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卷 粤教版必修5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9005158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卷 粤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卷 粤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卷 粤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卷 粤教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卷 粤教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卷 粤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卷 粤教版必修5(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检测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城市的规模到底该多大李侠缪秋民一个城市的规模通常是其历史自然演化的结果,即通过市场的作用最终形成资源承载量的合理配置,从而使城市达到最佳规模。这个过程最初是自生自发的自然选择结果,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城市的规模也开始日益受到政策引导的强烈影响。人类社会之所以会发展出城市,是因为城市更适合人类生存。这一切皆源于城市自身所具有的优势。首先,城市能够形成各种资源的集聚效应;其次,城市的市场能够提供更多的机会;第三,城市能有效地降低信息的获取成本,有助于市场分工的

2、细化与个体发展空间的拓展。对于很多人来说,城市是发展的孵化器、新观点的播种机,城市更是文明的载体,文明随着城市扩散。纵观世界,城市化不高的国家是无法成为文明与发达国家的。由于各个国家人口基数差异,以及地理空间的限制,城市的规模不能按照一个简单的比例一刀切,但是,在信息化时代,随着社会治理水平的稳步提升,治理半径随之扩大是必然趋势,支持城市规模扩大的各种条件已经具备,香港、新加坡与东京都是很好的例子。造成中国主要城市目前发展规模受阻的原因有三:其一,采用计划经济模式控制的结果,并不能真实反映群体的心理偏好与需求;其二,我国城市的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城市开发率不充分;其三,诸多政

3、策壁垒严重制约了外来常住人口转为户籍常住人口的数量,使得我国主要城市的规模难以达到理想状态。中国城市人口的统计,是以户籍常住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为准的。城市规模达不到理想状态,导致的后果有二:首先是各种资源要素无法实现最优配置,造成资源的效率损失;其次是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不能最大限度上降低公共服务的成本,使得城市集聚效应的优势丧失。在技术与人才日益一体化的今天,扩大城市规模,就是让城市生长。如何让城市达到合理规模?根据我国国情,完全放开城市规模,短期内会带来较大的社会震荡,不可取;仍沿用以往的严格计划模式,又会阻碍城市规模的合理发展。鉴于此,笔者认为中型政府模式既可以加速城市规模的合理发展,

4、又不会带来太大的社会震荡与阻力。因此,以符合生态学为原则,适时提高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人口流入的门槛,放开二线城市人口落户政策才是明智的决策。客观地说,人才的争夺将直接决定各区域未来在我国经济版图上的位置。所以,真正决定一座城市成功的因素是人,而非建筑。从战略布局上考虑,中国不但要有一大批大中型城市,更需要有几个超级城市,以此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实现均衡发展,超级城市凭借其自身辐射力无形中成为其所在区域内最大的文明播种机与经济发展引擎。(摘自2017年11月中国青年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个城市的规模通常是通过市场的作用和自生自发

5、自然演化,最终形成资源承载量的合理配置而达到最佳。B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城市是文明的载体,城市的规模取决于文明的扩散,城市化程度高才算是发达国家。C在信息时代,随着人类治理水平的提升,上海、香港、东京等特大城市都具备使城市规模扩大的各种条件。D城市自身所具有的资源集聚、市场机会、信息成本的优势使城市更适合人类生存,人类社会因此而发展出城市。【答案】D(A“是通过市场的作用自生自发的自然演化,最终形成资源承载量的合理配置而达到最佳”有误,最初是自生自发的,现在也开始日益受到政策引导的强烈影响。B“城市的规模取决于文明的扩散”主客倒置,应改为“城市的规模决定文明的扩散”。 C“上海”于文无据)2下

6、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城市的规模与文明的扩散的关系。B文章第二段以大量篇幅阐述了我国主要城市的规模难以达到理想状态的原因。C文章在建言如何让城市达到合理规模时,破中有立,破立结合。D文章第三段阐述了城市规模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与文章最后一段关联密切。【答案】A(只是从正面阐述了城市的规模与文明的扩散的关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计划经济模式治理下的城市,其群体的心理偏好与需求不能真正反映出来,城市的合理发展也会受阻。B在技术与人才日益一体化的今天,真正决定一座城市成功的因素并不是高大的建筑、健全的设施,而是

