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理流程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983865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2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CU护理流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ICU护理流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ICU护理流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ICU护理流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ICU护理流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U护理流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U护理流程DOC(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症医学科发口服药流程按床号顺序对药物将患者的药倒入药碟,根据口服药单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与规格相区别)、次数、发药时间、发药注意。用药匙逐一清点药物,除去锡 纸/包装纸核对后将药倒入患者的药杯放在药盆的相应床号格内。 口服药要插好吸管全部药物核对完后,携带服药单、温开水、药杯盖、推车到床头,按顺序发药每次发药前,应核对患者的床号、名字,确认无误后发给患者,改好杯盖。告诉患者药物的作用、具体服法、服药时间,并在口服药纸上签名。如患者可以马上 服药时,给予倒开水,协助服药 。发完后重新审视一次有无发漏、 或药物有无因潮湿粘在杯底。注意事项:1详细告诉患者服药方法注意事项。有新开的药时,要告

2、诉患者,以免引起不必 要误会。2 不能拆分的药水(如钾水) ,或患者请假离开要求一次发全天的药,发药后要 将发的药全部签名。3患者有疑问时要再次核对, 必要时核对医嘱, 确实无误后,向患者解释后再发。4 特殊药物(如安眠药物)要看患者服下才能离开;糖尿病药可分开杯子另装。5 患者转床时要更改口服药单上患者的床号,并将药杯和药转到相应的药格内。6 患者与床头柜位置比较混乱时(如地面打蜡) ,暂不能发药,防止差错。重症医学科保护具使用流程备物:约束带(手套、脚套式、绷带、床单),衬垫、毛巾、约束衣告知家属约束的目的和意义,取得家属的理解与配合上肢约束带:用棉垫包裹手腕部f将宽绷带打成双套结f套在棉

3、垫外,稍拉紧f固定于床边肩部约束带:患者腋下衬棉垫f细带固于胸前f两条较粗的系带固定于床头(若无肩部约束时刻用大单代替)下肢约束带:患者膝部,踝部衬棉垫约束带横放于膝部、 踝部上两条较粗的系带分别固定于两侧床缘观察约束带期间可能出现的异常表现,并交代家属或陪人配合工作加强巡视,随时进行调整注意事项:1若无特殊制的约束带,可用大单代替,固定膝部和肩部。2约束松紧要松紧适宜,满足患者身体基本活动需要,保持机体功能位。3使用保护具期间,要经常巡视,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情况,女口:肤温动脉搏动, 肤色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调整,保证患者安全。重症医学科平车运送患者检查流程平车(有上下活动的护栏、上升、下

4、降的摇手)上置有大单和中单包好的垫子、枕头、盖被、盐水架、吸氧患者备氧气袋、玻璃接头检查平车性能,保证安全移床边桌椅,推平车与床平行紧靠床边,移开盖被,有补液患者盐水架要放在病床的对侧(位置视穿刺部位定)搬运者固定车床,根据病情协助患者正确体位过床(可用挪动法、中单搬运法、 单人搬运法、多人搬运法、四人搬运法),使患者躺卧在平车中间,交代患者双 上肢交叉于自己胸前,上好活动的护栏保暖,系好安全带。整理床单位,铺暂空床,运送患者。注意事项:1搬运时注意患者的安全及舒适,动作要轻稳,不可触及患处,并注意观察病情, 对神志不清或烦躁的患者,须有护士在车旁守护,以免发生意外。2多人搬运时,动作应一致,

5、尤其是脊柱损伤的患者必须同步用力抬起,使脊柱 保持一直线。搬运骨折患者时,应先固定好骨折部位。3平地推行时,患者的头部应近推行者一端,便于观察病情,推行速度不能过快, 上下坡时患者头部应在高出一端,以免引起不适。推车进门时,想将门打开,不 可以用车撞门或墙,以免振动患者或损坏建筑物。4如有输液者,须护士陪同,注意固定穿刺部位及补液速度,防止回血或针头脱 出。重症医学科尿常规留取流程核对医嘱、写上床号、姓名贴于小便杯上交待病人留取次日晨第一次尿液 30ml留好小便后,2小时内及时送检注意事项:1留小便前应先清洁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避免阴道分泌物、月经血、粪便及 表面活性等各物质污染,不能从尿布或

