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方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969554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方案 第一篇: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方案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方案 摘要。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随着社会对煤炭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强,在发电厂、大型煤化工企业不断投产的同时,粉尘问题日趋严重,不仅给企业发展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还对现场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得益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型的粉尘治理技术和方案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粉尘污染趋势。 关键词:输煤系统;治理方案;治理技术引言 随着卸煤、储煤、配煤、输煤工艺技术与设备的不断改进,原料煤、燃料煤生产效率持续提高。在此背景下,煤炭粉尘的绝对产生量陡然增加,影响了卸、储、配、输煤工作的正常进行,并埋下了巨大的安

2、全隐患。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卸、储、配、煤工作的安全与质量,必须开展切实有效的粉尘综合治理工作。 1卸储配煤粉尘的概念及特征 卸储配煤粉尘指的是卸储配煤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固体物质、细微颗粒的总称。我们将煤炭在卸储、配输及破碎过程中受力的作用而形成的细微性颗粒称为煤尘。悬浮在煤棚、栈桥及转运站空气中的粉尘被称为浮尘,又名浮游粉尘。受重力作用而铺积在栈桥和构建筑物周边及相关设备上的粉尘被成为落尘,又名沉积粉尘。就目前而言,卸储配煤粉尘具有以下显著特征:1)粉尘的分散度相对较大,其表面吸附了大量的氧分子,随着氧分子数量的增加,粉尘氧化分解过程将加剧; 2)卸储配煤粉尘表面常吸附一层空气薄膜,空气

3、薄膜会对粉尘与水滴间的凝聚沉降过程产生阻碍作用; 3)煤炭卸储、输配、筛分、破碎工作易生成新鲜的粉尘,与巷道中的粉尘相较,这些新鲜粉尘更细小、更干燥。 2改造技术措施2.1干雾抑尘装置 为有效解决现场粉尘浓度治理,需从源头上抑制粉尘量,可将喷雾总成分区域布置。在皮带机尾部导料槽前端加装扩容集成式喷雾抑尘箱,内置5-6套喷雾 总成;在导料槽中端加装扩容集成式喷雾抑尘箱,内置3-4套喷雾总成;在导料槽后端加装集成式喷雾抑尘箱,内置2-3套喷雾总成。在导料槽前端出口再安装1套无动力净化单元,雾池里残留的粉尘将在净化单元里被彻底消化。喷雾总成如图1所示,干雾抑尘改造方案如图2所示。 图1喷雾总成 图2

4、干雾抑尘改造方案 改造方案: 调整干雾抑尘装置喷雾量 干雾抑尘装置喷雾量可通过电磁阀开度进行调节,调整范围0-100%。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可根据煤种粉尘浓度调节干雾抑尘装置的喷雾量。粉尘浓度较低时,电磁阀开度至40%即可满足除尘效果;粉尘浓度较大时,增加电磁阀开度至80%才可满足除尘需要。调整干雾抑尘喷雾量可减少水、汽浪费,同时降低空压机、水箱的频繁加载时间,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减少设备利用小时数。 降低导料槽内部诱导风 为降低导料槽内部诱导风,消除因诱导风导致的粉尘外溢,在导料槽内部安装多套挡尘帘,将导料槽隔离成缓冲区、检测区、净化区,形成“防护林”式结 构,从而将直线运动的高速诱导风改变为曲

5、线运动,降低气流速度,减小粉尘动能直至衰竭,最终在重力作用下沉降下来;同时将通过的粉尘吸附于胶条、抖落于皮带,达到自降尘的目的。 2.2无动力除尘导料装置2.2.1无动力除尘导料槽 1-尾部密封装置;2-落煤管;3-级循环装置;4-落煤管;5-级循环装置;6-阻尼装置;7-二级循环卸压装置;8-阻尼装置;9-上调心托辊组;10-下调心托辊组;11-皮带机缓冲床;12-皮带机缓冲床。 (1)拆除原有旧的导料槽及布袋式除尘器,在落煤管与导料槽接口处加装集流导向对中装置,通过集流导向,每个落煤点增加一台缓冲床,将煤粉汇集缓冲,可实现减小煤粉下降速度,既同时减小诱导风量的目的,从而减缓导料槽内正压,防

