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古诗文读本九年级2-12黠鼠赋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958571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经典古诗文读本九年级2-12黠鼠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华经典古诗文读本九年级2-12黠鼠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华经典古诗文读本九年级2-12黠鼠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华经典古诗文读本九年级2-12黠鼠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华经典古诗文读本九年级2-12黠鼠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经典古诗文读本九年级2-12黠鼠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经典古诗文读本九年级2-12黠鼠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黠鼠赋苏子夜坐,苏子在夜里坐着,有鼠方啮。有只老鼠在咬(东西)。拊床而止之,苏子拍击床板,既止复作。声音就停止了,停止了又响起一次。使童子烛之,(苏子)命令童子拿蜡烛照床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有一个空的箱型器具,老鼠咬东西的声音从里面发出。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童子说“啊,这只老鼠被关住就不能离开了。”发而视之,(童子)打开箱子来看里面,寂无所有,空空的一无所有。举烛而索,(童子)举起蜡烛来搜索,中有死鼠。箱子中有一只死老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童子惊讶地说:“老鼠刚才是在叫的,怎么会突然死 了呢?以前是什么声音,难道是鬼吗?”覆而

2、出之,(童子)把箱子翻过来倒出老鼠,堕地乃走,老鼠一落地就逃走了。虽有敏者,莫措其手。就是再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苏子叹曰:苏子叹了口气说:“异哉!是鼠之黠也。“怪了,这是老鼠的狡猾!闭于橐中,(老鼠)被关在箱子里,橐坚而不可穴也。箱子是坚硬的、老鼠不能够钻透的。故不啮而啮,所以(老鼠)是在不能够咬的时候咬(箱子),以声致人;用声音来招致人来;不死而死,在没有死的时候装死,以形求脱也。凭借装死的外表求得逃脱。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我听说生物中没有比人更有智慧的了。拢龙伐蛟,登龟狩麟,(人)能驯化神龙、捉住蛟龙,能用龟壳占卜、狩猎麒麟,役万物而君之,役使世界上所有的东西然后主宰他们,卒见使于一鼠;突

3、然被一只老鼠利用。堕此虫之计中,陷入这只老鼠的计谋中,惊脱兔于处女,吃惊于老鼠从极静到极动的变化中,乌在其为智也。”人的智慧在哪里呢?” 坐而假寐,私(我)坐下来,念其故。闭眼打盹,自己在心里想这件事的原因。若有告余者曰:好像有人对我说“汝惟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你只是多学而记住一点知识,但还是离道很远。不一于汝,你自己心里不专心,而二于物,又受了外界事物的干扰、左右,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所以一只老鼠发出叫声就能招引你受它支配,帮它改变困境。人能碎千金之璧,人能够在打破价值千金的碧玉时不动声色,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而在打破一口锅时失声尖叫;能搏猛虎,人能够搏取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可见

4、到蜂蝎时不免变色,此不一之患也。这是不专一的结果。言出于汝,这是你早说过的话,而忘之耶?”忘记了吗?”余俛而笑,我俯下身子笑了,仰而觉。仰起身子又醒悟了。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我)于是命令童子拿着笔,记下了我的文章。 黠鼠赋 - 阐述的道理 最有智慧的人类,尽管可以“役万物而君之”,却难免被狡猾的老鼠所欺骗,原因全在做事时是否精神专一。专一则事成,疏忽则事败。文章故事生动,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文章第一段叙事,写黠鼠骗人,得以逃脱;第二段分析老鼠骗人逃脱的伎俩,感慨身为万物之灵的人也不免被老鼠所蒙骗;第三段揭示中心:自己不能专心致志,反而受外物左右,这是人被老鼠欺骗的真正原因。专一而事成,疏忽则事败。黠鼠赋,看其表面题旨当是通过黠鼠利用人的疏忽而乘机狡猾脱逃的日常小事,来说明人即使聪明,但须集中精神,发挥智力,方能搏猛虎、役万物,否则将猝不及防,而“见使于一鼠”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