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阳江话等级考试六级试题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9000587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阳江话等级考试六级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国阳江话等级考试六级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国阳江话等级考试六级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国阳江话等级考试六级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国阳江话等级考试六级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阳江话等级考试六级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阳江话等级考试六级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阳江话等级考试六级试题(笔试) 日志地址: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一 选择题(20分,每小题5分) 1 “武知得”的意思为() A 一个人名 B 武功盖世 C 不知道 D武警 2 “等试你治做肉煲”正确的翻译是( ) A 你一会做一道扣肉煲的菜出来。 B 等一阵要去考试 C 等会去试一下你家煲的肉。 D 一会儿你就有麻烦了。 3 “好抵力!”这句中所要表达的感情是( ) A 高兴 B 请求 C 难受 D冷笑,失望 4 你系岸个无哇?或“你无炸岸”其中的“岸”指的是什么意思?( ) A 岸上 B 疯子,不正常的人 C 脑子有问题 D傻瓜 二 填空题(40分,每小题8分) 1“那个仔

2、咪也都敢讲,几无色丑捏”此句中“无色丑”指的是( ) 2 “古个训基仔,无D听讲,等试我之打死你!这句话表达父母对儿子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 3 唉!又通宵,肯定又漏偔妈数个啰,委呐个。“委呐”指的是什么() 4 阳江话结尾常用的语气助词通常有哪些,请写出其中的四个( ) 5 包租婆,做眯试神治无水都?水无使钱啊?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 ) 三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40分,每小题10分) 1 “发烂杂,卖死”指的是一个人蛮不讲理,不听劝告。( ) 2 呃屎呃尿之捞你买台电脑,听讲电脑之快得死去都,“ 呃屎呃尿”指的是拉屎拉尿。 ( ) 3 “古个契弟”是指那个干弟弟 ( ) 4 “费事邓

3、你讲嫩多,无得闲理你”翻译成普通话是“懒得和你讲那么多,没有空理睬你。”( ) (稍后敬请关注肥牛集团出版社出版的等级考试试题修正版) 下列为等级考试复习真题一、名词解释吃焦、吃晏:吃中午饭 吃晚:吃晚饭 妈仔:一种面形糊状的食品 色隐:表示脏,不干净 岸人:表示精神有问题 打掌仔:拍手掌 牛仔抄:调皮捣蛋的人 做都肉:表示糟糕 抵力:表示辛苦,或表示心情不好 岸佬:傻仔的意思 鄂:我们 捏:你们 却:他们 拱:这样,这么 嫩:那样,那么 你采边呢?你在哪? 拗事:吵架 执笠:倒闭 过瘾:爽的意思 压蛮:不赖(还不错)的意思吧 拱紧要:那么重要吗 沙尘:形容人比较出风头,沙沙滚 (同义词=啡)

4、 乸 :雌性噶动物 例子:老鸡乸 老虎乸 (氹)字 例子:氹女仔 氹人 意思:骗人 厄人既意思啦 拱都得:这样也可以 快脆尼:赶紧 阉尖:同挑剔 发猛挣或者叫发烂渣,意思都一样:就是发脾气蛮来 尿涨:急着要撒尿的意思 古阵:现在的意思 外低、下低、上高:外面、下面、上面 特登:故意 阴质 :坏 例子:做那多阴质事 = 做了那么多坏事 弊褒、做褒:意思是糟糕的意思 蚀底 :亏本的意思 卡勢:威風 计实:以为的意思 跳皮:多动。经常动来动去 鸡春:鸡蛋 劈:丢 例子:劈垃圾=丢垃圾 珍珠粟/包粟:玉米 爱:要 卡马四:(1)一字马;(2)交叉. 骑马do:小孩骑上大人的肩膀上的动作. 烂仔:通常指

5、不务正业的少年. 及及刃:幸灾落祸. 又D跺又沉气:指人很婆妈. 禽劳公:对老人的不礼貌称呼. 三角某:三角形. 四方框:四方形. 印姑:挑逗婴儿时说的话. 打呃超:打喷嚏. 恩煲:电饭锅. 有朵:表示认识很多可以为你打架的人. 鸡肾湿:鸡内脏的统称. 拗boom:睡觉. 屎训录:厕所. 笠cup:指道路不平坦. 岩岩个:刚刚好. 笨truck坏:指人很笨. 毒妇乸:指女生很坏,一般是中年妇女. 恶鸡优:指人很凶. 屙撇屎:指大便是拉出的分泌物很水质. 甘一:腋窝. 地豆:花生. 信鼻:把鼻涕抹掉. 白鼻:好色之徒. pie口水:吐口水. 假够精:以为自己很聪明. 哦贺:语气词,表示很可惜.