6、止落煤管内粉尘的产生;在落煤管与导料槽处的黄金结合处(扬尘点处)安装自动循环减压装置,该装置为模块化制作,使煤流产生的正压风在起尘点被扰流、碰撞,从而形成自动循环减压,另设置有观察窗口,方便检查及清理。 (2)剩余的含尘空气在向前运动过程中,其动能逐步降低,而剩余的动能也将在后段设置的空气阻尼帘的阻滞作用下被逐步减弱,并最终耗尽。阻尼橡胶软帘在过滤带有粉尘的空气流时,会把粉尘吸附粘结在一起,通过物运输时碰到胶帘摆动而抖落粘附的煤块,顺料流一同运走。 (3)拆除原有的所有导料槽及引风除尘罩等设备;采用新型无动力除尘导料槽,加装有多级自动循环减压装置、znl可调阻尼装置、受料点增设防撕裂缓冲托板装

7、置等,提高导料槽的密封等级,确保导料槽两侧的完全密封,停用现有的布袋式除尘器,使煤流诱导风压自动循环消除,达到最终无动力抑尘目的;使之不用电、不费水、减少人工清扫、降低各环节的运行和维护成本,使导料槽维 护更为方便。 (4)在导料槽内加装znl可调阻尼装置,在保证降低诱导风的同时吸附粉尘。自主配方的znl阻尼橡胶条具有很大的吸附、阻隔和减压能力,耐磨损、吸附面积大,可调节、易维护的特点,无需动力消耗。 2.2.2无动力除尘装置组成部分全密封导料槽; 落煤导流装置(对中机构); 皮带纠偏装置(自动回复可调型调心托辊组);旁胶密封装置(trs耐磨防溢裙边); 诱导风控制装置(包括。一级循环回风装置

8、;二级循环卸压装置);阻尼降尘装置;尾部密封抑尘装置。 2.2.3无动力除尘导料槽装置工作及除尘原理 (1)无动力除尘导料槽装置是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物料经落管下落时产生冲击气流,在结构条件限制下,气流沿皮带运行正反两个方向扩散; (2)含尘气流在阻尼胶帘的前方受到阻滞而反弹,大部份回弹进入主循环通道,到达负压区又被压入原经路径而产生持续循环。在循环过程中含尘浓度不断增加,粉尘会在主循环管内设置的导流板上附着,沉积成块,到达一定厚度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成块状脱落,随物料被运走。 (3)剩余的含尘空气在向前运动过程中,其动能逐步降低,而剩余的动能也将在后段设置的阻尼装置的阻滞作用下被逐步减弱,

9、并最终耗尽(其原理类似防沙林,通过层层阻滞,使风量减弱);从而达到抑尘的目的。 (4)为防止煤流下料点中心不正,在导料槽受料点处设置有缓冲床和料流对中挡板机构;另外配置的皮带机纠偏装置(调心托辊组),使皮带机运行时保证其跑偏量在正常许可范围之内。 (5)整个无动力除尘过程从输送过程开始到结束,上述的原理过程会随煤流到来而自动产生,煤流消失而自动结束;因而,消除粉尘的机理亦自动存在于这一过程中。 2.2.4特点 (1)除尘效果好 系统通过多路气流循环,在煤流运行时能有效地把诱导风通过一级、二级循环装置对正压风量收集导流换向,形成正、负压平衡,减少煤流不断冲刷产生的含粉尘气流在导料槽内部空间的挤压

10、,有效地使粉尘风量衰竭;同时配有多道抑尘阻尼软帘抑制粉尘飞扬,多种除尘手段配合使用。 (2)防爆燃 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和系统装置对含粉尘气流进行有效的循环卸压控制,防止了粉尘浓度过高而引起爆燃。 (3)不消耗电能 无动力除尘系统使粉尘自动循环后能量衰减,落在输送皮带上,不需要任何用电设备,是真正的环保除尘方式。 (4)防物料撒漏 采用旁胶密封系统,其材料使用进口专用的耐磨橡胶板,并用旁胶夹紧装置固定,保证在煤流冲刷下旁胶与胶带不会有间隙,密封效果良好。 (5)初装费用低 无需加装电除尘器,无需单独考虑安装空间和土建基础位置,大大降低一次性投资成本。 (6)运行费用低,维护工作量小 无需设置专门