7、人。C打破诸多政策壁垒,就可使外来常住人口转为户籍常住人口,使得我国主要城市的规模达到理想状态。D在战略布局上,我国应建设几个超级城市,以此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答案】C(仅使外来常住人口转为户籍常住人口,还不足以使我国主要城市规模达到理想状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苏七块冯骥才苏大夫本名苏金伞,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踝,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似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

8、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急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人有了能耐,脾气准格色。苏大夫有个格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作“苏七块”。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伞了。苏大夫好

9、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哼哟哼哟叫疼。谁料苏大夫听赛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

10、了他。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于,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

11、,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选自俗世奇人)【注】格色:方言。意思是特殊,与众不同。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情节曲折。作者运用伏笔和照应,先写车夫求医无钱,再写华大夫暗中相助,最后写苏七块赠药退钱,可谓一波三折,引人入胜。B小说采用欧亨利式的结尾,令读者在对苏七块的性格、人品感到惊疑、怪异之际,又油然对之萌生敬佩之情。C小说中大量使用天津方言以及古典小说的

12、白描入笔,极具有故事性和传奇性,读起来让人拍案叫绝。D小说中有许多细节描写,不仅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很好地突出了小说的主题。【答案】D(D“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析错误,文中的细节描写只能表现人物性格,并未推动情节发展)5“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请结合句子含意和背景谈谈你的理解。(6分)_【答案】苏大夫他心里是想帮助张四的,但他立的规矩不能改。(表面义)苏七块表面上面对弱小的“冷酷”,不过是为了掩饰他内心的善良,这是他的无奈也是当时社会的现实。(深层义)民国初年是一个没有“规矩”的时代。苏七块要在没有规矩的社会里生存下去,就必须立下有他

13、“格色的规矩”。(背景义,时代义)6小说主人公苏七块是小说俗世奇人中的一个人物,请结合文本分析苏七块身上的“奇”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_【答案】医术奇。侧面写苏七块的医术高超,“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正面写了他高超的医术水平,“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急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速度之快,手法之精,简直让外行人看到瞠目结舌的程度。外形奇。先是远景“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接着近景“红唇皓齿,眸子赛灯”,最后又来个特写“下巴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似的乌黑锃亮”,把一个有个性、精神、干练的人物活脱脱刻画了出来。看病规矩奇。故事交代他有个格色的规矩

14、: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否则决不搭理。因此得了个挨贬的绰号“苏七块”。为人处世奇。苏七块在给张四治病这个事上一分钱的便宜没占到,从中可以看出苏七块做人原则性极强,内心深处又不乏善良的一面。(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材料一:知识付费近两年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知乎、得到、喜马拉雅等一大波知识付费平台走红,五花八门的产品掀起一波波热潮。2018年中国在线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产业规模约49亿元,同比增长近3倍,预计2020年将达到235亿元。目前,知识付费产业已经涵盖知识电商、社交问答、内容打

15、赏、社区直播、讲座课程、付费文档等多个类别,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喜马拉雅数据显示,在2017年“123知识狂欢节”中,25岁至34岁的付费用户占比超过七成,“90后”的付费比例最高。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居多,多数分布在北上广深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求知欲强,热爱学习与知识分享,喜欢互动交流。艾媒数聚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毅认为,知识付费的场景正在拓宽,从财经、职场、健康、阅读、技能等走向更加精细,多元的领域,与之伴随的是专业化要求更高更强,“创作者和平台如果不能持续生产优质内容,被用户抛弃是早晚的事。”张毅说。(摘编自数字阅读带来“书”中新世界)材料二:艾媒数聚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毅认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支付的便捷性,为知识付费的发展提供了硬件支持;优质内容付费观念的形成,也促使大批优秀内容提供者开始进驻各大知识付费平台;但更大的动力来自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意愿越来越强烈,有专家分析,“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希望通过付费获得知识,这已经成为刚性需求。”一些从业者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