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非监禁刑制度学位论文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99888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我国非监禁刑制度学位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试论我国非监禁刑制度学位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试论我国非监禁刑制度学位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试论我国非监禁刑制度学位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试论我国非监禁刑制度学位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我国非监禁刑制度学位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我国非监禁刑制度学位论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bstract At present,Punishment unimprisionment has become a main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Penalty applies have appeared the trends of both imprisonment and non-confinement penalty in using in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Besides,they gradually expand the applicable scope of t

2、he non-confinement penalty.Our countrys legislation technology is relative deficient.Law is imperfect.The limitation of executing system makes our countrys non-confinement penalty become more difficult and develop slowly.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contrast and refer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Britain an

3、d other non-confinement penalty system countries,puts forward the advice of completing our countys non-confinement penalty system. Consummating our countys non-confinement penalty system,we can ease the tight of judicial resources problem and speed up the pace of change criminal policy. Key words:no

4、n-custodial sentence;confiscation of property;fine;confine 试论我国非监禁刑制度的完善2003年1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姜兴长在第五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各级人民法院要正确依法适用非监禁刑。我国立法技术相对粗疏、法律规定不完善、执行体制的限制使我国非监禁刑在刑事立法和司法中长期受到冷落,非监禁刑的适用步履维艰、发展缓慢。王宽玉非监禁刑问题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235完善我国非监禁刑制度,可以缓解司法资源紧张的问题,能够加快转变刑事政策的步伐。一、完善我国非监禁刑制度的意义(一) 有利于改造罪犯对犯罪分

5、子的社会化改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监狱内的犯罪分子的社会化改造,这主要是指在监狱中利用监狱的力量对犯罪分子进改造的同时,还应动援监狱之外的社会力量对犯罪分子进行改造,并为犯罪分子建立起在监狱中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不断提高其刑满释放后回归社会的能力。袁登明行刑社会化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19另一方面是指在监狱外执行刑罚,将犯罪分子置于社会中,主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对犯罪分子进行改造。利用扩大非监禁刑的适用范围,可以使尽可能多的将犯罪分子免于监禁,被置于社会中进行改造,从而有利于实现对犯罪分子的社会化改造。无论是不是对犯罪人采取监禁措施,犯罪行为人都有重犯的可能性,而从综合的情况来看

6、,判处短期自由刑的犯罪人更容易再犯,因为入监时间较短,不能受到较好的教化,反而会沾染监狱里其他恶性犯罪人的恶习,再加上犯罪标签的影响,其再犯的可能性更大。而相反的是,如果把这些犯罪人放到社区针对性地进行教化,更能对之进行改造。(二) 有利于完善我国刑罚制度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发展,我国的刑罚制度已经滞后。当前刑罚轻缓化,及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已经成为世界刑罚改革的潮流,但是我国的现行刑罚制度在此方面却存在着差距。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刑罚制度作为上层建筑之一,必须服从、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反过来说,

7、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要求也对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刑罚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更新理念,消除不适应新形式要求的思想和观念,大量适用非监禁刑,调整刑罚方面在刑罚体系中的比重,不断改革和完善我国刑罚制度。二、我国非监禁刑存在的问题 时至今日,我国的刑罚结构仍是以死刑和监禁刑为主导,属于重刑结构。刑种中属于非监禁刑的主刑只有管制刑,附加刑中只有罚金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我国非监禁刑的现状使司法实践缺少可根据犯罪的具体情况区别应用刑罚的空间,从而制约了我国非监禁刑的发展。(一)立法上不足1没收财产刑适用范围过宽我国刑法典在48个条文中规定了近70个可

8、以并处没收财产的罪名,其适用范围与死刑的适用范围大体相当。如此大范围的规定没收财产刑显然也是当今各国刑事立法所罕见的。吴宗宪当代西方监狱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7没收财产刑是一种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的严厉的刑罚方法。没收财产实际上是对宪法保障的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一种剥夺,它堵塞了犯罪分子的生活后路,不利于犯罪分子的教育和改造;在其适用时,没收财产一般没有数量限制,具有不平等性,并且可能殃及与犯罪分子共同生活的无辜的亲属。陈其生,杜一非监禁刑引入可行性委托评估机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87罚金的数额不明确我国刑法中不少规定法定刑的条文对罚金数额的规定采取的是抽

9、象罚金制,只抽象的规定了判处罚金,具体应当判处的数额没有确定标准,在司法实践中具体应当判处的罚金数额完全依靠法官的自由裁量,这就容易造成同罪不同罚的结果,“我国明而不确的财产刑和财产刑的随意裁量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刑法第52条规定: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仅一条法条规定了罚金数额的问题,对于该规定可以理解为我国是实行无限额罚金制。刑法第197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

