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优化报告新江湾城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9000179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优化报告新江湾城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结构优化报告新江湾城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结构优化报告新江湾城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结构优化报告新江湾城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结构优化报告新江湾城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结构优化报告新江湾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优化报告新江湾城(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结构优化报告一、工程概况该工程位于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区域,江湾城路西侧、青石路北侧、淞沪路东侧。项目地块东西长约 360 米,南北长约 200 米,拟建建筑面积为 194710m2,包括地上 9 栋单体建筑及共用的一层地下室:a)1,2A,2B,3,4,6,9 号楼为标准办公楼, 9 层建筑高度 39.2 米;b)7 号楼为 NIKE 办公楼, 9 层建筑高度 39.2 米,由左、右两部分结构组成;c)8 号楼为 NIKE 会展楼, 5 层建筑高度 35 米;本报告主要阐述了 3 号楼的绿色设计内容与结论。图 1总体效果图二、设计依据2.1 专业设计条件及要求建筑师 Gensler提供的建筑图

2、纸( 20111108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新江湾城 F 区 F3 地块办公楼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号: (2011-K-2-229),上海市民防设计勘察院有限公司2011 年 10 月。2.2 结构设计所遵循的国家及上海市现行的主要规范、行业标准(摘选):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2006 版 ) 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建筑桩基技

3、术规范JGJ94-2008上海建筑抗震设计规范DGJ08-9-2003上海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2.3 设计标准本工程设计基准期为 50 年,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所有楼均为丙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场地类别 :类 ,场地特征周期: 0.90s;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三、结构优化设计1、结构体系本次设计根据各单体不同特点及建筑功能要求,选择了不同的结构体系。3 号楼为标准办公楼,建筑将垂直

4、交通电梯及设备用房集中在建筑中部,周边为规则布置的办公区域。结构体系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楼板厚度为140mm,配筋率 0.24%。典型框梁截面尺寸包括 500mm750mm 及 400mm 650mm;典型次梁截面尺寸包括 300mm500mm 及 200mm400mm。典型柱截面 750mm方柱;墙厚 250400mm。标准层结构平面图如图 2。规则的布置形式提高了整体层高的利用率,降低周边幕墙幕墙,满足绿色结论的理念。图 23 号楼标准层平面图2、基础设计根据上海项目设计经验及地质勘探报告的建议,3 号楼基础为桩筏基础。3 号楼采用直径 400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计算表明,桩基均为抗压桩,故

5、主要布置在柱底及墙底,避免底板厚度及配筋过大。筏板一般厚度为600mm,局部加厚,如图 3。底板局部加厚的设计方案,在确保荷载可靠传递的同时,可大大节约底板混凝土用量及钢筋量,达到节材目的。 初步比较,底板节约混凝土用量约 20%,节约钢筋用量约15%。图 33 号楼基础底部局部加厚3、材料设计为了减轻荷载重量,设计对地上部分填充墙采用了轻质隔墙,主要是 150mm 及 200m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并采用配套砂浆砌筑。配套砂浆砌筑可有效避免大面积砂浆找平。荷载重量降低后,能有效降低梁高,节材的同时,间接降低了层高,减少了周边幕墙面积,满足绿色节能理念。钢筋方面。对于梁、板等构件的纵向受力筋及箍

6、筋,全部采用了高强度HRB400钢筋,对一般墙体分布钢筋,其主要以构造配筋为主,则采用了HRB335钢筋,达到了良好的经济效果,满足绿色节材设计理念。混凝土材料方面,设计根据受力需要选择不同的混凝土材料。对楼层梁板构件,采用的C30 混凝土,对于竖向构件,底部数层采用了C40 混凝土。四、结论综上所述,本项目3 号楼结构设计,从节约材料、能源等角度,进行了大量的优化比选工作,取得了可观的节能、节材效果,符合绿色建筑理念。备注说明,非正文,实际使用可删除如下部分。本内容仅给予阅读编辑指点:1 、本文件由微软OFFICE 办公软件编辑而成,同时支持WPS 。2 、文件可重新编辑整理。3 、建议结合

7、本公司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编辑。4 、因编辑原因,部分文件文字有些微错误的,请自行修正,并不影响本文阅读。Note:it is notthetext.Thefollowingpartscanbe deletedforactualuse.This contentonlygivesinstructions:readingandediting1. This document is edited by Microsoft office office software and supports WPS.2. The files can be edited and reorganized.3. It is suggested to revise and edi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ompany and individuals.4. Due to editing reasons, some minor errors in the text of some documents should be corrected by yourself, which does not affect the reading of this articl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