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绞刑架下的报告有感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998197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绞刑架下的报告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读绞刑架下的报告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读绞刑架下的报告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读绞刑架下的报告有感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读绞刑架下的报告有感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绞刑架下的报告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绞刑架下的报告有感(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绞刑架下的报告有感 原创:润山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在课堂上就是读着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雅与舒拉的故事以及绞刑架下的报告等红色书籍成长的。“爱国爱家”是我家训中的一条。 多年前伏契克为祖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为全世界和平安康而英勇献身了,直到今天世界上所有为实现自由美好的人类社会而进行着不懈斗争的人们都感到伏契克仍然活在他们中间,仍然是战斗着的人们中的一员。 在当前这个遗忘英雄、功利至上的时代,伏契克之友公众号请我谈谈捷克反法西斯战士伏契克在狱中书写的、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不朽巨著绞刑架下报告一书的读后感,我心中非常激动。 我上小学启蒙的成老师,初中的李希白等老师,他们在课堂上为我们讲述很多革

2、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培育了我们的责任与担当的家国情怀。绞刑架下的报告报这本书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的伟大和渺小,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让我们崇敬那些英雄们,也憎恨那些小人败类。 一代英雄惨遭杀害但他们是一座座高大雄伟的雕像,耸立在大地上,鲜花环绕,阳光沐浴,人们把最崇敬的感情献上,一伙鬼魅魍魉,蝇营狗苟且虽生如死,都是些朽木雕成的木偶,人们投之以冷眼蔑视与嘲笑。 看过这本书后,给我感触很大,它深刻揭示了伟大与牺牲的真切含义,这是无法正确的用语言来描述与形容的,只有深处那个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时代才能感受到的,我只能说伟大是残酷的,牺牲是壮烈的,伟大的牺牲又常会不被人理解,因为在那个特殊年代只有战友们会在心

3、中记住,烈士家属们会怀念亲人。 英雄的英勇在困难情况下最能体现,而捷克的这位伏契克竟然坚持着在困难的环境下用监狱长偷递的小纸片,顽强的完成了作品,记录下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揭露法西斯的罪恶行径,颂扬了为人类正义事业英勇献身的反法西斯战士。 绞刑架下的报告是革命战士不朽的箴言,绞刑架下的报告是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绞刑架下的报告是光明乐章的前奏,让我们铭记伏契克坚贞不屈,让我们铭记绞刑架下的报告不朽伟大,让我们铭记今天和谐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让我们铭记黑暗一定会存在光明,光明一定能够战胜黑暗这一真理。 “我为欢乐而生,我为欢乐而死”这句话是伏契克乐观向上的精神表现,也是伏契克一生的自述,它将激励

4、着我们勇敢乐观地面对每一天。 第二篇:绞刑架下的报告读后感绞刑架下的报告读后感 如果你失去自由备受折磨,是否还能拥有乐观豁达的心境。如果你身处敌营危机四伏,是否还能坚持不懈地斗争。如果你斗争失利生命将息,是否还能满怀希望坚守信仰。这一切,在捷克民族英雄尤利乌斯伏契克在法西斯狱中秘密写下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一书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这是一部关于理想与奉献、团结与力量、忠贞与叛变、毁灭与希望的感言,在死亡的阴影下传递着不屈的强音和真挚的感情,用清新明快、亲切自然的文字忠实记录了一位位朴实无华的平民英雄,闪烁着理想的光芒,但并不令人觉得辽远,就像朋友娓娓道来,很容易触动人们的心灵。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英雄

5、应该既有对国家人民的大义,又有对亲人朋友的深情,只有前者,难免空洞;只有后者,不够大气;二者兼具,才是有血有肉的真实丰满的英雄,而伏契克就是一个极好的诠释。 他是一位忠贞不渝的战士,在纳粹德国铁蹄下领导地下工作,在庞克拉茨监狱中“大胆而狡黠”地斗争,在阴冷昏暗的牢房里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见证,在法西斯法庭上怒斥颠倒黑白的刽子手,他深知“一旦落到盖世太保手里,就不会再有生还的希望”,但凭着对最终胜利“坚定不移的预见”,任敌人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还领导狱中集体不屈不挠地斗争,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忠于理想坚持斗争的英雄形象。 他也是一位开朗乐观的平凡人。“我们为欢乐而生,为

