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学之植物病理学的复习重点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998961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保护学之植物病理学的复习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植物保护学之植物病理学的复习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植物保护学之植物病理学的复习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植物保护学之植物病理学的复习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植物保护学之植物病理学的复习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保护学之植物病理学的复习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保护学之植物病理学的复习重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保护学之植物病理学的复习重点1、植物病理学:研究植物发生病害的因素、病害的体现和为害、发生流行规律以及如何控制病害的生物学科。2、植物病害:植物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的持续侵扰,生理活性受到干扰而体现的异常状态。、病因:引起植物偏离正常生长发育状态而体现病变的因素4、什么是侵染性病害?什么是非侵染性病害?如何对她们进行判断?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因素侵染导致的病害。非侵染性病害:无病原物参与,只是由于植物自身的因素或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恶化所引起的病害.侵染性病害:1)在特定的品种或环境条件下,病害轻重不一;在病株的表面或内部可以发现其病原体存在(病征)。2)大多数的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线虫

2、病害以及所有的寄生植物可以在病部表面看到病原物,少数要在组织内部才干看到,多数线虫病害侵害根部,要挖取根系。3)有些真菌和细菌病害,所有的病毒病害和原生动物的病害,在植物表面没有病征,但症状特点仍然是明显的。非侵染性病害:)病害忽然大面积同步发生,发病时间短,只有几天,大多是由于大气污染、三废污染或气候因素如冻害、干热风、日灼所致。)病害只限于某一品种发生,多为生长不适宜或有系统性的症状致的体现,多为遗传性障碍所致。3)有明显的枯斑、灼伤,且多集中在某一部位的叶或芽上,无既往病史,大多是由于使用农药或化肥不当所致。4)明显的缺素症状,多见于老叶或顶部新叶。、植物病害的外部症状的定义?什么是病征

3、?什么病状?外部症状:病植物外表所显示的种种病变,肉眼即可辨认。病征:病部上浮现的病原物的个体。病状:病部所看到的状态。 6、掌握和理解病原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一节中的所有概念寄生性:寄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的特性。寄生物:一种生物生活在其她活的生物上,以获得它赖以生存的营养物质。腐生物:只能从死有机体上获得营养。寄主(host):供应寄生物以必要生活条件的生物。 致病性: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病原物的侵染过程:从病原物与寄主接触、侵入到寄主发病的持续过程。(接触期 侵入期 潜育期 发病期) 病害循环:一种病害从寄主的前毕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后

4、毕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初侵染:植物在新的生长季节受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的侵染再侵染:在田间已发病的植株上产生的病原物传播扩散后侵染同毕生长季节的植物。、真菌的营养体:真菌在营养生长阶段所形成的构造叫营养体。9、真菌的营养体的类型。菌丝:真菌丝状营养体上的单根细丝。菌丝体:一丛菌丝统称菌丝体。菌落:菌丝体呈辐射状延伸,在培养基上形成的圆形菌丝群落叫菌落。原质团、单细胞以及假菌丝。10、菌丝的变态的类型:吸器附着胞 假根11、真菌无性繁殖的方式及各方式的概念。真菌的无性繁殖:由真菌的营养体直接产生后裔的繁殖方式。1、断裂:真菌的菌丝体断裂成短段或菌丝细胞互相脱离产生孢子。2、裂殖:真菌的体细胞

5、一分为二,分裂成两个菌体。 、芽殖:单细胞营养体、孢子或产孢细胞以芽生的方式产生无性孢子。、原生质割裂:成熟的孢子囊内的原生质分割成若干小块,每小块原生质转变成个孢子。2、真菌无性繁殖的孢子类型:游动孢子包囊孢子 分生孢子厚垣孢子、什么是真菌的有性繁殖?真菌的有性生殖是通过细胞核结合和减数分裂产生后裔的生殖方式。1、真菌有性繁殖的孢子类型。休眠孢子 卵孢子 接合孢子 子囊孢子担孢子1、Ansort的系统中真菌提成5个亚门,是哪个?有什么区别?亚 门 营 养 体 无性 繁 殖 有性生殖 鞭毛菌 原质团或没有隔 游动孢子 休眠孢子 膜的菌丝体 或卵孢子 接合菌 菌丝体,典型的 孢囊孢子 接合孢子

