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检测及基坑检测的规范要求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98667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基检测及基坑检测的规范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桩基检测及基坑检测的规范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桩基检测及基坑检测的规范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桩基检测及基坑检测的规范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桩基检测及基坑检测的规范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桩基检测及基坑检测的规范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基检测及基坑检测的规范要求(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桩基检测及基坑检测的规范要求一、桩基检测桩基作为目前工程建设中大量采用的深基础形式,是涉及结构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桩基是隐蔽工程,它是建筑物的基础,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这些建筑物的平安。在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桩基检测是一个不可短少的环节。近年来桩基础在高层建筑和铁路建设中普遍运用,随着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要求的提高,基桩检测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桩基质量检测技术,特别是桩基动力试验,涉及到岩土力学、振动学、桩基施工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诸多学科知识,它既不同于常规的建筑材料试验,又不同于普通的建筑结构测试。不断提高桩基检测的质量水平,不断强化对桩基检测队伍的管理,对工程的质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根据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目前桩基检测的主要方法有静载试验、钻芯法、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声波透射法等几种。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抽样检测,检测方法应根据下表选择。桩身完整性宜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基桩检测除应在施工前和施工后进行外,尚应采取符合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106-20033规范规定的检测方法或专业验收规范规定的其他检测方法,进行桩基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桩基检测方法选用表检测方法检 测 目 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侧、桩端阻

3、力;.验证高应变法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结果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的抗拔摩阻力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确定单桩水平临界和极限承载力,推定土抗力参数;判定水平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身弯矩和挠曲 钻芯法检测灌注桩桩长、桩身混凝土强度、桩底沉渣厚度,判定或鉴别桩底岩土性状,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低应变法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高应变法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分析桩侧和桩端土阻力声波透射法检测灌注桩桩身混凝土的均匀性

4、、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检测工作的程序,应按下图进行:接受委托 调查、资料收集制定检测方案设备、仪器检定前期准备重新检测,验证、扩大检测现场检测计算分析和结果评价检测报告(一)几种常用检测方法的适用性:1、静载试验法静载试验法是指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竖向上拔力和水平推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上拔位移和水平位移,以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和单桩水平承载力的试验方法。这是目前公认的检测基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最直接、最可靠的试验方法。但在工程实践中发现,基准桩的问题有时会被检测人员所忽视,容易出现基准桩打入深度不足,试验过程产生位移的问题。又可分为三种

5、检测方法,分别是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本方法适用于检测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当埋设有测量桩身应力、应变、桩底反力的传感器或位移杆时,可测定桩分层侧阻力和端阻力或桩身截面的位移量。如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应加载至破坏;当桩的承载力以桩身强度控制时,可按设计要求的加载量进行。对工程桩抽样检测时,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0倍。(2)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本方法适用于检测单桩的竖向抗拔承载力。当埋设有桩身应力、应变测量传感器时,或桩端埋设有位移测量杆时,可直接测量桩侧抗拔摩阻力,或桩端上拔量。如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

6、桩应加载至桩侧土破坏或桩身材料达到设计强度;对工程桩抽样检测时,可按设计要求确定最大加载量。(3)单桩水平静载试验本方法适用于桩顶自由时的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其他形式的水平静载试验可参照使用。适用于检测单桩的水平承载力,推定地基土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当埋设有桩身应变测量传感器时,可测量相应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桩身应力,并由此计算桩身弯矩。如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宜加载至桩顶出现较大水平位移或桩身结构破坏;对工程桩抽样检测,可按设计要求的水平位移允许值控制加载。2、钻芯法用钻机钻取芯样以检测桩长、桩身缺陷、桩底沉渣厚度以及桩身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和连续性,判定桩底岩土性状的方法。8.1.1 这种方法具

7、有科学、直观、实用等特点,在检测混凝土灌注桩方面应用较广。一次完整、成功的钻芯检测,可以得到桩长、桩身混凝土强度、桩底沉渣厚度和桩身完整性的情况,并判定或鉴别桩端持力层的岩土性状。抽芯技术对检测判断的影响很大。某工程先用XY-1型工程钻机,采用硬质合金单管钻具,用低压慢速小泵量及干钻相结合的钻进方法,结果采芯率不到70%,芯样完整性极差,大多呈碎块;后来改用SCZ-1型液压钻机,采用金刚石单动双管钻具,采芯率达99%,芯样呈较完整的圆柱状。所以,技术规范对钻机和钻头作了相应的规定,就是为了避免抽芯验桩的误判。3、低应变法采用低能量瞬态或稳态激振方式在桩顶激振,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或速度导纳

8、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或频域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有效检测桩长范围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目前在国内,绝大多数的检测机构采用低应变法(瞬态时域分析法)检测桩身完整性,主要原因是其仪器轻便、现场检测快捷,同时将激励方式、频域分析方法等作为测试、辅助分析手段融合进去。当然,低应变法检测时,不论缺陷的类型如何,其综合表现均为桩的阻抗变小,而对缺陷的性质难以区分,这是其最大的局限性。4、高应变法用重锤冲击桩顶,实测桩顶部的速度和力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检测基