11、清洁人员清理沿机的洒漏料;减少工人对皮带机栈桥清洁工作量,节约水资源。 (7)寿命长 无动力除尘系统维护到位其寿命可达10年以上。 结语 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悬浮在空中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现代研究表明,引发矿工职业病矽肺的罪魁祸首便是煤矿粉尘,另外,煤炭粉尘浓度过高也可能缩短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影响精密元器件的应用质量。总而言之,煤炭粉尘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必须要应用先进的粉尘综合治理技术,采用优质的防尘除尘设备,切实地降低中粉尘的浓度,从而最大程度 地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及采煤作业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詹春爱.输煤系统粉尘污染治理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29

12、):166-167.2封伟超.煤矿粉尘治理技术的探究j.山东煤炭科技,20XX(6):7071. 3刘和进.综合防尘技术在岩巷综掘工作面中的应用j.煤炭与化工,20XX(3):104106. 第二篇:输煤系统粉尘治理方案输煤系统粉尘治理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江苏徐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项目名称:输煤系统6号皮带机尾部除尘装置改造 二、设备当前状况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产生粉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落煤管结构使物料运行过程中过于分散,造成物料间冲击挤压,导致粉尘的大量扬起,如头部漏斗位置、缓冲锁气器挡板、落煤管转角等位置。因此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说煤流的冲击是造成粉尘(煤干)产生的主要

13、因素。二是分散无序的煤流下落时大量剪切空气,产生强烈的诱导风,诱导风进入导料槽后使得导料槽内处于强烈的正压状态,除尘器无法正常工作,当导料槽密封性能较差时,粉尘在导料槽周围四散,污染环境。三是由于目前使用的落煤管结构不合理,物料在下落时会直接冲击导料槽侧板、防溢裙板,致使磨损严重,密封性能降低。由于皮带跑偏等原因出现撒煤现象,洒落的燃煤掉落到回程胶带上随皮带运行带入尾部改向滚筒并形成卷扬,造成二次污染,因粉尘不断在尾部改向滚筒被卷扬,其对环境的污染更严重。 三、改造技术措施: (一)、落煤管降尘、纠偏改造措施 1、取消皮带机头部漏斗中的栅格式导流板,安装集流导流装置,使煤流切线进入头部集流导流

14、装置,以减小煤流对头部漏斗的冲击,保证物料汇集下落,在减少头部漏斗的死角,保证煤流汇集”排队”运动,有效减小诱导风,抑制粉尘的产生,并最大程度的降低煤流速度的损失,同时可以避免物料在头部漏斗发生堆积堵塞。 2、取消落煤管缓冲锁气器,落煤管整体采用流线型设计,煤流下落时与落煤管圆滑过渡接触,可大大降低物料对落煤管的冲击,不易产生冲击性粉尘和冲击性积煤情况。落煤管煤流冲刷面采用整体镜面复合钢板制作,取消衬板结构,有效解决落煤管挂料积煤的现象,落煤管无积煤,大大减小冲击性粉尘的产生量。镜面复合钢板其优异的耐磨性可确保落煤管使用寿命达到5年。 第三篇:输煤系统粉尘的防治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的防治方法 输

15、煤系统产生的粉尘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工作场所卫生和集控远程监控系统的可视度,加速机械磨损,破坏电气绝缘,甚至可能引起爆炸或发生火灾事故,更为严重的是粉尘被人吸入体内后深入肺泡粘附在肺叶上,使人患上职业病,危害了职工的身体健康。因此,对输煤系统粉尘进行有效防治是燃料工作的重点。 1粉尘产生的部位及原因分类 1.1细、干的煤炭易产生粉尘 毫无疑问,细小、干燥的煤炭由于在体积和含水量方面较小,因此更容易产生粉尘,发生的危害也越大;细煤的表水含量在5%以下时粉尘较大,表水含量在5%8%时粉尘较小,表水含量大于8%时一般不见粉尘,表水含量在10%20%时易造成落煤管粘煤,甚至堵塞。如天气干燥,粉尘会更加明显。 1.2导料槽喷粉产生粉尘 落煤管落差过大是导料槽喷粉的主要原因之一,输煤系统各皮带机在转运过程中,煤碳从一条皮带机头部落到下一条皮带机的导料槽内,落差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