6、欢乐而战斗,我们也将为欢乐而死。因此,永远也不要让悲哀同我们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他热爱生活,积极工作,也期盼与妻子“在闪耀着自由和创造的美好生活里又重逢”,也希望用自己的劳动所得“保障父母度过美好的晚年”,“还想过自由人的生活,还想多多地工作,多多地爱,多多地歌唱和遨游世界”;只是,他的爱更为广博理智,更为崇高圣洁,“我爱生活,为了它的美好,我投入了战斗。”“我常常在想,做最后的一名士兵,在战争的最后一秒钟里,被最后的一粒子弹射入他的胸膛,这该是多么懊丧的事啊。但总得有人当这最后一个呀。假如我能知道,那最后的一个就是我的话,我情愿马上就去赴死。”这就是他的情怀。热爱生活,珍视生命,却不沉溺于享

7、受生活,不以放弃原则来换取生命,当个人幸福与国家利益不可兼得时,毅然舍生取义,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 “每一个忠实于未来,为了美好的未来而牺牲的人都是一座石质的雕像。”伏契克坚强乐观真诚平实的形象已在我心中化为一座不朽的雕像,从他的书中,我知道了生命的意义;从他的身上,我领略到人格的魅力,我想,如果你认真阅读过他的作品,用心体悟过他的情怀,你也一定会受到感染,会明白生命的意义。 第三篇:2绞刑架下的报告绞刑架下的报告 课前预习 一走近作者 伏契克(9314),(国籍)作家。革命的鼓舞下投入革命活动,1岁加入捷克共产党,2年,伏契克被捕。他在秘密警察监狱里备受折磨,坚贞不屈。因得到监狱看守人的帮助

8、,他用铅笔头在碎纸片上写成了长篇特写,于1943年9月惨遭杀害。 二、追溯背景 绞刑架下的报告是伏契克用鲜血凝成的一部壮丽诗篇。他从被捕的那天起,就受到极残酷的拷问,出于死亡的边缘,但他却以坚强的毅力,忍受着难以想象的折磨,逃过了死亡,并用笔作刀枪,在狱中坚持写作。 伏契克在报告中满怀着对“狱中集体”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写“狱中集体”兄弟般的友爱,写出了这个集体里众多英雄人物的真实特征,塑造了一个个光辉形象,同时痛斥了那些出卖灵魂的叛徒。 绞刑架下的报告不仅是捷克无产阶级文学中的经典著作,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三、字词积累 .读准字音 酣睡恪守一绺一跛脚濒临搀扶踹开斟茶 2辨清字形 b

9、n临脑spn率su朝脚b捕 .理解词义 恪守流连濒临隐蔽 _。严格遵守。 _。紧接;临近。 _。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_。被别的事物遮住不易被发现。 合作探究 四、初步感知 1本文的题目是“报告”,作者给我们报告了什么。 2.课文所写事情发生的时间从_到_,只有一天,作者经历了哪些事情。 3.你认为伏契克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文本探究 1.审讯伏契克的党卫队队员为什么说“你没有心”。伏契克的固答“呵。我有心的”有什么含义。 第四篇:绞刑架下的报告的教案设计教学目的: 一、从伏契克和他战友的坚贞不屈的崇高品德和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中受到教育与感染。 二、学习通过具体事迹刻画人物优秀品质的方法

10、,领会含蓄地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特点。 教学时数: 两教时。 教学步骤: 一、介绍作者与作品,激发学习热情。 出示绞刑架下的报告。 这是一本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品,又被译名为绞索套着脖子时的报告。作者是尤利乌斯伏契克,捷克斯洛伐克的优秀共产党员,著名的反法西斯战士和作家。 请同学朗读注释。 14年4月2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他不幸被捕,囚禁于庞克拉茨监狱。在牢狱中他身受酷刑,刚毅不屈,英勇地进行斗争,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绞刑架下的报告不是一般的报告文学作品,它是在身受摧残,又被严密监视的极端艰难的情况下,从“死神那里窃取的时间里”,用生命写成的壮丽的英雄诗篇。这部作品共约七万字,分八章