9、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监测预制桩打入时的桩身应力和锤击能量传递比,为沉桩工艺参数及桩长选择提供依据。在进行灌注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时,应具有现场实测经验和本地区相近条件下的可靠对比验证资料。对于大直径扩底桩和Q-s曲线具有缓变型特征的大直径灌注桩,不宜采用本方法进行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它的主要功能是判定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高应变法在判定桩身水平整合型缝隙、预制桩接头等缺陷时,能够在查明这些“缺陷“是否影响竖向抗压承载力的基础上,合理判定缺陷程度,可作为低应变法的补充验证手段。目前在某些地区,利用高应变法增加承载力和完整性的抽查频率,已成为一种普遍做法。5、声波透射法在

10、预埋声测管之间发射并接收声波,通过实测声波在混凝土介质中传播的声时、频率和波幅衰减等声学参数的相对变化,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的方法。本方法适用于已预埋声测管的混凝土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并确定其位置。与其他完整性检测方法相比,声波透射法能够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测,且基本上无其他限制条件。但由于存在漫射、透射、反射,对检测结果会造成影响。(二)桩基检测技术未来发展目前桩基检测单位的内部管理处在一种较为混乱的局面,一些单位缺乏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内部没有建设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即使有了相关的制度,但缺乏制约力度,也是形同虚设。岗位管理上存在着持证人员变动大,岗位人员不到位,有无证人

11、员在场开展检测工作等问题。检测的市场行为也存在不规范,由于检测市场不规范、片面压价,一些单位在检测工程中,现场数据采集不认真,数据资料处理草率,甚至冒用检测人员或技术负责人签名。1、各级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加强依法行政以上等等问题就需要各级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加强依法行政,切实实施质量监督,特别是加强对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落实到具体的管理部门,明确专人负责,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认真实施。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所有的桩基工程均必须按国家现行规范规程进行检测,否则不予验收;桩基工程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严禁进行上部结构施工。2、加强检测单位的内部管理工作积极鼓励

12、桩基检测单位进行计量认证和ISO质量体系的贯标工作,建设健全行之有效的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各项管理工作要落实到检测工作的各个环节。从人员配备、设备(硬件)更新、规章制度建设与实施、分析技术(软件)标准化等方面进行强化;从现场检测、数据分析整理、直到出具检测报告,都应有专人负责,哪一个环节出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确保检测报告客观、真实、科学、可靠。3、加强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桩基检测工作手册它既是桩基检测单位开展业务工作和现场测量情况的起初记录,又反映桩基检测单位的工作实绩,也是对桩基检测单位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过程中,作为实行动态管理的重要依据。要求各桩基检测单位像执行“桩基检测报告统一格式”一样,

13、重视“手册”的填写,确保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桩基检测技术正处于发展提高阶段,所有检测人员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以及部门的检测能力,积极为我国桩基检测事业的高速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二、基坑监测 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引起支护结构内力和位移以及基坑内外土体变形而发生种种意外,通过施工监测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为施工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制定应变(或应急)措施保证基坑开挖及结构施工安全,达到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的目的。在现代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地铁工程等工程中大量存在深基坑工程。深基坑工程是国家规定的具有较大危险性的工程之一。深基坑工程开挖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引起支

14、护结构内力和位移以及基坑内外土体变形等情况发生,因此风险性较大,稍有不慎,不仅将危及基坑本身安全,而且会殃及临近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桥梁和各种地下设施,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往往十分严重。基坑监测不到位,往往会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发生。由于深基坑工程技术复杂,涉及范围广,事故频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测。通过施工监测对现场所得的信息进行分析、进行信息反馈、临界报警,以便及时调整设计、改进施工方法,制定应变(或应急)措施保证基坑开挖及结构施工安全,达到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的目的。(一)深基坑监测目的1、通过监测随时掌握土体和支护结构的内力变化情况,了解临近建筑物、构筑物的变形情况,将监测数

15、据与设计预估值进行对比分析,以判断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要修改,优化下一步施工参数,为施工开展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达到信息化施工的目的;2、通过对临近建筑物、构筑物的监测,验证基坑开挖方案和环境保护方案的正确性,及时分析出现的问题,为基坑周围环境安全制定及时、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3、由于各个场地地质条件、施工工艺和周边环境不同,基坑设计计算中未曾计入的各种复杂因素,通过对现场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将监测结果用于反馈优化设计,为改进设计提供依据。(二)基坑监测工作的常规内容有1、围护体(内部) 水平位移监测(测斜)。2、围护墙顶部水平位移监测。3、围护墙顶部垂直位移(沉降) 监测。4、支撑轴力监测。5、地下水位监测。6、基坑周围地表沉降监测。7、周围建筑物沉降监测。(三)基坑监测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地面和地下建筑物、构筑物各项指标的监测,确切的反映建筑物、构筑物及基坑的实际变形程度或变形趋势,将结构变形严格控制在标准限值之内,保证既有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安全;2、监测仪器、设备必须经过国家计量鉴定部门鉴定并且鉴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所采用的测试手段必须是已经被工程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可靠的;4、监测手段必须简单易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