6、涨凸都:表示很饱. 鼻屎家:一颗很小的鼻屎. 眼挖挖:指一个人饿了很久之后的样子. 头某某:指人很笨,很容易被人骗. 未交捞:不够的意思. 拗赖:耍赖. 二、诗歌默写伢BB, 快出来, 有衫有裤比你着。 无打你, 无虾你, 留你上树执加子。 打掌仔,卖咸虾 咸虾香,卖老姜 老姜辣,卖夸泽 夸泽骚,卖酒糟 酒糟甜,卖禾镰 禾镰利,一刀割紧阿二叔婆个大士鼻! 点褒褒,褒萝头 金戒指,石花榴 花榴香,二哥摞二娘 三斤猪那肉,四斤猪那肠 油麻捞韭菜, 个人夹治走行开. 落水仔微微, 阿公去等圩, 阿婆偷米做砖滋, 无比阿公吃, 阿公打得阿婆屎出出! 二二二 担豆鼓 担到河尾坊 车都豆鼓汤 拾无起 回屋

7、就打老子 猪破柴,狗逗火, 猫儿担凳等姑婆, 姑婆去都那位洲, 回来冷饭臭都收。 月亮光光照竹坡 鸡那爬田蛤唱歌 老鼠行街踏木屐 猫儿担凳等姑婆 喵喵喵 猫儿担凳等姑婆 外婆来, 无凳坐, 坐柜台, 柜台高, 坐锅煲, 锅煲矮 a o e . 拉牛车. 拉到广州翻都车. 嘣牙爬 爬猪屎 汁都二分纸买部烂单车 毛搭夫娘搭大姐 阿哥阿嫂上山去割草 看着个卖妈佬,买苟芋头膏 吃都生头毛 鲤鱼来,鲤鱼来, 日日添丁月发财, 打开荷包袋, 钱银滚滚来, 鲤鱼郁一郁, 金银堆满屋, 鲤鱼摆一摆, 钱银任你拐 大眼佐,箩斗框, 喊你做工诈眼盲, 喊你驶牛诈肚痛, 喊你等圩心就红。 点虫虫,虫虫飞 飞到田基.

8、 田基有只大蟛蜞. 三、歇后语总汇 二叔婆个鸡那。嘛嘛子! 戏班老个背脊,出都奇! 戏班老个钵头,令字精! 阳春老下象棋-有四支机! 大八老吃沙鱼一条气。 塘围圩个猪仔,货不离人。 东水腊鸭,死撑。 安仔个糖虱,无愿做都份罗。 刘公个狗,早早吠都好训。 赖生个鹅仔,企紧死。 邓家老买糠,有猪(之)。 阿婆共孙,一笠仔重。 乾隆皇个契仔,周日清。 两公婆医大春,两家有利。 番薯跌落做忽,该烩罗。 落水收柴,考手快。 振初拜山,爱吃你至来。 平岗蟹,爱死无愿來。 大沟个米,一身沙。 埠尾鱼汁,战过至知。 裤头带陶鸭春,两头突。 大八老个长衫,有至系。 烟通个老鼠,无发火无走。 饿死自己,恨死隔离。

9、 剃苏流鼻毛,各人所好。 落紧屎忽吊颈,死稳。 盲眼老死仔,无眼体。 大虫借猪,有借无还。 宁姆个口,无定准。 猪婆教仔,吃都也系也。 斩脚指避沙虫,无忧。 猪屎夹打头壳,两头响。 无毛鸡仔打交,淡淡到肉。 聋老放炮仗,一阵烟。 解放军吹D打,眯都无眯。 狗咬果粽,无使解。 肥老个衬衫,几大就几大。 吃得咸鱼底德喝。 三个夫娘一条圩。 有心生春,无心捕仔。 东花老出粪-大有希(西)望。 好心无好报,好柴烧烂做 鼻流到口,汁来吃个。 矮仔骑牛,扑无蒲就系扑无蒲。 后生事干多,老来身子弱 头细尾薄、阉鸡补瓁。 二叔婆吊颈,盐命长。 卖善蛤,眼清清。 做忽猫,头倒倒。 夫娘婆生仔血口喷人 大八佬汤羊

10、无同你讲嘻气 大沟米一身沙 平岗蟹爱死无愿来 赤疆大姐费氏 徐赤佬被单做旗 螗围圩灯盏独市 东北佬铲山少个得个 海南佬叫鸡绝绝绝 邓家佬打仔飞上肽 阳春佬柿子足水 芋荚水两头流 吃猪皿屙黑屎跟手见功 狗咬龟无处下牙 卖剩蛤眼清清 才床执紧被上天无状告 光头佬个贵无使梳 本地姜无辣 好物沉归底 拣啊拣,拣个烂灯盏 心狼吃热野 屙屁侧肚 死佬怕烂佬,烂佬怕棺材佬 圩日流流,咪人都有 军师多弄坏事 人多蒸狗无熟 一代好媳妇,三代好儿郎 三个夫娘加笼鹅成条圩 亲戚归亲戚,补锅要给钱 死马勒特 有力伟剃头 无窟挖出哈 大狗爬墙,细狗学样 好猪仔阉无坏 危险过剃头 山猪学吃潲 平宜柴烧烂锅 吃得咸鱼抵得渴

