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教学设计11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996887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11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11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11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11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11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慈母情深》教学设计1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 18 慈母情深 人教部编版18 慈母情深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慈母情深这篇课文围绕“我”买书这件事,塑造了一个勤劳坚忍,关爱儿女的母亲形象,展现了母爱的无私,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感激之情。本课语言细腻,真切感人。(二)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连续、广播”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领会作者的表现手法,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对母亲深沉的感情。(三)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课生字词。(重点)2.领会作者的表现手法,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对母亲深沉的感情。(难点)二、说教法。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

2、方法有:1.朗读法本课有着大量的场景描写,要让学生通过一边朗读一边想象画面,感受画面所呈现出来母亲工作的艰辛,同时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人物对话蕴含的情感,加深对课文主旨的领悟。2.词句分析法本课呈现了大量的细节,词语的重复使用既使故事场景更鲜活,也让情感表达更强烈,因此要对这些词句作重点分析,分析这些词句加深学生对作者表现手法的了解。3.结构分析法本课叙述结构严谨,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故事的叙述结构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的把握课文内容。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本课准备了教学同步课件,辅助教学,让课堂更生动。三、说学法。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包括预习生字,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课堂上学习主要是朗读课文

3、,学习生字,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课文主旨,完成课后习题,重点是完成本课小练笔。四、说教学流程。(一)布置预习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2.思考课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找出课文中让自己印象深刻的画面。(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一、课题导入让学生举手发言,谈一谈自己心中母亲的形象。板书:慈母情深二、学习生字词1.朗读课文,标出课文生字,结合生字表自行学习。2.课件出示生字词。3.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字,强调字音,重点字:辞 酸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字书写,强调笔顺和书写规范。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给课文划分层次。2.找

4、出课文中描述母亲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仔细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3.画出对课文感触最深的句子,说说哪些地方体现了“慈母情深”。小组之间讨论交流。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内容 1.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2.学习课文内容事情的起因。在学习这一部分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上一课的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事情的起因是什么?请大家先在课文中找出来。提示:“我”渴望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整天想得失魂落魄。请大家看第4自然段,“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吃进了肚子里。”这句话说明了“我”的家庭情况是怎样的贫困。3.故事的经过。这一部分写的是“我”在自己的怂恿下,来到母亲上班的地方,向母亲要钱。母

5、亲让“我”买了书。看到了母亲挣钱不易,“我”深有触动。母亲的工作环境是怎样的?工作环境相当恶劣。请大家注意词语“七八十台七八十个七八十个和七八十台”,这一连串的数字,说明了什么?说一说“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突出了什么?(课件展示工作车间的画面)在文中找出描写母亲的句子。读第16-19段,仔细体会作者所传达出的感情。这几段表现了母亲的瘦弱,也体现出了母亲工作的艰辛。作者连用几个“我的母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看到母亲如此艰难的工作,内心感到愧疚)“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读这句话,为什么母亲感到吃惊呢?(因为“我”是第一次来到这里,母亲没想到“我”

6、会来)读“我”和母亲的对话,说说自己的感受。母亲快速的问完然后给了“我”钱,这说明了什么?(表现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即便是再艰辛,面对子女的要求,母亲也会满足)注意母亲给“我”钱时,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个画面的?提示:掏出一卷揉的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让学生结合龟裂这个词说说这体现了什么。(再一次体现了母亲的艰辛,作者通过描述母亲的手指,突出了母亲的辛劳)母亲和旁边女人的对话说明了什么?母亲喜欢“我”看书,这是一种对子女朴素的情感。再一次凸显了母亲的无私与伟大。读第32段,体会句子特点和句子所传递出的感情。立刻立刻立刻立刻,这四个立刻表现出母亲工作的不易,“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结合前

7、文对母亲手指的描写,突出了母亲工作艰辛,日复一日就这样重复劳作。4.事情的结果。请同学们读第33-38自然段,读完之后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这部分讲了什么内容。(指名学生回答)这一部分讲的是“我”看到了母亲艰辛的工作,内心感到愧疚,给母亲买了水果罐头,母亲又给了“我”买青年近卫军的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二、总结拓展。1.再读课文,读出感情。结合课题,思考作者是怎样体现“慈母情深”的。2.完成课后习题,总结作者的表现手法。3.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鼻子一酸”的生活经历,完成小练笔。三、课文主旨归纳母爱伟大,慈母情深四、板书设计 “我”渴望买书失魂落魄 找母亲要钱 慈母情深

