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自强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998487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立自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自立自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自立自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立自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立自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立自强的教学设计余挺勋一、 教学内容分析自立自强是粤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第六单元自强不息第三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在前两单元直面挫折、磨砺意志的学习已为本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本课意在树立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我教学设计的内容是本课的第二课时,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解决问题”的环节,在本课起到践行的作用。二、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新教材更注重学习的过程,弱化了知识的系统性,学生对于教材结构的把握不足使知识不易理解和掌握。七年级学生对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在小学课程及学校德育教育虽有不同程度不同侧面的了解,但这种认识仍是零碎、片面、感性的。因此如何将这种认识由感性升

2、华到理性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他们渴望独立,想要自强,对名人、伟人的事迹,榜样的指引感兴趣,通过感性认识、体验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是能够激起他们的兴趣和关注在生活中逐渐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三、 设计思想建构主义课程观强调教学要立足学生、立足生活,构筑多维互动的教学方法。考虑到教材的特点主要让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得到认识,产生在生活中践行的愿望。同时也考虑到学生对教材这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通过运用多媒体中的影音手段、资料汇报、集体讨论、成果展示、演讲等形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直观体验,使知识从学生的感知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

3、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本课的难点。四、 教学目标根据新的教材注重知识在学生的活动中感悟的特点,在教完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我制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知识: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逐步培养自立能力;知道对待生活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明白发展和成功要靠自身努力,要在实践中培养自强精神。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加强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自强不息的精神,进一步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开拓进取的精神。五、 教学重点和难点依据七年级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在吃透教

4、材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自立自强精神六、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课前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创作演讲稿。准备一些笔记本作为奖品。学生搜集反映自立自强的有关资料,课前创作以走向自立自强为主题的演讲稿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活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演讲活动可以使学生在交流分享、丰富自己的认识和经验,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二)、歌曲引导:播放歌曲男儿当志强。提问:能说说你此时此刻的感受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同学们说的很好!一个人只有不依赖别人,能够独立,才能走向自强。自强,意味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意味着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

5、,顽强拼搏。历史上一切在艰难困苦中成就伟大事业的人,都是在各种情况下能够自立、自强的人。我们的同学也正走向自立自强。(板书主题):自立自强入境感悟学生举手发言运用多媒体音效手段给学生创设出轻松、愉悦的心理感受。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然完成导课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三)、指导质疑(多媒体)播放洪战辉的部分事迹以及他的日记。提问:(1)洪战辉有什么优秀品质?他的事迹对自己有何启发?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他是怎样做到自立自强的?我们可以学习他怎样做?(2)“中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培养自立自强?”(学生回答后)师板书:一、学会自立1、克服依赖心理;2、懂得管理和

6、安排自己的生活。二、培养自强精神1、志存高远;2、要勇于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3、在磨砺意志中自强进取。自主探究(1)学生展示事先搜集好的有关叶长青、洪战辉、桑兰、贝多芬等自立自强的资料或故事。(2)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并回答归纳“学会自立和培养自强精神”的方法。围绕“生活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理念,通过洪战辉的事迹,他平凡的生活经历,让学生体悟自立自强的意义,产生自立自强的愿望,自觉向榜样学习,践行自立自强。(四)、辅导释疑师:课前已布置了以“走向自立自强”为主题的演讲稿,下面分成6人小组,先在小组内交流演讲稿,各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演讲比赛,大家共同分享。师:同学们的演讲非常精彩。生活需要自

7、立自强,我们要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学会自立自强。自立,是新一代踏向社会的第一步,也是通往成功人生路的基石。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做到坚忍不拔;不畏艰险,才能做到志存高远,为理想与目标执著追求。同学们的演讲根据自己的实际、引经据典谈出了自己将怎样学会自立,怎样培养自强精神的打算,很好。演讲明理1、小组交流演讲稿(组内同学互评,小组长撰写评语)。2、小组代表演讲比赛(学生主持,多媒体出示演讲题目:走向自立自强)。3、获奖学生代表发言。4、主持人小结并颁奖。演讲活动可以使学生在交流分享、丰富自己的认识和经验中,锻炼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在培养自信自立、自强不息的品质方面形成共鸣

8、,激活学生丰富新课程。(五)、向导强化多媒体出示“自立自强”的名言警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孙中山青年人第一要有志气。一个人有无成就,决定于他青年时期是不是有志气。谢觉哉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雷锋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立据明志学生选择或创作关于“自立自强”的警句并在小组内交流、评价。在前面所有活动铺垫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用心用行动去思考“自立自强”将感悟升华并以此永远激励自己。七、 教学反思笔者以学生的生活实

9、际、认知水平、整合多种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感悟自立自强的意义和作用,让课堂成为学生走向自立自强的主阵地。1、准确把握学生的认识起点,巧妙创设教学情景。在活动中,我注重创设情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感悟,如:播放歌曲,播放洪战辉的事迹,这一教学情景的设置,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深切感悟到自立自强的重要。良好的教学情景,密切了师生关系,使教与学更加协调发展,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2、营造和谐的氛围,放飞学生的心灵教学的实质是师生之间一种特殊的交往,意味师生间的相互建构。在演讲、自主探究、设计名言警句等环节中,从学生的角度想,把观察、思

10、考、演讲、讨论、评判的权利还给学生。课堂上,学生娓娓道来,或诙谐、或深情、或尴尬,我总是用欣赏的眼光注视学生、用真诚的赞扬激励学生,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学生不再拘束,课堂成为他们展示智慧、放飞心灵的宽阔舞台。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设计中“以生为本”,尊重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得到活泼、创造性的发展。如在演讲、自主探究中,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亢奋状态,那激情、那智慧的火光带给同学和老师以欣喜和鼓舞,令师生不知疲倦地学习再学习,表达再表达,交流再交流。有人说过:教育要给缤纷的个性搭建多彩的舞台,要给共舞之外的独舞保留一点精彩回旋的自由空间。今天,我只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空间和平台,他们却能尽情表演,品尝自立自强,立志自立自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