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于创新能力培养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968416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着眼于创新能力培养提高毕业设计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着眼于创新能力培养提高毕业设计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着眼于创新能力培养提高毕业设计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着眼于创新能力培养提高毕业设计质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着眼于创新能力培养提高毕业设计质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着眼于创新能力培养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着眼于创新能力培养提高毕业设计质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着眼于创新能力培养 提高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近年来,我校结合地方理工科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着眼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提高毕业设计 ( 论 文 )质量的措施,逐步完善了毕业设计 (论文 )的全过程质量监 控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毕业设计(论文 )环节的制度化管理近年来,我校对人才培样计划的实践环节内容进行了修 订,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了实验、实习和毕业 设计环节。同时,制定了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其中包 括实习质量标准 、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标准,规范执行 了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试行条例 、学生实习工作试行条 例、毕业设

2、计双向选择制度 、优秀毕业设计 (论文 )评选 标准、特优论文评选的有关规定等管理文件与制度。这 些制度的执行,使毕业设计的管理有章可循,各学院根据学 校的规定制定出适合本专业特点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使 管理针对性更强。二、立足于学生个性化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建立并实施毕业设计双向选择制度为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机 会,发挥学生的潜能,同时也为了增强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的 积极性,引入竞争机制,我校从 2004 年起试行毕业设计 (论 文)双向选择制度,制定了实施毕业设计 (论文 )指导教师双 向选择的指导性意见 。 2005 年我校在毕业设计中试行教师 和学生双向

3、选择制度, 各学院根据要求编印了 毕业设计 (论 文)指导教师信息册 ,信息册中包括指导教师的基本信息、 研究方向、近三年指导的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以及本年度拟 开题目、近三年来的科研情况、对学生的承诺等内容,在毕 业设计开始前的一个学期末提供给学生选择。学生按照教师 给出的题目结合自己的兴趣申报指导教师,教师根据自拟辅 导的人数和对学生的了解选择学生。近年来大部分专业学生 能够基本满足志愿,但也出现了有的教师“供不应求” ,另 外一些教师“门庭冷落”的现象。这种双向选择的方式给学 生的毕业设计以更大的开放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 生的个性化培养。目前,全校各专业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实

4、现了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三、立足于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实行毕业设计的督导检查制度毕业设计 (论文 )教学环节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进 行,在受到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影响下,如何加强全过程 监控以保证这一教学环节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们实施了对毕业设计 (论文 )的全过程跟踪督 导检查制度,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教 务处对各学院毕业设计进展情况进行检查,重点发挥本科教 学督导组专家的督导、评判和参谋作用。督导组成员除了听 取专业负责人口头汇报外,还深入第一线,查阅相关管理文 件和材料, 到设计场所、 答辩场所实地检查, 广泛接触师生, 收集第一手信息,填写相

5、关检查表,做出总结。督导组的检 查主要分为五个阶段进行。一是实习阶段,重点检查包括实习时间、地点、组织形 式、实习成果以及院系对毕业实习的评价等内容。二是选题阶段,重点检查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的确定方 式、指导教师信息册的建立情况、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体系的建设情况、双向选择制度的实施情况、教师指导学生的人 数情况等。三是设计或撰写论文阶段,重点检查院系对指导教师辅 导学生的要求、指导学生的方法、进度及时间要求、学生就 业对毕业设计的影响情况及如何处理等。四是答辩阶段,重点检查毕业生答辩资格审查制度或规 定及其实施情况、答辩委员会的组成情况、答辩程序、时间 要求、答辩评分标准或评分细则、

6、成绩评定的方法、学生成 绩分布情况等。检查方式采用学院自查和督导组抽查相结 合,检查形式包括到设计现场检查学生进度、召开师生座谈 会、听取专业负责人汇报、参加答辩会等。五是后期督查阶段,安排在答辩结束后一学期。按比例 抽查各专业毕业学生的毕业设计 (论文 ),提出对选题、培养 功能和质量、评分等方面的评价,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成绩与督导组给出成绩的符合度。以上五个检查环节贯穿毕业设计 ( 论文 ) 全过程,真正实 现了闭环控制。通过几个学年的检查,发现了各专业一些好 的做法,及时通过教学例会介绍给其他专业。对于发现的一 些问题, 及时向学院提出整改建议。 很多专业结合自身特点, 实施了切

