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963373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制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预制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预制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预制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预制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制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制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制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目录一、概况2二、主要材料模具及设备2三、预制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21、钢筋切断22 、钢筋镦头 33、钢筋编笼44、混凝土搅拌55、砼布料和预应力张拉66、离心成型87、蒸养88 、脱模、清模和装笼 99 、管桩堆放和装车 12四、质量保证措施 131)质量目标132)质量保证体系13五、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6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162)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实行责任制管理。16六、拟投入机械17七、文明施工17预制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一、概况本工程先张法预应力薄壁管桩,预制的管桩主要用于地基,原路 基边坡及涵洞基底处理,规格有 PTC400(60)6、PTC400(60)8

2、、PTC400 (60)9、PTC400 (60)10、PTC400 (60)11。设计 总量约90万米,PTC管桩执行O3SG409标准图集和GBB4761999标 准。二、主要材料模具及设备主筋采用7根7.1mm的PC钢棒,其材质应符合各预应力混 凝土用钢棒YB/T1111997标准的规定,螺旋筋采用中4bnm冷拔 低碳钢丝,其材质应符合冷拔低碳钢丝混凝土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 JG191992 的规定,端板采用 EP400X16X16/340X7X7.1,材质为 Q235钢,其性能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1998的规定,砼采 用C60o模具采用泰州海恒机械厂生产的管模。主要设备有钢筋切

3、割 机、镦头机、滚焊机、离心机、张拉机、张拉板、接桩器等。三、预制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1、钢筋切断1.1 现场施工按照标准图集给定的工艺参数下料,同一管桩预应 力钢筋长度相对误差应W4mm,下料钢筋切断长度与标准图集规定长 度 L0 的误差不得大于 0.30%L0o1.2 钢筋切断面应平整,不得歪斜或有毛边,切断刀具的更换周 期为:切断钢筋数达2万根,或刀具使用时间达1个月。除此之外, 每个班还应随时检查刀具的切断效果,有问题时,随时更换。1.3 长度误差测量1.3.1首先对切断机的定长卡尺检查校正,要求对下料长度进行 抽检:从最初切断的 10 根钢筋中抽取 3 根,置于钢筋定长检查尺中, 用游

4、标卡尺测量出钢筋一端头部与规定长度值 Lo 刻点之间的距离, 记为 L.依次测定第2、第3根钢筋与规定长度值刻点之间的距离,1分别记为厶L、AL。当切断工作进行约一半时,再抽取3根进行相23同的检查,分别记为 L、L、L。4561.3.2 计算长度误差值a)、首先确定钢筋下料长度的准确度:下料钢筋与规定长度值 Lo之间的误差值分别为 L、,要求六123456个值应在长度误差范围LoXC 土0.3% )之内。Lo用钢卷尺核定。b)、再确定下料钢筋之间的长度误差最大绝对值:LmaxLmin (mm)W4mm1.3.3如果长度误差值同时满足1.3.2中a)、b)误差范围规定, 则可以继续下料。如果超

5、出规定范围,就必须停机对切断机进行检查, 找出原因,检修调校后必须对切断的钢筋再抽取三根作复测,直至符 合规定。1.4 发现有缺陷或严重锈蚀的钢筋要挑出,不得使用。1.5 盘条钢筋放入转盘后须卡好卡牢,以免端头弹出伤人,保证 安全生产。1.6 不同厂家的钢筋应作上标识,分开堆放,严禁混在一起使用。2 、钢筋镦头2.1 开机后,首先应对镦头机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查,确认正常后 才开始镦头,并规定合上电源后,镦头机须经 10 分钟预热,方可正 式开始镦头操作。2.2钢筋镦头圆直径为13.5mm土0.2mm,髙度h为6.5mm土0.2mm,钢筋镦头强度不得低于该材料标准强度的90%。2.3 钢筋镦头不得