8、 母亲身体瘦弱 工作环境差 支持“我”买书工作艰辛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 18慈母情深 人教部编版18* 慈母情深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陷、碌、攥”3个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反复读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慈母情深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并能联系生活实际来感受母爱的伟大。教学重点:品析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语句。教学难点:通过品析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语句,体会慈母情深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并能联系生活实际来感受母爱的伟大。教学准

9、备:PPT、背景音乐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一片龟裂的土地、一双龟裂的手师:孩子们,此刻引入你眼帘的是什么?生1:一片裂开的土地师:这又是什么?生2:一双手。生3:一双粗糙的手。生4:一双长满茧的手。师:你们都是会细心观察的孩子,那通过预习,谁还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说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吗?(如果学生没有说出“龟裂”时进行引导)生4:这是一双龟裂的手。(PPT手上出示:“龟裂”,并给龟注上拼音)师:是啊,这是一双龟裂的手。这双手对于我们来说也一定很熟悉,它亲切地抚摸过我们的额头,也在我们跌倒时轻轻地将我们扶起。这双手属于这样一个人,她的爱如一滴甘甜的雨露,又像一缕温暖的

10、阳光。她,就是母亲!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位普通平凡的母亲,去感受那博大的(慈母情深)。(生齐读课题)师:轻轻地、柔柔地再读一遍。生:慈母情深师:曾经,母亲的这双手也是那么白皙,那么柔软,可如今却变黄了,龟裂了。在这双龟裂手的背后到底经历了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1、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一边读一遍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并完成导学单上的第一题。孩子们,开始吧! 的“我”喜爱读书, 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 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体现了 ,表达了“我”对母亲的 的 的思想感情。师巡视指导解疑。师:结合我们的导学单,谁来跟我们分享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

11、了一件什么事?生随机回答师:正是因为母亲的坚持,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我买的第一本长篇小说,一元多钱,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师: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惑吗?生1:一元多钱对我们来说并不多,为什么这里说是这么多钱?师:(师重复学生的疑惑)这篇文章写的是60年代的事,当时中国人大多数老百姓生活都很艰难。(原文再现)母亲是一位临时工,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我们五个孩子,全凭母亲带养。母亲加班,我们就一连几天甚至十天半个月都见不着母亲的面孔,就为了那每月的27元工资。师:这一元钱在当时就相当于一个人几天的生活费,此时此刻,我们感受到这一元多的钱真的是( 生

12、答 )。预设来之不易、很多很多 带着你们的理解再读读原文这段话。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师:读得真不错。既然我知道这一元多钱对我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那我为什么还要向母亲开口要钱呢?生1:因为我很想要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师: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我很想要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多让孩子说体会,理解失魂落魄。)师:我想要得到一本青年近卫军,已经变成什么样子了?生1:像丢了魂似的。师:因为迫切想得到一本青年近卫军,我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生2:心神不定的样子。师:是啊,我虽然家里穷,但我却认为:直接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当然不能取

13、代精神食粮!我简直就是一个书痴!于是,就有了向母亲要钱买书的那一幕,而就在那一天,当母亲把钱塞给我的那一刻,我并没有很兴奋,而是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那一次,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学生读并填空,会写并理解“攥”师:孩子们,拿出你的右手,用食指在你的左手心上认认真真工工整整地写下“攥”字,并紧紧地将它握住。、师:那一天,我到底经历了什么,让我鼻子一酸,紧紧握着钱跑了出去,让我在思想上有了如此巨大的转变呢?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因为我有一位这样的母亲,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母亲。三、品读课文,感悟慈母情深。(小组合作)1、请同学们

14、默读课文第13-第34自然段,圈出描写母亲给你印象深刻的词语,用波浪线标示出描写母亲外貌、动作、神态等的句子,并试着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2、试着用以下句式与组员交流,那一天,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我看到了 我感受到了 师巡视指导。小组代表发言。生1、那一天,我来到了母亲工作的地方,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了那个角落,看见了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了那个角落,看见了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她留给我的印象是十分“瘦弱”的。(板书:瘦弱)师:如此瘦弱的母亲,你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了呢?(随机回答:预设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师:这里是通过人物的什么描写?生3:外貌描写,“弯曲着、挨”这些词是动作描写。师:你说得清楚明白。再想想母亲为什么会如此地“瘦弱”呢生随机回答(预设生活很苦很节约、为了家庭而操劳着)师:带着你们的体会再读读这段话。生齐读。师:那一天,我来到了母亲工作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