6、便池内采集标本。2昏迷或尿潴留病人可导尿留取标本,男病人也可用塑料袋固定接尿。3尿标本应24小时内送检。4停留尿管的病人,可从引流袋的出口处留取尿液。重症医学科大便常规留取流程根据医嘱,核对,备用物:大便盒、棉签写好床号、姓名,分别粘贴于验单及大便盒上交代病人清晨留取标本,用棉签取药5g (蚕豆大少)放入大便盒中送检注意事项:1采取标本后2小时内送检,避免久置。2检查粪便潜血,嘱患者留取标本前 3日禁食肉类、肝、血等动物性食物和大量 绿色蔬菜,禁食维生素C和含铁剂的药物。3标本中不可混有尿液。4无粪便而又必须检查时刻经肛门指诊获取粪便,不宜留取灌肠后的粪便作为标 本。5重病人由护士协助留取,如

7、为腹泻病人应取脓、血、黏液等异常部分,如为水 便可用尿杯留取,注明送检。重症医学科静脉采血流程核对,备齐用物(将条码贴于采血管及验单上,试管上写姓名,床号)解释,选择合适的静脉按操作流程穿刺后,见回血即接真空采血管抗凝管来回摇匀拔针,按压,2小时内及时送检注意事项:1采血量较大时(如新收病人)要用 8号或9号采血针,多管采集换管时应反折 采血针头,防止血液流出造成污染,拔针时要反折采血针针管。2处红色无抗凝管不摇匀外,其它颜色的抗凝管均摇匀,摇匀方式为颠倒180度3 5 次。3在多管操作时,应边摇匀,边采血,有抗凝的采血管采血量要准确,以免影响 抗凝效果。4禁止用注射器带针头将血液打入采血管内

8、,以免造成溶血。5血流变学检查时备一支肝素锂抗凝管 5ml,一支枸橼酸那(1:4)抗凝管2ml (抗 凝剂0.4ml,全血0.6ml)并立即轻轻颠倒180度5 8次使之混匀。6接采血管排列顺序:柠檬酸钠1: 9一柠檬酸钠1:4 EDTA.K2管-肝素锂3ml -肝素锂5ml一无抗凝管7禁止在输液同侧采血,同时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输液时采血”重症医学科血培养留取流程核对,备齐用物,将条码单分别贴于验单及血培养基瓶上抽取5 10ml血液,缓慢注入血培养基瓶内,推注完回抽空气,用手持血培养基瓶放在手掌上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摇匀 5下再次核对,30分钟内及时送检注意事项:1根据有、无用过抗菌素,以及成人或

9、小儿准备血培养基。2取血量不少于5ml,最多不超过10ml。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要抽10ml血3摇匀血液时不要太用力,速度摇匀,180度颠倒5 8次。4发热病人抽取培养基瓶要按照医生所定的达到或超过的温度是立即抽血培养。5血培养基放冰箱5度保存,使用时应检查有效期。6将病人体温写在检验单上,及时送检。7血标本注入培养基时严格按无菌操作,双套管先厌氧后需氧重症医学科动脉菜血操作流程根据医嘱差查对,备齐用物(血气专用注射器)病人仰卧位、暴漏穿刺部位,用手触摸动脉搏动处,消毒皮肤(从动脉搏动最明显的位置围中心直径大于 5cm)见回血后轻轻回抽,抽至所需血量,左手拿两根棉签按压针口并迅速拔针, 针 头刺

10、入胶塞中消毒左手食、中指,并按压、固定于动脉波动处,右手持注射器,以90度(仅 限腹股沟处,上肢动脉以1520度角进针)沿动脉搏动最明显的位置进针将注射器放于手掌心轻轻搓动5次,在验单上填写体温及时间后送检整理病人床单及用物注意事项:1采集标本时要同时测量体温,记录吸氧流量,并登记在送检单上。2拔针后按压穿刺部位至少 5分钟以上,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应延长至 10分钟, 并观察局部有无血肿。3采集血过程中如果出现小气泡须在采血后立即排出,注意隔绝空气。324标本及时送检。重症医学科皮内注射法流程目的:用于过敏试验、预防接种疫苗以及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评估患者病情、治疗情况及无药物过敏史、意识状态、