11、。开头三章“二十四小时”、“临死的痛苦”(又译“弥留”)、“二六七号牢房”,记叙被捕时的情形和最初一个时期的狱中生活。 伏契克于943年9月日英勇就义。烈士的英雄形象已经超越捷克的国界,活在世界革命人民的心中。让我们怀着对英雄的崇敬与缅怀,学习该文,从中获取丰富的营养。 二、阅读全文,初步掌握要点。 “二六七号牢房”是绞刑架下的报告一书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是伏契克英勇战斗的真实写照。先明确: i.全文三个部分围绕着一个中心写。围绕着一个什么中心呢。 揭露德国法西斯的凶狠残暴和色厉内荏的虚弱本质,歌颂捷克爱国者坚强不屈、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坚信法西斯必败,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必胜。 2.在捷克英雄群

12、象中着重写了哪些人。 卡瑞尔,“老爸爸”约瑟夫贝舍克,与牢房中的爱国志士组成的战斗集体。 .三个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概括说明。 第一部分着重描绘爱国工人卡瑞尔马里茨的光辉形象,揭露法西斯监狱的黑暗和残暴。 第二部分着重描绘老爱国志士约瑟夫贝舍克的英雄形象,赞美爱国者之间深厚的战斗情谊。 第三部分叙述自己以对敌顽强斗争的实际行动鼓舞难友和同志,显示坚贞不屈的斗争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分段推敲,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第一部分: (1)牢房内恶劣的生活环境。 “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是七步。”,“走过去是七步,走过来是七步。”,“这个,我很熟悉。”,“是的,这一切,我很熟悉。”普

13、通的语言,不普通的内容。揭示牢房的简陋、狭小;揭露捷克内外反动派是一丘之貉,都是迫害革命者的刽子手;表达作者身陷囹固,渴望自由的感情和勇于献身的信念。 (2)牢房生活。 读第1节到第4节、第12节。 牢房是人间地狱,对革命者严密监视,精神上折磨,生活上虐待,拷打审问,“不是表露感情的地方”。作者揭露法西斯匪徒的凶残本质,对那些披着人皮的野兽进行控诉与鞭鞑。 “趴”、“转动”、“举起”、“支着”、“翻过身来”等词句深刻地揭露法西斯匪徒摧残革命者的血腥罪行。 ()卡瑞尔的形象。 “这是我的义务”,“我只能这样做”。这些看来平常的话饱含着他高度的思想觉悟和献身革命的精神。他爱妻子和孩子,然而酷爱自由

14、胜于酷爱亲人,为了祖国解放事业,他离妻别子,献身革命。 对作者是战友情深,为了拯救战友的生命,他不得不借助外力进行强制。“命令他在五分钟之内准备出发,或者到绞刑架下去了结他的生命”,他“跪在我的床边,双手捧着我的头,吻我”,是那样的从容不迫,视死如归。爱祖国,爱人民。卡瑞尔这个爱国者的形象,是捷克工人阶级优秀代表的高大形象。 2.第二部分: ()“牢房里就剩下我们两个”一句在结构上联系上下文。 (2)“从两个换成三个,又从三个换成两个,然后又是三个,两个,三个,两个,新的囚犯来了又去了”,语言含蓄,感情深沉,既是对离去的同志无限怀念,对失去的战友无比悲痛,又是对灭绝人性、双手沾满革命者鲜血的法西斯侵略者愤怒的控诉。 (3)“老爸爸”的感人形象。 表情朗读第19节至第22节。 血肉凝成的友情。“引号”不存在了;“变成真正的父子”,“习惯”、“字眼”、“腔调”都“掺合起来了”,四个“哪些”的语句都表明了这一点。文笔纯熟,感情深沉。 作者用极其朴素的语言叙述“老爸爸”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料,由衷地赞美约瑟夫这位老爱国志士的高尚品格和无私无畏的精神。“一小朵雏菊和一根青草”,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对战友的鼓励,给死气沉沉的牢房带来生的气息。 “老爸爸”的高尚品质,坚定、无畏、乐观的形象与卡瑞尔一样,是通过一件件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