6、有齿边、裂痕,端面应平滑,形状应规整。2.4 对镦头形状、尺寸要进行抽检,若发现不合格立即报告工程 部,由工程部派人对镦头机进行检修或调整镦头参数。2.5在正式镦头前,应先镦 3 根镦头试样,送试验室进行镦头强 度试验,镦头强度应符合2.2要求,若不能符合要求,则应对镦头机 进行压力、行程、电流调整,直至符合要求方可进行正式镦头作业。2.6 镦头机凡经检修或更换工作部件后,由工程部负责调整并通 知试验室重新对镦头强度进行试验。3、钢筋编笼3 . 1使用的螺旋钢丝必须有生产厂家的质量合格证书或经检验合格,规格(直径)应符合GB134761999有关规定的要求。3.2 螺旋筋绕入专用绕线盘时,要有

7、防护罩等安全措施。3.3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编织钢筋笼,预应力主筋的位置,螺旋筋 间距必须符合要求(两边1.5m的间距为50mm,中间间距为100mm)。3.4点焊电流的参数选择首先应满足钢筋焊点强度值的要求(焊 点强度平均损失值要求控制在 4%以内),其次可根据钢筋的品种、表 面锈蚀程度作适当调整,在焊点牢固的情况下适当降低电流值。3.5 螺旋筋应均匀分布,严禁数圈并列密布,初始圈和末圈距端 部2040mm,两端部的螺旋筋点焊不牢时,应人工绑扎。3.6 为防止成笼时主筋扭斜、焊口松脱,成笼时应选择适当的编 笼转速,不宜过快。3.7 对每个钢筋笼应作检查:未焊牢的或焊口松脱的部位要进行 绑扎;主

8、筋严重扭曲的笼子应拆散重新编制;焊口松脱无法绑扎的笼 子重新编制;主筋长度不一的笼子应作废不用。4、混凝土搅拌4.1、搅拌前的准备工作1.1 由搅拌站操作工与工地试验室核准砂、石、外加剂、水泥及 矿物掺料的试验状态,确保使用的原材料是检验合格产品。1.2 检查砂、石料斗仓储料情况和外加剂的储料情况。不足时应 预先补足。1.3 启动电脑系统、称量控制系统、搅拌机上料系统,检查系统 各部位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发现电脑系统有异常情况,应报告 机材部进行检修。1.4 生产前,由试验室测定砂、石仓中砂、石子的含水率,把测 定结果交搅拌站操作工,并据此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调整。1.5搅拌前预先用水湿润搅

9、拌机内壳、下料斗摆渡及布料车内壁, 保持表面湿润。4.2、搅拌混凝土2.1 混凝土搅拌有电脑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状态,在正常情 况下,必须用电脑自动控制状态,只有在电脑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时, 方可改用手动控制状态。2.2 每班第一拌混凝土,在配比设定的称量基础上水泥增加 15kg,水增加5kg。2.3 开始搅拌的第三拌混凝土,由当班试验员测定砼坍落度,搅 拌工应根据测定的坍落度情况对加水量作适当的调整,使砼坍落度控 制在规定的范围内。2.4 各规格管桩的砼用量经现场技术员设定后,任何人不得擅自 改动。2.5 电脑控制的称量系统各参数经设定后,在一般情况下,不得6 随意改动。以保证称量的稳定性和

10、准确性,规定各材料的实际称量值 超过配比规定值的允许偏差为矿物掺合料土1%,砂、石子W土 2%, 水W土 1%,外加剂(溶液)为土1%。生产过程中,当实际称量超出 此规定范围时,应该用手动控制或其它办法减除多余材料量。2.6每拌砼料,操作工应观测其坍落度是否适中,发现异常,及 时调整。2.7 严格按照设定的下料程序及搅拌制度操作,必须保证砼料的 搅拌充分均匀。2.8出料时应保证机内全部砼料出尽,出料前应注意布料车的下 料门是否已关闭。2.9搅拌操作工严格按配合比进行砼搅拌,并记录管桩混凝土 记录表。2.10 生产完毕后,必须对搅拌机进行认真的清洗,清除残留的 砼料。5、砼布料和预应力张拉5.1