6、没有隔阂 子囊菌 有隔阂的菌丝体, 分生孢子等 子囊孢子 少数是单细胞 担子菌 有隔阂的菌丝体 不发达 担孢子 半知菌 有隔阂的菌丝体 分生孢子等 没有有性生殖, 或单细胞16、真菌的学名拉丁双名法这样写的?属 名 种 名+(最初定名人) 最后定名人 属名的第一种字母要大写,种名则一律小写,属名和种名要用斜体。 1、什么是层浮现象?孢子从顶端小孔处游出,然后在旧孢子囊基部再生出第二个,如此反复称层出形成(现象)。1、双游现象:由一种类型的游动孢子,通过休止时期,变为另一类型的游动孢子。19、疫霉属与腐霉属形态上的重要区别及其引起哪些常用的病害。疫霉属与腐霉属的最重要区别是,前者的游动孢子在孢子

7、囊内形成,而后者在孢囊内形成。腐霉属:为害根部和茎基部引起腐烂。幼苗受害后重要体现猝倒。疫霉属:根腐、猝倒和下部茎等的腐烂20、霜霉属和假霜霉属形态上的重要区别及其引起哪些常用的病害。霜霉属:孢囊梗二叉状锐角分枝,末端尖细,萌发形成芽管。引起白菜霜霉病,波菜霜霉病 。假霜霉属:孢子囊梗主干单轴分枝,然后作-3回不完全对称的二叉状锐角分枝,末端尖细。黄瓜霜霉病。 21、掌握白粉菌分属根据及引起白粉病的各个属的形态区别。白粉菌分属根据:闭囊壳附属丝的形状和壳内子囊的数目。 布氏白粉属:附属丝不发达,短菌丝状,闭囊壳内含多种子囊。分生孢子梗基部膨大。 单丝壳属:附属丝菌丝状,闭囊壳内一种子囊。 叉丝

8、壳属: 附属丝顶端多轮二叉状分枝,闭囊壳内多种子囊。 叉丝单囊壳属:附属丝刚直、顶端多轮二叉状分枝,闭囊壳内仅有一种子囊。钩丝壳属:附属丝顶端卷曲呈钩状,闭囊壳内子囊多种。球针壳属:附属丝球针状,基部半球形。闭囊壳内子囊多种。 2、炭疽病病害症状特点及其病原物。病状:褐斑,腐烂,病部略凹陷。病征:初在病部形成淡粉色霉层(高湿),后在病部产生轮纹状排列的褐色或绛红色小点。 病原菌:胶孢炭疽菌3、多型现象:一种完整的生活史最多的可以产生5种类型的孢子24、引起锈病的各个属的形态区别柄锈菌属:冬孢子双胞,有柄,光滑或有瘤,每个细胞均有发芽孔。胶锈菌属:冬孢子双胞,光滑,有可以胶化的长柄,遇水膨大。没

9、有夏孢子阶段。 多胞锈菌属:冬孢子3至多细胞,壁厚,表面光滑或有瘤状突起,柄的基部膨大。 单胞锈菌属:冬孢子单细胞,有柄,顶壁较厚;夏孢子单细胞,有刺或瘤状突起 层锈菌属:冬孢子单细胞,无柄,不整洁地排列成数层;夏孢子表面有刺。栅锈菌属:冬孢子单细胞,无柄,排列成整洁的一层;夏孢子表面有疣或刺 25、黑粉菌与锈菌的区别。黑粉菌:特性是形成成堆黑色粉状的冬孢子(习惯称作厚垣孢子)。多引起全株性侵染,也有局部性侵染,并在发病部位形成黑色粉状物的病症,因此此类病害也称为黑粉病。锈菌:重要为害植物茎、叶,大都引起局部侵染,在病斑表面往往形成称作锈状物的病征,所引起的病害一般称为锈病2、水稻纹枯病的病害

10、症状特点及其病原物。叶鞘发病后,先在近水面处的茎部叶鞘上浮现水渍状暗绿色圆形小斑,然后扩大成云纹状大斑。叶片上病斑与叶鞘相似。严重的危害稻穗和茎杆,并引起倒伏或整丛枯死,使水稻严重减产。病原物:立枯丝核菌27、水稻稻瘟病的病害症状特点及其病原物。叶瘟:水稻从分蘖到抽穗期,叶片受病菌侵染后产生形状、大小和色泽各不相似的病斑穗颈瘟:在水稻抽穗后,在穗颈、穗轴和小枝梗处发生病斑,形成初期为水渍状褐色小点,后多环绕穗轴向上、向下伸展,在有助于发病条件下,病斑可扩展到枝梗处,病部呈黑褐色,其上生灰色霉层,发病早而重的穗颈可形成白穗,发病晚的穗颈常不能结实,使秕谷增多。病原物: 稻梨孢28、香蕉枯萎病的病

