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灯原理及维修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969827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能灯原理及维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节能灯原理及维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节能灯原理及维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节能灯原理及维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节能灯原理及维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节能灯原理及维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能灯原理及维修(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节能灯维修如何检修电子节能灯来源 :整理 作者 :2014-01-07 10:54:07电子节能灯由于节省能源,适宜电源电压波动围宽、启动快、效率高等显着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有些型号的节能灯由于电路设计及元器件质量等问题,使用寿命短,易损坏。笔者发现大多不能点亮的灯具只是电路的某个元器件质量问题,而U 型管并未损坏,如果掌握了简单的维修技术,完全可以自己动手修复。一、节能灯电路检测Word 资料.U 型节能电子灯大多数故障是灯管不亮,开灯后无任何反应,但由于U 型节能灯电路元器件工作在高电压状态 (220V 交流电源经整流、滤波后形成300V 左右的直流电压 ),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

2、当你将灯具接通 220V 交流电加电测试时,电路在高压状态下故障元器件会出现爆裂声。这里介绍两则安全的检测方法:1在将节能灯接到 220V 交流电之前,最好先用机械万用表的R10k 挡,使用红、黑表笔交换位置分别测节能灯电路接220V 交流的 a、b 两端,见图 1(a)。机械万能表针应有电解电容充放电时的摆动,其摆动区间应在大约100k2M 之间,但最终表针应恢复到500k以上。所测的电路如达到以上要求,就可以放心的加220V 电压,虽然灯可能不亮,但绝不会发生爆裂及烧毁元器件问题。2如无机械万能表 R10k 挡,则可参考图 2 自制的安全 220V 插座,将有问题的节能灯接到安全插座或灯口

3、上后, 将开关 S 打开,这时节能灯电路与 100W200W灯泡串接 (图 2),此时插头接入 220V 电源 :(1)如灯泡亮,则节能灯电路肯定有短路, 这时停止觚电。认真检查节能灯电路找出击器件及短路故障所在;(2)如灯泡不亮,则可放心直接加电,即将图2中 S 闭合,节能灯如仍不亮,则需进一步检查。Word 资料.二节能灯电路检修过程1加电后节能灯不亮首先用机械万用表R1 挡检查 U 型灯管的灯丝,若导通时应只有几欧姆,而管看上去无大面积发黑, 则视为 U 型灯管完好,如表针不动则说明灯丝已断, 需更换新 U 型管。如认定 U 型管完好,则检查图1 中 C6,多数是 C6 因耐压不足被击穿

4、,出现灯丝不亮或微发红。更换 C6 必须是同容量耐压600V 以上的 CBB 型电容器。有时在找不到同规格电容时,可用Word 资料.两只 4700pF/250V 耐压低的电容串联使用。也可将日光灯坏的启动器中的电容取下串联使用(容量约 4000pF6000pF 之间,耐压 600V,可作应急使用 )。如灯还不能发亮则检查图1(a)中 C5 的容量是否降低,耐压是否不足,VT1、VT2 质量欠佳也是故障的原因。2电路有击穿故障图1(a)中的 R0 是一只约 1.5的电阻,既起到防止过流的作用,又起保险丝管作用。 有的型号节能灯没有电阻R0,但在灯口至节能灯电路中的连线上接有一只保险丝管(此管很

5、细,多置于灯口端位置)。如检测 R0 或保险丝管已烧断,在更换R0 或保险丝管后,不要急于加上 220V 交流电,而是要考虑节能灯电路中是否有耐高压器件已被击穿烧毁。这时用万用表 R10 挡测图 2 中 a、b 两端,如其阻值在1k 以下,特别是只有几欧姆时,可以肯定节能灯电路确有元器件被击穿,一这是由于某个高压元器件参数发生变化,及夏日的高温电路散热条件差等原因,造成处于高压状态下的元器件被击穿损坏,同时极易造成连锁反应,即某个元器件损坏 (如电解电容 C1 损坏,三极管 VT1、 VT2 击穿,也会造成VD1VD4 中二极管被击穿 )。经验表明,耐高压电解电容C1 在电路中作用非常重要,它

6、为电路提供约300V 的直流高压。C1 是最容易发生故障的易损件,当C1 实际耐压低于其标称值时易被击穿,外观上外壳显现爆裂或下端密封橡胶垫爆开,这时四只整流二极管VD1 VD4 至少有两只被击穿损坏,检测方法是使Word 资料.用万用表 R10k 挡测二极管反向电阻, 即红笔接二极管正极, 黑笔接负极,其阻值应为无穷大 (即表针不应摆动 ),将表笔调换,用R1k 挡测,其正向电阻应在10k以下 (图 3)。还有一种情况是C1 外观上无明显损坏,但发现四只整流二极管有某只损坏,这时可能是C1电解液干枯,无容量或容量极小。实践表明图1 中 C1 易发生击穿故障。对 C1 的认真检查非常必要, 测