7、实可行的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如:采矿工程 专业针对毕业生人数少、指导教师实际经验丰富、实验设备 先进的有利条件,引导学生结合工程实践进行选题,辅导管 理过程严格,答辩重视能力考核;机械工程学院制定了严格 的毕业设计中期检查制度,学院的巡视检查组对每个专业进 行中期检查,对中期检查时没有达到规定进度要求的巡视检 查组要跟踪检查,小组答辩时发现工作量不足或未达到专业 培养要求的到学院大组再进行一次答辩, 确保毕业设计 (论文 )的质量四、立足于发现创新人才、积累科研后备军,制定优秀 和特优毕业设计 (论文 )评选制度学校教务处每年从各专业评选一定比例的优秀毕业设 计(论文 ),旨在发现与工程实

8、际紧密结合或与教师科研项目 结合的题目,从中发现创新成果,并将摘要汇编成册用于交 流。这项制度实施十年来,从中发现了许多难度较大、引用 新技术、体现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设计题目。从 2006 年开始,我校又实行了特优毕业设计 (论文)评选制度, 根据从各学院优秀毕业设计 (论文 )中推举的题目,经过校内 专家、省内相关专业专家、国内同类院校专家的三轮评审, 优中选优,从选题、论证、内容、规范性、创新性等五个方 面给以百分制考察,其中对创新性的要求占到了近 50 分。 经过层层选拔,最终选出 10 篇特优毕业设计 (论文),对毕业 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奖励。评为优秀和特优毕业设计(论文 )的指

9、导教师信息进入教师基本信息数据库中,作为教师评优、 评奖和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从今年起,为保证毕业设计 ( 论文 )环节全过程的真实有 效性,学校开始试行特优毕业设计 (论文 )的预申报制度。申 报特优毕业设计 (论文 )要求提供包括学生的毕业设计 (论文) 任务书、开题报告、预申报表和指导教师信息表,还要提交 设计或论文进行当中的相关影像资料。督导组要参加预申报 特优设计 ( 论文 ) 同学的答辩会,做出相应评价。用全过程的 质量监控来保证特优设计 (论文 )真正来自学生的实际训练过 程。在评选过程中,我们摈弃了按照学院分配名额的平均主 义思想,鼓励科研水平高、反映创新能力的成果脱颖而出。

10、去年的评选中,两个毕业生人数较少的学院在 10 个特优毕 业设计 (论文 )中占了 4个,而一些大的学院则榜上无名,这 一结果,也促使全校各学院积极组织申报特优工作。从去年评选出的特优毕业设计 (论文 )情况来看,结合所 学理论知识进行创新性实验或运用到工程实际中是特优设 计(论文)的共同特点。例如,一名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利 用单片机原理,设计并编写了比较完整的能实际运用在车模 控制中的软件,做出了合理的分析和设计,学生还根据车模 的控制要求自学了模糊控制理论,在编程中实现了模糊控 制。该设计达到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自学新知识 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的车模参加了全国大学 生

11、车模竞赛并获奖。评出的特优毕业设计 (论文 )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指 导教师科研能力强或实践经验丰富,利用自己的科研经费给 学生提供了设计所需的软、硬件条件。实践证明,学生在毕 业设计中加入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或工程实践进行科研活 动,能够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锻炼 了自学能力、 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协作精神, 尽早地将 “学” 与“用”结合起来。优秀和特优毕业设计 (论文 )的评选,引 导教师将学生带入科研项目中,选择与项目或生产结合紧密 的题目,发现科研后备军,也激发了学生进行科研活动的积 极性,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了教学相长,师生良性 互动的局面。培养创新人才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高等学 校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毕业设计( 论文 )这一综合训练,从而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白 薇、太原理工大学教务处讲师;常晓明,太原理工 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杨胜强,太原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 长,教授。 责任编辑:余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