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977277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备课年级:四年级学科:科学初案设计者:李秋玲第 三 单元课题:奇妙的声音王国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声音这种物理现象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为主题,引领学生对声音展开研究,涉及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三要素,乐音与噪音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密切相关的。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 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搜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搜集证据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 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搜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3、 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搜集证据。作好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 科学知识1、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能区分声音的大小与高低。2、 知道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3、 能区分乐音和噪音,了解噪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2、愿意合作与交流。教学重难点: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能区分声音的大小与高低。2知道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3能区分乐音和噪音,了解噪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教学措施:1、 引导发现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想各种办法使物体发出声音。2、 以活动为载体,重点指导学生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学生一步一步进行操作与观察,搜集和整理信息。3、 引导学生认识耳朵的结构,各部

3、分的功能和工作原理,以及保护人的听力和防治噪音的方法。课时划分:1、声音的产生 (1课时)2、声音的传播 (1课时)3、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课时)4、不同的声音 (1课时)单元达标测试计划:课时备课第 三 单元课题:1.声音的产生总 1 课时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过程与技能1 探索使一个保鲜袋发出声音的种种方法,并试着提出有关声音的问题。2 学习使用间接观察法观察物体在发声时的变化和停止发声时的变化。科学知识1 通过实际观察,建立振动的概念,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 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对待科学学习要采取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态度

4、。2 学会尊重事实。3 学会通过观察搜集第一手的资料来探求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实际观察,建立振动的概念,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3、学会尊重事实,学会通过搜集第一手资料来探求事物之间的联系。课前准备:食品保鲜待、钢尺、橡皮筋(塑料琴)、音叉、小鼓、小镲、塑料瓶教学过程:复案集中话题 1.放录音 国歌声 雨声 鞭炮声 鸟鸣声 欢呼声 打雷声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板书 学生的汇报师:你能将刚刚听到的这些声音分为两类吗?板书 人为 自然2.保鲜袋发声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这只保鲜袋发出声音,一会儿告诉大家。学生交流,

5、将方法做出来。3.身体发声师: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我们每组一个人轮流做,老师也参加。师:你们有什么想说的?4.小结师: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声音,有自然的,有人为的,它们为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 这一环节的三个活动,其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并知道声音是多种多样的,发声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声音的作用是为我们人类传递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探索和调查 研究声音的产生1.师: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体发出声音?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板书课题 声音的产生2.师:把你的预测写在纸上。板书学生的回答3.师:下面

6、我们要来做一些活动。活动一 发声时有明显振动的物体。请你按要求使它发出声音,然后完成这张记录。A.橡皮筋(将橡皮筋套在右手拇指和食指上,用力张开这两个手指,用左手手指拨动橡皮筋。)B.钢尺 (一只手在桌子边缘用手按住钢尺的一小部分,另一只手向下按住钢尺另一端,松开。)C.音叉 (一手拿住音叉的柄,一手用小锤敲击音叉。)学生做发声活动并完成记录。学生汇报。师:通过这几个活动,你有什么想法?活动二 发声时借助其它物体才能发现其振动的物体。活动内容同上A.鼓、鼓槌、绿豆B.(将绿豆撒在鼓面上,将左手的食指按在鼓面上,用右手拿鼓槌敲击鼓面。)C.塑料瓶、小泡沫球(用嘴靠近塑料瓶口,轻轻地连续吹气。)学

7、生做发声活动并完成记录。 学生汇报师:通过这几个活动,你有什么想法?活动三 通过反证巩固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师:既然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停止物体的振动,声音就应该消失。是不是这样呢?请你们通过下面的活动去证明。小镲和喉咙的实验学生汇报(有些物体在发声时,我们看不见它在振动,但可以通过其它物体推出它在振动。)学生的预测应该是在老师意料之中的,他们会把发声发放误当成声音产生的原因,比如:摩擦碰撞等。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正常的,一下子要他们接受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有很大难度。所以这一环节分成了三个部分由浅入深来让学生接受。首先是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振动”,第一组材料在发声时,学生可以看见物

8、体产生了明显的振动;第二组材料发声时,学生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推出发声物体在振动,这是通过间接观察法来观察的。最后是通过反证让学生知道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回顾和解释 师:通过这么多活动,你得出什么结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有振动就有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这一环节是科学学习中最重要的一步,学生要把实验中的发现与概念之间建立起联系。实际上,学生通过上面的三组实验,对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这一概念是逐步形成的。所以在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也是水到渠成。板书设计:1.声音的产生导学小计:课时备课第 三 单元课题:声音的传播总 1 课时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同的物质传声