7、量方法是 :用机械万用表 R10k 挡先用黑笔接电解电容的正极,红笔接负极, 表针必须有一定幅度的摆动,然后红、黑笔换位,表针应有更大的摆动,摆动幅度的大小表明容量的大小,而我们更关注的是摆动之后的表针向无穷大的方向恢复。当黑笔接正极,红笔接负极,测正向漏电流时,表针恢复应越接近无穷大越好,表明此电解电容的正向漏电流小,同时也表明耐压较好,而反向漏电流相对较大。以一只3.Word 资料.3F/400V 电解电容为例测试,用R10K 正向测时,指针应摆到10k 最终应恢复到 2M 以上,反向测时最终应恢复到200k以上,笔者在实测若干只电解电容中,其正向基本上都恢复不到无穷大位,只是接近,一般只

8、要在1M 以上,此电解电容工作时被击穿的可能性就很小。需要说明,反向测试指针回复到某位置时并不稳定,而是在某数值出现晃动,这是正常的,对于正反向检测时表针没有摆动,而是停留在某一位置,或摆动幅度极小,说明此电解电容的电解液干枯。对于检测中表针大幅摆动后,等待一段时间后不恢复,则此电解电容已被击穿。图 l 中的高反压管 VT1、VT2 也是极易损坏的器件,三极管损坏大多是彻底击穿,这时除要认真检查两只三极管外,也要检查一下 VD1 VD4 也有击穿的可能。当我们在电路板上用万用表R1 挡分别测量三极管的三个电极间的正反电阻均在几欧姆时,即可判定此管击穿。但在检修实测中,还是建议将其焊下来检测,这

9、是因为三极管的软击穿或性能不良在电路板上是测不出来的,图4 是万用表 R10k 档检测数据,如需检测的三极管数据与图4 差距较大时,就要考虑将其换掉。在检查图 1a)电路中的 C2 正常后,此节能灯就可以正常工作了,电路中的其他元器件一般不易损坏。L1-L2: 是电感线圈,由铜线绕成,分别起耦合及镇流器的作用。利用高频节能,发热很小,比电感镇流器还耐用,在电子镇流器中从未被烧坏过。同类零件能使用10 年以上。D1-D4: 整流二极管,用于提供直流电,用耐压 1000 伏 1A 的 1N4007,而电源的电压才 250 伏,故此,所有的损坏均表现为过流烧毁。BG1-BG2: 开关三极管,电子镇流

10、器中最贵的零件。交变振荡、启辉都由它完成。就是这两个零件最容易最经常坏。节能灯或电子镇流器是长寿还是短命主要的问题就在这里。因为它要求耐高温耐高电压并且工作点要为中点,过流、过压、过热、共态、干扰均会使它烧毁,特别娇气,因而即使采用最好最贵的零件,如果在设计时不能把所有的不可预料的情况都考虑进去,就会发生烧毁。实际上没有可能都预计到,因而没有不会坏的节能灯(包括电子支架头、电子镇流器)原因就在于此。解决办法一般有两种意见 :1、增加各种昂贵的保护电路来保护它。这就是 高档 节能灯卖得贵的最主要原因。成本高,就不会坏吗?因而大部分的厂家都不采用这个方法。2、把不太需要的保护电路去掉,想办法降低成

11、本及售价,坏了也值。Word 资料.大部分的节能灯厂家及电子镇流器厂家都采取了第二种的做法,特别是低价产品的厂家。他们把几乎所有的保护电路都省略了,并采用便宜的三极管,把成本压到最低,以获得绝对的价格竞争力。因为不可预料的情况总是很少出现的, 与其花重本去防止, 不如干脆降低成本, 增加包用期,并宣传 反正便宜,坏了就干脆扔掉算了 的口号。正因为这些廉价的节能灯都不带有保护电路,因此在实际使用中,不可预料的情况出现了 :有的节能灯运气不好,只用几天就坏了,有的可用差不多一年。更多的情况是,刚过包用期(一般是一两个月),就坏了。让消费者颇有怨言。不明就里的消费者还以为是有的品牌质量好,有的品牌质

12、量不好。其实质量都差不多一样。厂家要竞争国的市场,就应针对这个弱点,真正落实包修包用的承诺。例如,把这些零售5 元的节能灯、支架头、镇流器,包用期延长到半年,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觉得质量可靠。但这样做必定给厂家带来特别大的维修压力。 在此讲两个减压方法 :1、在 D1-D4 前面加上一个 0.7 安的保险管, 4 个二极管就几乎没有会坏的可能,只会老化,能使用 10 年以上。保险管若带保险座可以方便维修时更换,高档电子镇流器中都有。2、在三极管前面也加上插座。城市照明期刊曾提到过。一般来说,三极管是必坏件。这样,在维修时可达到几乎看也不用看,直接换掉这两个零件就修好。极大地提高了厂家维修的效率。那么其它的零件就肯定不会坏了吗?以下就再说说其它零件的功能及损坏情况。大家都知道,一个成熟的电路设计,在相同工作条件下,只要其各零件的数值不被改变,这个电路就能一直正常工作。本电路其余零件都是起启动及保护作用的辅助零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