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思想品德期中测试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900161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思想品德期中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二思想品德期中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二思想品德期中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二思想品德期中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二思想品德期中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思想品德期中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思想品德期中测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初二思想品德期中测试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45分钟)一、 选择题(将最佳答案的序号写入相应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40分)。1、兴建三峡工程,重庆万州需移民80万人。面对大局,当地人民毫无怨言,甘愿为全国人民的利益做出必要的牺牲。这表明 ( )A.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是可有可无的 B.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冲突的C.为了集体利益,必要时应不惜牺牲个人利益D.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完全一致的2、“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最有力量。”这句话告诉我们 ( )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

2、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 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的大海中,才能使个人的力量得到充分发挥 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 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A. B. C. D.3、在生活中,我们要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最高表现是 ( )A.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B.维护我们所在学校的荣誉和利益C.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D.敢于同各种破坏集体利益的行为作斗争4、从众心理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特别是盲目从众,却是危险的,容易使人受到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要克服盲目从众心理,必须 ( )A.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 B.养成独立思

3、考的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C.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 D.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5、“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假如我有一个思想,你有一个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个人就会有两个甚至更多的思想”。这句名言主要告诉我们 ( )A.在社会生活中要学会分享 B.在社会生活中要学会谦让C.在社会生活中要学会助人 D. 在社会生活中要学会合作与竞争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就是说,鉴赏自然风景,要注意 ( )A.观赏的距离和角度 B.观赏的时间 C.观赏时的心情 D.发挥自己的想像力7、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我们要善待自然,就要

4、做到( )保护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 不向自然界索取任何东西 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A. B. C. D.8、 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9、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应尊重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人类和动物在地球上是势不两立的 人类应平等地对待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破坏生物多样性,人类最终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A. B. C. D.10、为了我们生活更美

5、好,我们要行动起来,美化大自然。下列是美化自然的行为是 ( )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不践踏草坪 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在风景区旅游,不乱仍垃圾,不乱写乱画 利用休息日,到风景区清除垃圾 A. B. C. D.11、2005年12月20日的世界新闻报道:日本尼桑公司宣布研制成世界上第一种车刚透明油漆,它能自动修复汽车表面的擦痕。尼桑公司指出,自动修复擦痕的时间可以缩短,如果在受损的车面喷洒些温水的话,在这种情况下自动修复擦痕的时间可以变成短短的几分钟。以上材料说明 ( ) 科技进步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变化 空间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尖端技术之一 我们现在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 科技的发展能使我

6、们的一切愿望都变成现实 A B C D12.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达每秒百万亿次以上;“人类基因组织计划”的成功实施,揭开了生命奥秘的神秘面纱,由此而产生出克隆技术;以纳米技术为代表的新材料技术的兴起,已经显示出十分迷人的应用前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科技对于破除封建迷信有重要竟义 B.现代科技迅速到达科学发展的最顶峰C.现代科技在多个领域迅速发展 D.世界各国把推进科技发展列为唯一目标13、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这表明 ( )A好奇心是创新的最初动力,是科技发明创造的起点 B爱因斯坦完全是依靠强烈的好奇心取得巨大成功的 C有了好奇心就会在学

7、习、科学上取得成功 D任何好奇心对我们的成长都有积极的影响14.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兆国在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典礼上指出,广大青少年要按照党的要求,从小培养创新精神,增强科技创新意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青少年提出这一要求是因为 ( )只有青少年才能取得科技发明和创造的成功 不断创新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旋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A B C D15. 电报的发明者莫尔斯以前是个画家,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面对魔术师的表演产生了“能不能用电流传递信息”的疑问,此后他从事电学研究,经过5年的学习和探索,终于发明了电报机。从莫尔斯的经历可以看出 ( )A创新和科学发明是一件

8、简单的事情 B知识是创新的前提,没有知识的积累就没有创新的实现 C科学发明靠的是偶然的机会 D学习和积累对于科学发明来说没有实际意义 16.伽利略勇敢地对流行了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提出了质疑,通过试验证明了自己的正确性,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伽利略的这种品质是 ( )A偶然的想法和行为 B墨守成规,不能独立思考 C善于观察,能够留意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D求异思维,敢于向权威提出质疑17、在我国,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在宪法范围内活动,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这说明( )A.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B.宪法只对违反宪法的人和事有约束作用C.宪法在国家生活中不重要 D.日常生活中

9、,规范自己行为的只有宪法18、在第五个全国法制宣传日这天,某校举办了灯谜大联猜活动。其中一个谜面是: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法由我生,效力我最高(打一法律名称)。这个谜语的谜底是( )A.环境保护法 B. 刑法 C.教育法 D.宪法m19、宪法的制定,需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起草。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的法律和议案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上述材料表明( ) A.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B.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C.宪法是其他法

10、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20、下列关于宪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它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它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和犯罪应受到何种处罚 C它规定了国家性质、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D它是一切国家机关、团体、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一、 将选择题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中。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 材料分析题(共50分)21、近几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的西部去志愿服务。这种社会实践活动对青年人提高个人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

11、意义。据此材料回答:(1)中学生为什么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5分)(2)中学生应如何参与社会生活?(10分)22、到202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5亿。在我们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由于环境意识淡薄,长期采用有害于环境的生产方法,盲目挤占耕地面积、毁林开荒,沿着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对大自然进行了几十年的涸泽而渔式的掠夺后,资源枯竭,持续发展能力降低,物种不断灭绝,持续的干旱或暴雨,土地沙化,水土流失,频频光顾的沙尘暴,被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严重污染的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不再蔚蓝的天空,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上述材料,说明我国环境问

12、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4分)(2)青少年应当怎样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为保护环境做贡献?(9分)23、材料二:2006年1月9日,全国科技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9分)胡锦涛在会上提出了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目标,你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24、材料一:我国现行宪法对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作了明确规定。材料二:我国公布的普通法律都写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材料三:宪法的制定,有国家成立专门起草委员会,它的通过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普通法律只按一般程序。(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表明了宪法的什么特点?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7分) (2)作为青少年应该怎样树立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6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CBAADCD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CACBDADAB二、材料分析题:21、(1)课本16页。(2)课本1619页,5个要点。22、(1)见课本40页。(2)见课本5052页,3个要点。23、见课本6870页,3个要点。24、(1)见课本8487页。 (2)见课本90页第三段,3个要点。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