10、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跨度很大,法条的可操作性不强,数额难于明确导致当事人有疑惑的心理。指引性不明确的法条难被群众接受,同时也不利于法条应用,现实中很难确定罚金的数额带给我国司法一个大问题。3对违反管制的行为没有规定相应的处罚管制刑是一种限制自由刑,即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仅限制其某些人身自由,交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在我国,管制刑是主刑中最轻的一种,仅适用于罪较轻,人身危险性不大的犯罪分子。管制刑是刑罚轻缓化的重要表现,立法者设立此刑种的初衷是缓和我国刑法体系的

11、严厉性和过度封闭,具有重要的刑事政策意义,但是由于管制刑本身的立法问题和社会背景问题,我国司法实践中甚少适用管制刑,使管制刑流于形式。根据我国刑法第39条规定,管制犯应当遵守以下五项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4)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5)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但是,立法上虽做出此五项规定,但法律对受刑人违反了行为规则如何处置却没有相应的规定,无法体现对犯罪人进行的惩罚。杨俊论非监禁刑的合理化执行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12、46违反了行为规定而没有处罚,显然这存在着法律空白,因此我国应尽快补充完善相关规定。(二)监督、执行不力1管制监督不力刑法规定管制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群众进行监督。在实践中,公安机关主要是侦查案件,抓捕犯罪嫌疑人,而对于放入社会中执行的管制人员的监督就有一些力不从心了。执行机关对犯罪分子的行踪应当进行严格监督,但是在实际当中,公安机关本身就承担大量社会管理和治安保卫工作,很难让出充足的人力和物力对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进行严格监督,导致不少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经常违反相应规定,不利于犯罪分子的改造。首先,监督工作具有较完备的程序,而公安机关仍不具有这样的监督程序。再者,监督工作是个长期性对罪

13、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工作人员对监督对象各个方面都很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完成监督工作,而公安机关的警力物力明显不足于做好这项工作。张传伟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趋向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34罚金刑执行难根据我国刑法第53条的规定,罚金刑的执行有限期缴纳、强制缴纳、随时追缴和罚金减免四种方式。我国罚金裁量原则就是完全以犯罪情节为依据。显然,该裁量原则是建立在所有犯罪人均有支付能力这一理想基础上,体现了立法者贯彻罪刑相适应刑罚基础原则的目的。但是,实践证明,只考虑犯罪情节。而不参酌犯罪人的经济支付能力来确定罚金的数额,必将一方面导致形式上的平等,而实质上的不平等;另一方面导致罚金裁量与执行的实际

14、想脱离,甚至根本不能执行,而且还可能因罚金的执行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这是犯罪人经济状况的千差万别所决定的。所以,按照现行罚金裁量原则,由于没有顾及犯罪人的经济支付能力,完全脱离了执行的实际,其结果必然是导致执行中止或终结的滥用、罚金刑条款的虚设。自然,罚金执行难就必是其题中之义,当然结果。三、 国外非监禁刑制度的法律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借鉴非监禁刑是国际社会大力推崇和广泛适用的刑罚措施,也是对社会、被害人、社区以及犯罪人本身有显著益处的刑罚措施。在非刑罚化运动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在对轻微犯罪以及中等严重程度的犯罪广泛适用非刑罚制裁措施的同时,开始了探寻监禁刑替代措施的尝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15、在刑事立法和司法中逐步采用非监禁刑,非监禁刑在刑事制裁体系中的地位逐渐提高。现在,监禁刑时代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已成为过去,非监禁刑已经成为刑罚适用的首选。同时,联合国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1980年、1985年和1990年举行的联合国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预防犯罪和罪犯处罚大会上都涉及到“非监禁替代措施”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决议,建议成员国扩大使用监禁替代措施,为非监禁刑的适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西方国家的实践和联合国的努力,为我国非监禁刑的扩大适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一)国外完善非监禁刑制度的法律实践 美国的非监禁刑制度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监禁率最高的国家,监禁刑自然成为美国比较

16、有代表性的刑罚之一。但美国在刑罚改革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现在已逐渐由监禁刑为中心转变为非监禁刑为中心的刑罚体系。我们从美国监狱的改革可以窥见美国刑罚改革的脉络。两个世纪以来,美国监狱制度的改革,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相应地有三种监狱类型,分别是:隔离悔罪型、教育改造型和社区参与型。社区矫正是以社会为基础的对各类刑事罪犯载非监禁状态下进行治疗、监督、处置等行刑和矫正活动的总称。适用对象包括缓刑犯、假释犯、被判社区服务以及其他适用监禁刑替代措施的犯人。社区矫正形式主要有缓刑监督、假释监督、社区服务、家庭软禁、电子监控、定期报告等。重返社会方案是美国监狱行刑过程中罪犯矫正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直接面向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