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威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9001058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威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川省威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川省威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川省威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川省威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威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威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威远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半期试题历 史(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选题 (每题2分,共60分)1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下列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A自然因素制约农业经济发展B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C反映了古代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天灾人祸是农民贫困的重要原因2“大清国农村是一个精英自治的准民主社会,乡绅靠自然威望而不是刚性权力担任民间自治领袖。乡绅的自然威望主要来自德高望重、勇于负责和办事公正。”这种自治状况形成

2、的根本原因是()A宗法制的深远影响B中央集权的逐渐削弱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D地方政府权力的下移3下表为北宋时期被列入正史列传的人数统计表。该表说明() 北宋 北方人数(个) 北方所占比例 南方人数(个) 南方所占比例 前期 278 845% 51 155% 中期 274 639% 155 361% 后期 121 403% 179 597% A地域是官员选拔的决定性因素B政治中心转移影响人才培养C经济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D正史列传作者偏袒南方士人4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但到明末民窑已达到二三百座,并且“官搭民烧”现象逐步增多。这反映了()A政府对工商业基本政策的改变 B私营手

3、工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C官营手工业已经破产 D皇室贵族瓷器需求量日益减少5有西方人曾经说,中国人太聪明了,他们用两种最简单的东西赚了全世界无数的钱,一是树叶(茶叶),二是泥土(瓷器)、因此,也有人把中国的瓷器称为“变土为金”。下列陶瓷器的生产工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白瓷 青花瓷 唐三彩 粉彩瓷器ABCD6郑板桥(16931765年),中国画家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他制定板桥润格“大幅6两,中幅4两,小幅2两,条幅对联1两,扇子斗方5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这一现象最能反映()A封建文人重商意识增强B商品经济冲击传统观念C科举制度已经走向没落D清代社会逐利风气盛行7据统计,14931

4、600年,世界的银产量是23000吨,其中新大陆美洲生产的是17000吨。而从1550年到1645年,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有14000吨,是这一时期中国自产白银的近10倍。材料说明()A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D价格革命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8清乾隆二十二年谕令,只准洋商在广州一口通商。乾隆二十四年又颁行下图所示的防夷措施。材料反映清政府A断绝中外经济交流B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禁止民间贸易往来D严格限制外商贸易9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

5、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10.从文明史角度看,鸦片战争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农业文明的一次冲击。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逐渐沦为殖民地社会中国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新的经济因素产生并发展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特征西学传人,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步深入,旧制度、旧观念受冲击A. B. C. D.11.据冯天瑜的中华文化史记载,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

6、”,“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这些情况A.最早发生于中华民国建立之后B.反映了上海近代社会生活的世俗化、半殖民化C.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弘扬D.揭示了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的近代化进程12过境税声明的发表和海关税则的制定,是“协定关税”制在中国近代的最早实施。作为清政府方谈判代表的耆英,沾沾自喜地向朝廷报告说,实行海关税则不会减少关税收入,“通盘合算,实属有赢无绌”。这说明清政府()A重视外交谈判技巧的使用B现代市场竞争意识淡薄C看到了工业文明的先进性D主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13“在中世纪的时候,欧洲人开始大量购买亚

7、洲的辣椒、丝绸和其他物品。然而,1400年后变得不那么容易买到。”美国历史教科书中这一记述其目的是想论证()A欧洲人口的迅速增长B亚洲实行闭关锁国政策C开辟新航路的必要性D亚洲是世界贸易的中心14十六世纪中叶,英国商人采取了联合起来向外冒险的方式。他们建成了一些特许公司,即获得女王特许的、由大商人合股经营的大贸易公司,去垄断某一地区的市场。如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经营东方的贸易等。推动这一活动出现的主要因素是英国()A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主流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C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D新生产方式的开放性15下图反映了16世纪初期到18世纪中期三角航程,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机器工业品大量倾销

8、到美洲B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进程加速C非洲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6“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对“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理解准确的是()A世界日益联结成为一个整体B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C殖民掠夺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17新中国宣传画妈妈开着拖拉机来了创作于1960年,从图中可得出的信息是() A农村开始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 B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C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令人鼓舞 D农村掀起人民

9、公社化运动高潮 18“19世纪中期,英国拥有空前绝后的机会在全世界扩大势力可以按照自己的主张,与较不发达的经济体建立联系可以毫无顾虑地对那些拒绝按它的意愿进行贸易的国家使用武力。”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英国拥有“机会”是因为率先开启第二次工业革命B英国“在全世界扩大势力”包括获得北美新法兰西C英国的“意愿”是以自由贸易的名义推行殖民扩张D英国对拒绝其“意愿”的中国使用武力并割占香港19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农作物产量增加主要原因是()A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用权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

10、命性的改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201983年4月,邓小平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由此确立 B这可以作为经济体制改革重心转移的解释C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D中国的改革实际上是对苏联模式的否定21工业革命后,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说明铁路

11、发展()A促进了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B冲击了当时的社会关系C彻底结束了英国的贵族制度D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22全球通史写道:“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的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的力量”不包括()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B英国圈地运动的进行C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D资本主义大工厂诞生23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A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B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人人心C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D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24晚清时期“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

12、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这一现象说明()A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B部分手工工场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C洋务运动推动近代民族工业发展D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起来25以1851年到1911年,中国民间或官方参加了大大小小80余个国际博览会,并于1910年举办了略带国际性质的南洋劝业会,成功吸引了全国22个行省和14个国家及地区参展,展会特设专门展陈外国轻工、农副、工艺、美术等商品的参考馆。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全力追赶西方B主动融入世界C重视兴办实业D维护国家权益26以下是某历史研究小组整理的一组图片,他们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B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C民族资产阶级的强国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