11、、混凝土布料1.1 混凝土拌和料应沿整条桩长均匀布注,靠近张拉端部位应多 布些料,以保证拉长后张拉端管壁厚度符合标准要求。桩头裙板内必 须认真填注新鲜混凝土拌和料,以保证布料充分。1.2 非张拉端的挡料胶塞应旋转在准确位置,且松紧要适中。1.3 合缝口处和裙板上的残留物料要用毛刷清理干净。1.4 布完料后,应及时关上布料车的下料门。1.5对于过干的混凝土拌和料,为防止蜂窝的出现,允许在混凝 土拌和料上用适量水和外加剂溶液湿润,但不宜过量。1.6 上下模要按编号配对使用,不准张冠李戴。1.7对管模情况应进行检查,发现合缝螺丝扭曲变形或松落的, 应立即更换,当时无法更换纠正的,应在记录表上说明,并

12、由该班调 度通知下班次调度预先作处理。1.8 合模完毕后,经当班调度检查认可后方准进行张拉工艺。5.2、预应力张拉2.1 每一根桩张拉之前,操作工应根据相应的规格参数进行张拉。 张拉时应控制适中的油压速度,不宜过快。张拉至规定数值后,拧紧 张拉螺杆的锚固螺母,然后再回油。2.2 张拉应力控制:每根钢棒的张拉力:994 (MPa)X40 (mm ) =39760N=4.057T7根7.1mm钢棒的张拉力:4.057X7=28.4T伸长率:7.1PC钢棒的伸长率为5%。,用张拉机进行张拉。2.3 张拉过程中,当发生预应力钢筋被拉断或其它异常情况时, 应作如下处理:a)、张拉至规定值后,拉断一根预应

13、力钢筋,应在工艺记录中注 明;b)、未张拉至规定值时拉断一根预应力钢筋,应继续张拉至规定 值,并记录发生断筋时的油表读数值;c)、张拉时拉断的钢筋达2根或2根以上时,应作倒料处理;d)、当发生预应力钢筋被拉断时,应检查端头板是否发生歪斜, 如果造成端头板歪斜,该桩作倒料处理;e)、由于端头板螺丝孔滑牙其它原因造成的端头板歪斜时,该桩 亦作倒料处理。以上作倒料处理的桩,应在该桩工艺记录表中注明倒料原因。2.4 张拉时,两端严禁站人,以确保安全生产。2.5 布料、张拉完毕由操作工填写布料质量检查记录表,由 班长审核,交工程部。6、离心成型6.1、每班作业前,应对设备作仔细检查并空车试运行,以保证

14、离心设备处于良好状态,若设备及电气有问题,必须排除,严禁带病 作业。6.2、离心分四个阶段进行,慢速(375r/min) 3分钟,它的主 要作用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投入管模内的砼混合料进行均匀分布, 中速l(540r/min)3分钟,中速2(750r/min)3分钟,中速是承上 启下的过度作用,同时使混合料固体颗粒分布更均匀,位置更稳定; 快速(1350r/min) 6分钟,它的主要作用是在离心力作用下,使砼 混合料更加充实。6.3、每台离心机完成第一根桩的离心时要检查离心机各部位是 否正常,轮轴处是否过热,发现问题及时上报。6.4、离心时,操作工不得离开岗位。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 离心过程

15、中任何人不得穿越离心作业处,离心时发出断筋响声,应作 记录。6.5、离心完毕,应及时倒除桩内水泥浆,并检查桩的离心结果 起吊管模放入养护池内时,应轻吊轻放,避免撞击。6.6、整个离心作业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6.7、管模就位,吊钩并离开钢模50cm以上,脱钩工离开离心机 后方可启动离心机;离心结束,离心机未停稳,人和吊具不得靠近管 模,以确保生产安全。7、蒸养7.1、养护操作分为静停时间、升温速度、恒温温度和恒温时间 及降温速度。7.2、操作工根据养护池合盖时间开始计算静停时间,静停时间 为 1-2小时,达到静停时间后,开启蒸汽阀开始升温,升温速度由调 节气阀流量大小来控制,一般控制在1825oC/h为宜。达到恒温温 度(恒温温度为801 )后,关闭气阀,升温时间一般为1.5-2小时, 在恒温阶段应检查池内温度是否有所下降,并及时补充蒸汽使池内温 度保持80以上,恒温养护4小时。恒温完毕后,应有不低于一个 小时的降温过程,然后方可开盖进入脱模工序。7.3、每班在初级养护时,应检查池盖周围是否填沙,是否漏气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