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科学教案+教学计划 (1)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99688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29 大小:3.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春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科学教案+教学计划 (1)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2021年春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科学教案+教学计划 (1)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2021年春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科学教案+教学计划 (1)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2021年春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科学教案+教学计划 (1)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2021年春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科学教案+教学计划 (1)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春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科学教案+教学计划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春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科学教案+教学计划 (1)(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春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清风染绿叶目 录教学计划2教学进度表5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6第1课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6第2课 种植凤仙花10第3课 种子长出了根16第4课 茎和叶19第5课 凤仙花开花了23第6课 果实和种子28第7课 种子的传播33第8课 凤仙花的一生38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复习41第二单元 电路44第1课 电和我们的生活44第2课 点亮小灯泡49第3课 简易电路53第4课 电路出故障了57第5课 里面是怎样连接的61第6课 导体和绝缘体65第7课 电路中的开关69第8课 模拟安装照明电路738.模拟安装照明电路75电路单元整理76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80第1课

2、岩石与土壤的故事80第2课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85第3课 岩石的组成89第4课 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95第5课 岩石、沙和黏土102第6课 观察土壤107第7课 比较不同的土壤111第8课 岩石、土壤和我们116岩石与土壤单元整理1222021年春季学期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学生情况分析本班现有学生人,经过几年的学习以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并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观察和思考问题,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学生在进行观察、提问、预测、调查、实验、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

3、的增强。不过,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科学,实践运用也不尽如人意。还有少数学生不重视科学这门学科,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对立学生科学的意识,端正学生学习科学的态度,教学中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主题是“植物的生长变化”,本单元分为八课,分别是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种植凤仙花种子长出了根茎和叶凤仙花开花了果实和种子种子的传播凤仙花的一生,按照植物自然生长的顺序编排。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观

4、察和记录,对植物各部分的观察和探究。本单元精选了凤仙花这种既常见又各有典型特征的植物作为种植和观察对象,按照自然顺序编排内容,从播种到收获,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依次展开对其种子、根、茎、叶、果实形态的观察和作用的探究,最后抽象概括出绿色开花植物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本单元既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记录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提升,也注重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第二单元主题是“电路”,一共由八课组成,分别是电和我们的生活点亮小灯泡简易电路电路出故障了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导体和绝缘体电路中的开关模拟安装照明电路。本单元侧重于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围绕简单“电路”的组成以及连接渐进式展开,用

5、点亮小灯泡、搭建简易电路、探究电路中的故障、认识导体和绝缘体、探究暗箱里是怎样连接的等一些探究活动来落实电路主题,介绍电的来源、电的用途、安全用电等知识。第1课电和我们的生活引导学生将已知的有关电的知识和学习期许记录下来,从第2课到第5课,用4课研究电路,目的是要建立电路的概念,懂得电路是允许电流通过的完整的闭合回路。第6课导体和绝缘体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导体和绝缘体,学会检测和辨别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引导学生树立用电安全的意识。第7课电路中的开关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开关的组成以及作用,懂得开关可以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和断。第8课模拟安装照明电路是一篇关于电路的总结课,是一节典型的科学实践课,主要引导

6、学生能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有关简单电路的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分析判断等方式看待每一个实践活动,将理性思维贯穿到整个电路概念的形成与建立过程中,同时一定要引导学生格外重视用电安全。第二单元主题是“岩石与土壤”,一共由八课组成,分别是岩石与土壤的故事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岩石的组成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岩石、沙和粘土观察土壤比较不同的土壤岩石、土壤和我们。本单元总体结构为总分总。第1课是开篇课,主要意图是激发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和探究意愿,为今后学习岩石和土壤的知识并饱有持续探索热情埋下一颗兴趣的种子。第24课是关于岩石(矿物)的学习,第2课是对三种主要岩石的观察描述

7、;第3课从岩石组成的角度了解矿物的知识;第4课时动手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增强实践性与趣味性。第5课是学习岩石、土壤之间的一个过渡课,将岩石和土壤建立关联。第6、7两课是对土壤的学习。第8课是总结课,将岩石、矿物与土壤之间关系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并且从重要资源的角度提升保护意识。本单元隶属于地球宇宙科学领域,主要是引导学生知道岩石和土壤的相关知识;初步掌握一些科学观察方法;激发学生对探究岩石和土壤的兴趣;提升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小学生对于岩石和土壤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并不熟悉,更谈不上研究,而对于矿物就非常陌生了。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主要意图是激发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和探究意愿,为今后学习岩石和土壤的知

