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司法考试合同法总论:合同解除的概念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992789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司法考试合同法总论:合同解除的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司法考试合同法总论:合同解除的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司法考试合同法总论:合同解除的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年司法考试合同法总论:合同解除的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司法考试合同法总论:合同解除的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司法考试合同法总论:合同解除的概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 年司法考试合同法总论:合同解除的概念司法考试合同法总论第六讲:合同的终止合同的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当事人的 单方行为或者双方合意终止合同效力或者溯及地消灭合同关系的行为。 合同解除有以下法律特征:1. 合同解除是对有效合同的解除。合同解除以有效成立的合同为 标的,其目的在于解决有效成立的合同提前消灭的问题。这是合同解 除与合同无效、合同撤销及要约或承诺的撤回等制度的不同之处。2. 合同的解除必须具有解除事由。合同一经有效成立,即具有法 律约束力,双方当事人必须信守,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这是合同法 的重要原则。仅仅在主客观情况发生变化。使合同履行成为不必要或 不可

2、能的情况下,才允许解除合同。这不但是合同解除制度的存有依 据,也表明合同解除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否则便构成违约。对合同 解除的条件,我国合同法既有一般性规定,又有适用于个别合同的特 殊规定。3. 合同解除必须通过解除行为实现。具备合同解除的条件,合同 并不必然解除。要使合同解除,一般还需要解除行为。解除行为有两 种类型:一是当事人双方协商同意 ; 二是享有解除权一方的单方意思表 示。4. 合同解除的效果是使合同关系消灭。合同解除的法律效果是使 合同关系消灭。但其消灭是溯及既往,还是仅向将来发生,各国立法 主张和学术见解不尽相同。我国通说认为,合同解除无溯及力。合同解除可作如下分类: (1) 单

3、方解除与协议解除。单方解除是 指依法享有解除权的一方当事人依单方意思表示解除合同关系,协议 解除是指当事人双方通过协商同意将合同解除的行为。 (2) 法定解除与 约定解除。合同解除的条件由法律直接加以规定者,称为法定解除。 在法定解除中,有的以适用于所有合同的条件为解除条件,有的则以 仅适用于特定合同的条件为解除条件。前者称为一般法定解除,后者 称为特别法定解除。约定解除,是当事人以合同形式约定为一方或双 方设定解除权的解除。其中,相关解除权的合意称为解约条款。解除 权能够赋予当事人一方,也能够赋予当事人双方。设定解除权,能够 在订立合同时约定,也能够在合同成立后另订设定解除权的合同。二、合同

4、解除的条件( 一 ) 合同的法定解除条件合同法第 94 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能够解除合同:1.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 能实现,该合同失去意义,应归于消灭。在此情况下,我国合同法允 许当事人通过行使解除权的方式消灭合同关系。2.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已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此即债务人拒绝履行,也称毁约,包括明示毁 约和默示毁约。作为合同解除条件,它一是要求债务人有过错,二是 拒绝行为违法 (无合法理由 ) ,三是有履行水平。3.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 行。此即债务人迟延履行。根据合同的性

5、质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履 行期限在合同的内容中非属特别重要时,即使债务人在履行期届满后 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况下,原则上不允许当事人立 即解除合同,而应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履行催告,给予一定的履行 宽限期。债务人在该履行宽限期届满时仍未履行的,债权人有权解除 合同。4.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 同目的。对某些合同来说,履行期限至为重要,如债务人不按期履行,合同目的即不能实现,于此情形,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其他违约行 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时,也应如此。5.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针对某些具体合同规定了特别法定 解除条件的,从其规定。( 二) 合同

6、协议解除的条件 合同协议解除的条件,是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原合同关系。 其实质是在原合同当事人之间重新成立了一个合同,其主要内容为废 弃双方原合同关系,使双方基于原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归于消灭。协议解除采取合同 (即解除协议 )方式,所以应具备合同的有效要 件,即:当事人具有相对应的行为水平 ;意思表示真实 ;内容不违反强 行法规范和社会公共利益 ; 采取适当的形式。三、合同解除的程序( 一) 单方解除的程序 单方解除,即享有合同解除权的一方当事人通过行使解除权而解 除合同。解除权属形成权,不需对方当事人同意 . 只需解除权人的单方 意思表示,即可发生解除合同的法律效果。但解除权的行使并非毫无

7、 限制,合同法对其行使期限和行使方式均有明确规定。关于解除权的行使期限,合同法第 95 条规定: (1) 法律规定或当 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的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该权利消灭 ;(2) 法律没有规定或当事人未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 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关于解除权的行使程广孚,合同法第 96条规定: (1) 一方行使解 除权解除合同的,理应通知对方。合同 f1 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 有异议的,能够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2) 法 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 ?巧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应遵循其 规定。( 二) 协议解除的程序协议解除实质为原合同

8、当事人之间重新成立一个以解除原合同为 目的的合同,所以,应遵循由要约到承诺的一般缔约程序及其他相关 要求. 以实现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 理应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四、合同解除的效力( 一 ) 一般规定合同法第 97 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 ;已经 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能够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 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该条规定,确立了合同解除 的两方面效力:一是向将来发生效力,即终止履行 ; 二是合同解除能够 产生溯及力 (即引起恢复原状的法律后果 ) 。学者认为,非继续性合同 的解除原则上有溯及力,继续性合同的解除原则上无溯及力。( 二 ) 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民法通则第 115条和合同法第 97 条均规定,合同解除与损害赔 偿能够并存。但对于损害赔偿的范围,有不同观点。其一认为,无过 错一方所遭受的一切损害均可请求赔偿,既包括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 偿,也包括因恢复原状所发生的损害赔偿 ; 其二认为,对损害赔偿范围 的确定应具体分析,在很多情况下,损害赔偿与合同解除是相互排斥 的,选择了其一便足以使当事人利益得到充分的保护,没有必要同时 采取两种方式,例如协议解除、因不可抗力而解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