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 (2)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97336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明园的毁灭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圆明园的毁灭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圆明园的毁灭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圆明园的毁灭 (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圆明园的毁灭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明园的毁灭 (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圆明园的毁灭执教:山西 李润滋(课前谈话:师生合作,为学生课前的诵读鼓掌。师做自我介绍。)师:老师为什么从三千多里外的山西飞到这里呢?因为语文。你们喜欢语文吗?为什么?生:从语文中不仅可以学得到知识,还可以提高能力。生:历史也可以从语文中学到。生:从语文中得到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师:老师已经感觉到你们特别喜欢语文。老师也喜欢语文,原因和你们不一样,是因为几句话,下面老师读给大家听:语文是对秦砖汉瓦的向往,语文是对唐诗宋词的热爱,语文是大江东去的豪情,语文是小桥流水的婉约,语文是对西游记的迷恋,语文是对红楼梦的痴情,语文是要写好方方正正的中国字,语文就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师:孩子们,也许你

2、们现在还不理解,没关系,先记下来,能记多少记多少。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品出了它的味道,那你对语文的爱就更深了。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背诵3、4段1. 齐读课题,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咱们继续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请大家齐读课题,再读一次。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知道,圆明园的毁灭是生: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2. 回顾文章的整体师:既然课文说圆明园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生:主要从圆明园的布局之巧,建筑之美,收藏之丰体现出来。师:你说得真完整,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师:对,作者从圆明园布局巧、建筑美、收藏丰三个方面说明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课文不

3、仅写了它昔日的辉煌,也写了它后来的毁灭。3、 回顾文章的重点师:在这两部分中,作者重点写的是什么呢?辉煌。4.复习巩固文章的关键师:其中描写辉煌的部分中,有两段是需要背下来的,你们背下来了吗?大家一起来背背。生齐背3、4段。师:这段写得多美啊,我们再来一起背一背。要背出与刚才不一样的感觉。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一起背。(师生采用引读的方法合作背,教师引导学生带着感情,背出韵味)师:这段虽然长,但是有一个字特别多。哪个字?生:“有”字。师:对,这是列举的方法,当你用“有”字把这些列举的内容连起来的时候,你就更容易背下来了。师:我们接着来背第四段。生:背诵第四段师:这一段虽然只有三句话,但每句话都

4、很重要。第一句是过渡句,第二句和第三句是因果关系。明白这些之后,是不是背起来就更容易了呢?二、 重点研读第五段1. 默读第五段,圈点批注重点字词句。 师:刚才我们共同回忆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但是就是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在1860年的时候被英法联军无情地毁灭了,写圆明园毁灭的是哪一段?生:第5段。师:今天我们重点研读这一段。(指名读) 正音:统 牲 师:刚才这位同学基本做到了正确流利。但是这一段还可以读得更好。让我们聚焦这一段,这一段话共有144个字,却记录了中国历史上如此重大的一件事,所以每个字的背后没那么简单,需要我们仔细地品味、挖掘。现在,老师给你们时间,请你们默读这一段,想想哪些

5、字词句,让你感觉到特别的心痛,特别的难过,请你把它圈出来,画出来。联系上下文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留下读书的痕迹。(指导批注:批注尽量简单明了,如果需要也可以长一些。批注是阅读的好习惯。同时,提醒同学们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2. 进行交流,谈感受,感悟第五段的情感。 师: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感受一定也很多,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为了交流更清楚,我们尽量按照这一段的顺序来交流好吗?生:我找的是“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师:他找到的是英法联军干了些什么,那有谁找到他们是怎么进来啦?生: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

6、闯进圆明园。师:要是让你从这句话中找两个最让你感到心痛的词,你找到的是什么?生:侵略、闯入。师: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的? 生:让我感觉到了侵略军的凶残、残忍、可恨。 反复指导朗读:第五段第一句。(齐读、指名读) 师:我们知道当时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圆明园是我们的皇家重地。但是他们是怎样进来的?生:闯入 师:这是侵略者对我国主权的什么? 生:侮辱、践踏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读呢?谁来读?指名读。 师:虽然你们的声音高低不同,但是都让我感受到了你们的愤怒,老师和你们的心情也是一样的。我们齐读这句话。 师:让我们继续交流,你们还找到哪些字词句? 生:第2句 师:在这句话中有几个词让我们感到很难受,是哪几

7、个词? 生:凡是、统统、任意师:“凡是”是什么意思?生:只要。师:“统统”呢?生:是全部的意思。师:“任意”是什么意思?生:随便。 师:从这几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敌人的残暴、残忍、贪婪 师:那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 师:要想把它读得更好,还有一个方法,联系上文第四段,想想:他们统统掠走的是什么?任意破坏的又是什么?生:是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的各种奇珍异宝。 师:这些都被侵略者掠走了,他们不是在拿,而是在抢,就是文中的那个词掠走。谁还想读这句话?(指名读。)这句话写得多好啊,听老师来读一下。(教师范读)你们听出来了没有,这三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生:是层层递进的关

8、系。师:让我们一齐读一下。师:课文就在这层层递进的语气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侵略者的贪婪。 师:你还找到哪句话? 生:3、4句 师:一齐读这两句话。 师:看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生:数字多。 师:你能把这些数字读给大家听吗?生: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三天 师:同学们,从这三个数字中,你又想到什么? 师:10月18和19日,这是几天?生:两天。师:这三千多名的侵略者在这两天做了什么?生:放火。师:大火烧了几天?生:三天。师:你体会到这三个数字背后的含义了吗?谁来读这句话?(指名再读3、4句。齐读。)师:在这熊熊大火中生:放下书本,看课件,齐读片段:圆明园中,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

9、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也没有了”师:这每个“没有”的背后都是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呀!这每个“没有”的背后都是无数能工巧匠的付出呀!让我们再次齐读这段话。生:齐读。3、回扣第一段,再次体会“不可估量”师:正因为什么也没有了,所以课文的第一段作者是这样写的,读第一段。生: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师:你现在知道这“不可估量”的分量有多重了吗?再读第一段。这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生:悲痛、惋惜、愤怒、伤心、难过。4、 回归整体,领悟文章表达的特点师:同学们,打开课文最后一段,把你们这些愤怒、悲痛、惋惜

10、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如果说刚才你们有愤怒的心情,肯定是因为前面几句。如果你们有惋惜之情,肯定是因为最后两句。请同学们再把后两句读一下,读出你们的惋惜。生:再读最后两句。师:读到“灰烬”的时候你眼前出现了这幅画面了吗?再读最后一句。 师:孩子们,学到这里,你们明白了吗,为什么课题说的是“毁灭”,但是却用了那么多文字来写圆明园的辉煌? 师:正是因为辉煌写了那么多,所以,我们读到最后毁灭的时候才会感到特别的惋惜和愤怒。 三、练笔写感受 师: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化成了一片灰烬。如果今天你再来到圆明园,看不到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看不到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你看到的只是一片残垣断壁,作为一个中国人,此刻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把你此刻最想说的话写到纸上。生:写感受,交流。四、 带着疑问结课。 师:同学们心中的千言万语,一时难以言尽。老师建议你们能参照本单元习作要求写一篇完整的读后感交给你们的老师。同学们在写的时候不仅要写愤怒和悲痛。还要在自己的脑海中画一个大大的问号,想想:这一悲剧的发生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下课。板书: 圆明园的毁灭 不可估量 辉煌:布局巧 建筑美 收藏丰 毁灭:统统掠走 任意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