11、害症状特点及其病原物。该病初发时见于叶缘黄化,病叶迅速凋落、倒垂,由黄变褐而干枯,纵剖病株球茎和根部均可见维管束坏死变黄褐或紫红色。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29、植物寄生线虫与腐生线虫(自由生活线虫)的区别植物寄生线虫口腔内有口针,用以穿刺植物,腐生线虫口腔内没有口针。30、植物线虫雌雄同形和雌雄异形的概念雌雄同形:线虫体形呈圆筒形,两端略尖细,虫体不分节雌雄异形:雄虫保持线状,雌虫膨大成囊状、梨形或球形等。1、植物线虫的内部系统消化系统: 取食、消化、吸取、贮存营养物质和排泄废物等。生殖系统排泄系统:排出代谢所产生的废物。神经系统32、植物线虫的生活史:指线虫从卵开始到又产生卵的过程。3

12、3、植物线虫的寄生方式的类型及定义。1.外寄生:线虫仅以口针穿刺进植物组织内营寄生生活,如垫刃线虫。2.内寄生(定居性内寄生,迁移性内寄生):线虫在寄主组织内寄生,3.半内寄生线虫的前半部分进入植物组织内,后半部分留在外面3、为什么将植物线虫归入到植物病理学科中来研究?1.一方面是线虫取食植物的营养及口针对植物的伤害.更重要的是线虫食道腺的分泌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3.线虫除自身引起病害外,还与土壤中其她病原物一起形成复合侵染,导致更为严重的损失传播病毒加重危害。、植物线虫分哪个目?如何辨别植物线虫的4个目?垫刃目滑刃目矛线目三矛目36、根结线虫的危害症状。根部肿大,形成瘤状根结。地上部矮化,

13、严重时枯死。37、松材线虫的危害症状。针叶退色,失去光泽,后通过短时间灰绿、黄绿,迅速变为黄褐色、萎蔫,最后变为红褐色、干枯、针叶不脱落,整株树失水枯死。3、什么是寄生性植物?植物由于根系或叶片退化,或者缺少足够的叶绿素,不能自养,必须从其他的植物上获取营养物质而营寄生生活9、全寄生与半寄生的定义及特点。全寄生:指从寄主植物上获取自身生活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的寄生方式称为全寄生特点:叶片退化,叶绿素消失,根系蜕变为吸根,吸根中的导管和筛管与寄主的导管和筛管相连,并从中不断吸取多种营养物质。 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重要是水分的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方式称为半寄生特点:具有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伙

14、用合成有机物质,根系缺少,以吸根的导管与寄主维管束的导管相连,吸取寄主植物的水分和无机盐。40、寄生性植物繁殖和传播繁殖:种子繁殖:寄生性种子植物。孢子繁殖:寄生性藻类,产生游动孢子或接合孢子。传播:种子传播:1)被动传播:风力、鸟类、种子调运。)积极传播:果实吸水开裂,弹射种子。孢子传播:寄生性藻类以游动孢子经风雨传播。 4、菟丝子与列当在寄生方式、寄主、传播及侵染的异同点。菟丝子:寄生方式:全寄生、茎寄生。寄主范畴:非常广。传播:种子传播。侵染:种子在土壤内无限期休眠,受合适寄主植物根分泌物刺激才萌发,长出丝状的幼茎在空中旋转,直到缠绕在寄主植物的茎上,再长出吸器与寄主植物维管束系统相连。列当:寄生方式:全寄生、根寄生.寄主:多为草本,较专化。传播:种子经风传或粘附在作物种子上带传。侵染:列当种子在土壤中无限期休眠,只当受到寄主植物根部分泌物的刺激才萌发,长出吸器从寄主根部吸取水分和营养。2、细菌的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法不仅能观测到细菌的形态并且还可将所有细菌辨别为两大类:染色反映呈蓝紫色的称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用G表达;染色反映呈红色(复染颜色)的称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用G-表达。43、植物病原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