11、心理状况及合作情况、注射部位的皮 肤情况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基础注射盘、按医嘱备药、注射器(1ml、2ml、5ml各一支)、肾上腺素(过敏试验时)查对并检查药物:药名、剂量、失效期、质量配制过敏试验液:启开需配制的药瓶铝盖,按常规消毒;消毒生理盐水安瓿(生理盐水液体),并按需抽取稀释液;取 0.3ml试验液备用二人查对携用物至病房:查对床头牌,呼唤患者姓名;向患者解释注射目的与注意事项;询问过敏史选择部位:将患者安排舒适的体位 (坐位或卧位);过敏试验选择前臂掌面下 1/3尺侧为注射区域,若预防接种,应选择三角肌下缘为注射区域消毒:70%乙醇溶液消毒(直径 5cm

12、) 1遍,消毒后待干。排气:手固定针头,药液不能外溢进针: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肤(表皮与真皮之间),进针深度以整个针尖斜面进入皮肤为宜(可由皮肤表面透视其针孔斜面)推药液:放平注射器用左手拇指固定针栓,右手缓缓注入药液0.1ml,使局部隆起呈半球圆皮丘,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拨针:迅速拨出针头,拨针时和拨针后勿按压,嘱患者勿揉擦及覆盖注射部位再次查对 床号、姓名、药名及用法观察判断结果:嘱患者不要外出走动,有不适时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15min后观察结果,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阳性:局部皮丘红肿、皮丘周围红肿、发硬或有伪足, 皮丘直径大于1cm整理用药 注

13、射器丢弃于医用垃圾袋内记录:再次核对医嘱,在医嘱本上记录结果、签名及时间注意事项1 、做皮试前,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如患者对需要注射的药物有过敏史,则不可做皮试,应与医生联系,更换其他药物。2、注射前备好1 : 1000盐酸肾上腺素、氧气等急救器材。3 、勿用碘酊(碘剂)消毒,注入的剂量要准确,嘱病人勿揉擦及覆盖注射部位,以免 影响观察。4 、进针角度不能过大,以针头斜面全部进入皮内即可,以免将药液注入皮下,影响观 察和判断。5 、若需做对照试验,则用另一注射器及针头,在对侧前臂相应部位注入0.1ml生理盐水。6 、注射后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无反应方可离去,如病人有恶心、呕吐、呼吸困难、

14、 皮疹等现象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重症医学科皮下注射法流程目的:将小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临床上主要用于药物治疗、预防接种、局麻 药的注射等。评估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患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能力,对给药计划的了解、认识程度及合作程度、注射部位情况洗手、戴口罩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准备用物:基础注射盘、注射器(1ml或2ml),按执行单备齐药品检查药液 药名、浓度、剂量、失效期、质量抽吸药液:消毒安瓿或密封药瓶,按正确手法抽取药液量二人查对携用物至床旁:检查患者床头牌,呼唤患者姓名,向患者解释注射的目的选择注射部位:协助患者采取卧位或坐位,根据情况可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腹部、后背、大腿外侧

15、等部位消毒注射部位:用2%安尔碘自注射点由内向外环行消毒(直径大于 5cm) 2遍进针:取干棉签夹于左手示指与中指之间排净注射器内气体左手绷紧皮肤(过瘦者捏起皮肤)右手持注射器,示指固定针座,使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进针角度,迅速刺入皮下(进针深度为针梗的1/2到2/3 ),左手放松推药:固定针头,抽动活塞,观察有无回血;无回血方可缓慢推药;观察患者反应拔针:注射毕用无菌棉签按压进针点,快速拔针;按压23mi nJ再次查对 床号、姓名、药名及用法整理用物:注射器按规定弃于医用垃圾袋内安置患者: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协助患者穿衣,安置患者于舒适体位医嘱记录:临时医嘱需在医嘱单上打铅笔钩,用蓝黑笔签名和记录时间注意事项1、针头刺入角度不宜超过45,以免刺入肌层。2、注射时避开瘢痕、压痛和结节,以防药物吸收不良。3、对长期注射者,如为糖尿病人,可采用循环区域注射,在上臂外侧、肌外侧、 腹部、脊柱两侧交替更换注射部位,以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