11、 四、阅读理解 话说阳江话有人说:“阳江话是全世界唯一的一种语言。”细想这话儿不错,在我们这个世界上,除了在阳江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的阳江人,谁也听不懂,不会说这阳江话。它虽然使用范围很小,却也以一个独特的语言系统,进入我国的汉族语系。在一些权威的汉语著作中,阳江话与吴话、闽话、等大语系是相提并论的。 阳江话是怎么来的呢?有一说,在古代,打仗都用父子兵、同乡军,以保证同心作战夺取胜利。曾有一支北方军队驻守在我们阳江,后来在我们阳江这块土地上扎根繁衍,世世代代都说他们家乡语言,流传下来,这就是阳江话。理由根据是,阳江话里有许多字词的读音和意思都和普通话相似,有的甚至完全一样。 这种说法似乎有点道理

12、。但细一想,问题就来了:既然这阳江话是从某地方传来,是某地的乡音,那么,为什么全国又找不到第二个说阳江话的地方呢?“父子军同乡军传播”是地方语言的真正成因吗?各地的方言都是“父子军”传下来?在这些“语言传播部队”来到之前,当地人都不说话了?显然,这种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另外一种说法认为,阳江话是阳江古代土著俚族人的古语保留。我同意这种说法。 在古代,阳江大地上聚居着但、俚、僚、瑶等多种民族。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我国的历史翻到第六世纪这一页时,阳江这块土地上诞生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后来被称为“谯国夫人”的南粤女英雄冼夫人。冼夫人与中原下来当高凉太守的汉人冯宝结婚,共同为统一战火纷飞的南粤而奋斗。“

13、历十余州,述上意,谕诸俚僚,所至皆降”,平定岭南。她主张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她和汉人结婚,她的儿子冯仆也娶冼氏,促进了民族的团结。至其孙子越国公冯盎在阳江逝世的110多年里,冯冼族系一直是阳江的统治力量,对当时阳江的军事、政治、经济改革作出重大的贡献。因此,作为冼氏家族的家乡话俚话,也就成了地方的“官话”, 一直流传下来。又因为洗氏夫家冯氏家族来自文化发达的陕西,后迁徙到中原,流行于阳江的“官话”也就夹杂着来自夫家的某些中原话在内,这就是阳江话。 汉文字的输入,是阳江话融会中原语的重要原因。在当时,俚族没有文字。来自中原的冯氏家族在传入中原语言的同时,也传入了先进的汉文字,俚人在接受汉文字的同

14、时,也就不可抵抗地接纳了中原的语音和语汇。尽管这些语音和语汇也不可避免地遭到阳江话的同化,但终以它无可替代的先进地位,在阳江话语系中保留一定的成分。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阳江话含有一定分量的中原古音古义的历史原因。 据民俗学家研究,后来僚族与部分俚族演变为升黎族,大多数俚族人汉化了,瑶族现在也还有,他们至今均有自己的语言。阳江话明显不象黎语或瑶语,显然是俚语的保留。或许某地纵有俚语保留,因未经象阳江话这样有过与中原话结合这一过程,所以也不可能与阳江话相同。 一千多年过去了,为什么话阳江话依然是自成体系的阳江话,而不被周围声势浩大的粤语(白话)、客家话、北方话(普通话)同化呢? 按上面所说,对阳江话

15、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来自中原的“冯氏语言”,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北话”。但是,在冯冼族系中,冯氏是外来家族,洗氏是本地土著,论人数,洗氏比冯氏多,论地位,虽然冯氏集团代表朝廷,但为了团结岭南的少数民族,它还得依赖洗氏集团的力量,所以要采取怀柔政策,从政治到经济作出忍让。实质上冼氏的威望比冯氏大,因此语言也就占了优势,奠定了俚语在阳江放言中的主导地位。 及到后来,虽冼冯族系的统治地位已消失,且不断有外地人来到阳江。但是,冼冯治郡的110多年,阳江话已经指扎下了牢固的基础,不会轻易被外来语言同化。 看阳江的地形:东北西三面是大山,南面是大海。这天然的屏障,把阳江紧密封闭住,古代交通不发达,这里几乎成了世外桃源。因而外来人员不会象其他地方那么多,来往也没那么频繁。特别是,在这块土地上,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关系,矿产资源丰富,农林渔牧发达,尽可自给自足。(在这里特别要指出,盐在决定一个地方能否独立,是有重要地位的)在当时,完全可以在无求外援的情况下生存。因此,这就形成了两个人文要素:其一,因为交通不便,外来人少,纵有来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