9、效果不同。2、 能通过动手实践活动探究阻碍声音传播的方法,能设计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的实验。3、 培养学生的探究实验能力,科学实验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课前准备:少平、小铃、水、酒精、弯玻璃管等,三只塑料袋分别装沙土、水和空气封好。土电话,听诊器,水盆,塑料棒等教学过程:复案一、趣味导课1、 摇小铃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故事:伏罂而听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1、演示烧瓶中的小铃的实验方法:先摇一摇烧瓶中的小铃,你听到声音了吗?往烧瓶中加少量水,放在火上烧开,然后将皮管夹紧,再摇小铃,你听到声音了吗?你有什么发现?2、质疑:固体和液体能不能传播声音呢?3、讲活动步骤

10、。4、坐正身子听和把耳朵直接贴在桌面上听那个效果更好,为什么?三、探究声音传播的方向1、质疑:声音是向什么方向传播的呢?2、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你的猜测!3、小结: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四、做“土电话”并使用。1、介绍制作方法。2、讲解使用方法。注意:尽量把线拉直五、消音实验。1、提问导入故事中的科学道理2、提出消音实验要求:想办法使矿泉水瓶中的豆粒声音变小或消失。3、课堂小结科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现象中奥妙无穷,等待你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智慧的头脑去探索究竟。板书设计:导学小计:课时备课第 三 单元课题: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总 1 课时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能根据现有材料对耳的的构造

11、和作用提出假设。 能在已有的资料、经验的基础上对声音的传导途径提出假设。 学会搜集、整理信息、资料并通过科学探究活动验证假设。知识与技能:知道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建立声音的传导途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耳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培养对听力有障碍的人的爱心和同情心。 培养学生问的交流合作养成与人合作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搜集、整理信息、资料并通过科学探究活动验证假设。知识与技能:知道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课前准备:课前教师准备好耳的各部分形状的贴纸,并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声音在耳朵中是怎样传导”的资料。教学过程:复案一、导入: 1、谈话:“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可

12、见,耳朵是我们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的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直接导人突出耳的重要性) 2、组织学生讨论:关于耳朵的知识你知道哪些?你想研究关于耳朵的哪些问题? 3、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并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如:耳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 4、带领学生选择本节课将要研究的问题。 二、假设耳的结构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耳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2、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交流自己的想法。 3、小组总结一个耳的结构。 4、教师发耳的结构的贴纸。 5、各组把分到的耳的各部分形状的贴纸试着根据自己组假设的结构拼成耳的形状。 注意教师在设计有关耳的贴纸时可以将有关耳的结构的示意图复印后

13、分剪,再分别复印。学生会在拼摆的过程中发现当各部分很好地衔接时才会呈现一个完整的耳的结构。 三、认识耳的各部分结构及作用 1、谈话:现在,请每组选一名同学带着你们组组装的耳朵到前面来展示。 2、教师找两三个小组说说他们小组在刚开始时认为耳的结构是怎样的,然后在活动过程中是否成功组装了一个完整的耳,如果没有成功又是如何修改自己的假设再进行验证的。 3、全班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搜集到的资料交流讨论,弄清耳各部分的作用。 四、研究声音的传导途径 1、谈话:根据耳的构造和搜集到的资料你能画出声音的传导途径吗? 说明在正常情况下,声波经外耳道振动鼓膜,鼓膜对各种声音都可共振。鼓膜的振动引起了3块听小骨

14、的振动。听小骨的振动将声音传导给耳蜗卵圆窗,使卵圆窗产生了同样的振动。卵圆窗的振动使螺旋器中的毛细胞产生兴奋,兴奋由位听神经传导给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从而使人感知声音。 2、让学生们观察教材中的图,说说为什么耳朵是一个奇妙的接收器。 注意这个问题只要学生能理解,有自己的解释就可以,不必要求答案的统一。 说明在此有条件的教师可以为学生放映动画片猫和老鼠中一集有关声音在耳中传导的动画,该集动画片可以更形象地把教材上的图画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同时也会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有关耳的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五、认识耳的重要性 1、提问:谁来说说耳朵的重要性? 2、让学生用手捂住耳朵,教师轻声说一些话,然后让学生谈谈刚刚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导学小计:课时备课第 三 单元课题:4、不同的声音总 1 课时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