法结合内部空间和功能更定位对 立面进行重新改造,还有就是通过对原有立面本身的加减法进行改造利用,以达 到适宜合理的效果,另外,在园区入口还保留以前的大型工业设备,巨大的设备 矗立于入口处增强了整体的视觉冲击力,并且在整个立面上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厂 房固有的红墙配合着大尺度的工厂原设备,让整个园区在视觉上很是震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