8、识并饱有持续探索热情埋下一颗兴趣的种子。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岩石、矿物和土壤,并懂得保护这些资源的重要性。教学目标知道绿色开花植物通常会经历种子萌发、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死亡的过程。懂得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根、茎、叶为植物生存提供营养物质,花、果实、种子帮助植物繁殖后代。植物维持生命需要阳光、空气、适宜的水分和温度。植物繁殖需要将种子传播出去,不同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不同。不同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外部形态各不相同,呈现出植物多样性。能通过种植、观察、记录与探究,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植物各部分的形态与功能。知道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了解电路形成的条件及控制

9、电路的方法。引导学生建立电路的概念,懂得电路是允许电流通过的完整的闭合回路。能够利用简易的检测装置,识别导体和绝缘体。能够运用所学的有关电的知识和探究暗盒里是怎么连接的方法探究电路暗盒的秘密。知道电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能源,能够列举电的重要用途。知道用电安全的常识,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知道岩石和土壤记录了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历史,同时也是地球上的重要自然资源。能利用观察、实验、比较等多种方法,探究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教学进度表周次课 题课时备注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2.种植凤仙花223.种子长出了根4.茎和叶235.凤仙花开花了6.果实和种子247.种子的传播8.凤

10、仙花的一生25第一单元复习261.电和我们的生活2.点亮小灯泡273.简易电路4.电路出故障了285.里面是怎样连接的6.导体和绝缘体297.电路中的开关8.模拟安装照明电路210第二单元复习2111.岩石与土壤的故事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2123.岩石的组成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2135.岩石、沙和黏土6.观察土壤2147.比较不同的土壤8.岩石、土壤和我们215第三单元复习216期末复习217期末复习218期末复习218期末复习220期末测试2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第1课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教材简析】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重在引领学生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活动一:通过观察各种

11、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了解植物种子外部形态是各不相同的。活动二:通过观察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认识到尽管种子的外部形态千差万别,但内部结构基本相同。本课通过引领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认识到种子是多种多样,从而进一步感受生物的多样性。通过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认识到尽管种子的外部形态千差万别,但内部结构基本相同,进一步构建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认知。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于植物的种子的外部形态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已经掌握了一些观察方法,但对于种子的内部结构还不了解,对植物的生长变化的认识也是间接的、片面的、零散的。本课要通过对内部结构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起种子中孕育着新生命的认识,学习运用解剖的

12、方法观察生物的内部结构。激发学生研究植物一生生长变化的兴趣。【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植物种子多种多样,大小、形状等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种子都有种皮和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新的植物是由胚发育来的。 大部分绿色开花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科学探究目标能用解剖的方法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会运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能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种子的内部结构特征。 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种子内部结构的共同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种子内部结构的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种子是人类的主要粮食资源,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科学观察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

13、并比较准确地表达出来。难点:能比较准确地表达出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干蚕豆种子、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学生收集的其他植物的种子、放大镜、镊子、白纸等、观察记录表。【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12分钟)观察各种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材料准备:蚕豆、黄豆、绿豆等植物种子、观察记录表一1. 给每组提供蚕豆、黄豆、绿豆等植物种子。提问:这些是什么?(预设:学生回答“籽儿”、“豆子”等)教师引导学生用科学词汇描述种子,“籽儿”、“豆子”都是植物的种子。2.提问:这些植物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呢?你准备用哪些观察方法来观察这些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教师引导学生用眼、鼻、手等感觉器官

14、从颜色、形状、大小、气味、表面光滑程度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明确观察方法和观察内容)3.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观察,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一)”中。4.学生交流,教师小结:不同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5.提问:春天把这些种子播种到土里会怎么样?(预设:学生结合已有经验思考种子的作用,回答可能长成一株植物)6.揭示课题: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板书)二、探索:观察发现(预设23分钟)观察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材料准备:干的蚕豆种子、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放大镜、白纸、观察记录表二1.过渡:种子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但它们都能发育成植物,那他们的内部结构有什么奥秘吗?(了解学生前概念)2.出示观察记录表二,让学生将自己的猜想以简图形式画在记录表中。3.汇报交流,教师询问猜想理由:你为什么这么觉得呢?4.不同猜想引发探究:大家的猜想各不相同,那种子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呢?5.出示材料,今天老师给每组各准备一粒干蚕豆和一粒水浸泡一天的蚕豆。大家觉得可以怎样来观察比较这两粒蚕豆呢?(预设学生阐述实验方法,教师适当补充完善)6.你觉得还有哪些需要我们注意的吗?(课件出示温馨提示,对照温馨提示直接观察外部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