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轴承座及微机械车轮的ANSYS实体建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957553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2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一轴承座及微机械车轮的ANSYS实体建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实验一轴承座及微机械车轮的ANSYS实体建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实验一轴承座及微机械车轮的ANSYS实体建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实验一轴承座及微机械车轮的ANSYS实体建模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实验一轴承座及微机械车轮的ANSYS实体建模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一轴承座及微机械车轮的ANSYS实体建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一轴承座及微机械车轮的ANSYS实体建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一:轴承座及微机械车轮的ANSYS实体建模一、实验目的1、学习AS软件的操作2、学会建立模型的高级操作和步骤3、实际操作建立轴承座及微微机械车轮模型二、实验器材能够安装ASS软件,内存在52MHz以上,硬盘有5G空间的计算机三、实验说明、轴承座的ANS实体建模 建立一个轴承座,轴承座各尺寸如下图1所示: 图12、微机械车轮的ANS实体建模 建立一个微机械车轮,微机械车轮各尺寸如下图2所示 图(一)基本思路有限元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还原一个实际工程系统的数学行为特征,即分析必须针对一个物理原型准确的数学模型。广义上讲,模型包括所有节点、单元、材料属性、实常数、边界条件,以及其他用来表现这个物理系

2、统的特征。建立模型的典型步骤是:(1) 确定分析目标及模型的基本形式,选择合适的单元类型并考虑如何建立适当的网格密度.(2) 进入前处理(PRP7)建立模型,一般情况下利用实体建模创建模型。(3) 建立工作平面。(4) 利用几何元素和布尔运算操作生成基本几何形状。(5) 激活适当的坐标系.(6) 用自底向上方法生成其他实体,即定义关键点后生成线、面和体。(7) 用布尔运算或编号控制适当地连接各个独立的实体模型域。(8) 生成单元属性表.(9) 设置单元属性指针。(10) 设置网格划分控制以建立需要的网格密度。若需用自动网格划分功能,应在退出前处理后激活自适应网格划分。(11) 通过划分实体模型

3、的网格生成节点和单元.(12) 在生成节点和单元后定义面与面的接触单元、自由度耦合及约束方程等。(13) 保存模型数据为Jobne.B(14) 退出前处理四、实验内容和步骤(一)、轴承座的Y实体建模. 创建基座模型生成长方体Ma Menu Prroceso Moding Cet Vlue Block By Dimensions输入x1=;x23y1=0;y2=1z0;z2=3平移并旋转工作平面ility Men WorkPlae Offset WP by IncrementsX,Y,ZOffss 输入。5,125,0。75 点击AlyX,YZ,XAles输入,9,0点击OK。创建圆柱体Min

4、Mn Peoessor oelng reate olum Clider Sid CynderW X0,WP Y=0,adus=0., Dph=15,点击OK。拷贝生成另一个圆柱体Mn enu rcesor odng oy Volme拾取圆柱体,点击Aply,DZ输入1.5然后点击OK(沿Z轴平移1.5个单位)从长方体中减去两个圆柱体(使用布尔减)ain Menu Prprceso Meling Oerae Boeans ubtrat olumes首先拾取长方体,点击Apply,然后拾取减去的两个圆柱体,点击OK。如下图所示创建支撑部分显示工作平面tili Meu WorPlne Dily Wk

5、ng Plane生成长方体Mai Men PreprocssorMoeling Crat Volum lok B2 corners Z在创建实体块的参数表中输入下列数值:P X 0W Y 1Wih = 1.5eht 17eth= 0。生成如下图3创建轴瓦支架的上部转移工作平面到某一关键点Uiy Men WorkPlaneOffsetP Keypoints + 在刚刚创建的实体块的左上角拾取关键点OK创建1/4圆柱Main Men Pepcessr Moelngrae Volusylindr Partial ylinde +在创建圆柱的参数表中输入下列参数:W X = 0WP = 0d1 = 0

6、Tta1 = 0Rad = 1。5Thet-2 90Depth = 0.7OK5 利用布尔操作生成轴孔.1在轴承孔的位置创建圆柱体Min Mnu Preproeor odelinreateVolme ier Soli Cylnder+a 输入下列参数:WP X 0Radus Deth= 0.1875b。 拾取 Aplyc。 输入下列参数:W X =0WP 0adius= 0。8eth= -2K如下图所示。2从轴瓦支架“减”去圆柱体形成轴孔.Maineu Prprocessor delig Oerate Subtrac olues +。 拾取构成轴瓦支架的两个体,作为布尔“减”操作的母体。单击A

7、ppyb。 拾取大圆柱作为“减”去的对象.单击Ap。 拾取步a中的两个体,单击pplyd. 拾取小圆柱体,单击K如下图所示创建一个三角面并形成三棱柱创建三角面. Main enu prces Modeln rete reas Arbia Tou KPs +b. 拾取轴承孔座与整个基座的交点.。拾取轴承孔上下两个体的交点d。拾取基座上上步建立的关键点,单击OK完成了三角形侧面的建模。沿面的法向拖拉三角面形成一个三棱柱。ain Mu PreprcesorMdelinOpera trude ArasAlong Nrl+. 拾取三角面, 单击OKb. 输入DIS = 015,厚度的方向是向轴承孔中心,

8、单击 OK沿坐标平面镜射生成整个模型Man Menu rproesor dlin Relc Vlumes+ 拾取lb拾取“Y-Z ane,单击K(二)、微机械车轮的AY实体建模(1)创建2D模型1.生成3个矩形面:如图所示MinMenu Prepoess Mdelng Ceat RectangByDimenso.弹出CreateRectangleDimnsion对话框。依次输入三个平面的参数,55.5 5。57.5 7。257。7505 52。2 .575单击Aply。 面相加操作:Min MenuPreprocessorModeing Opereo leansAddAreas,弹出一个拾取框

9、,单击PickAll。3.打开线编号:Uilyenu PlotCtls umbrng。4。显示线:Utilit en lot Lne.5。线导角:inMen Preprocesor ModelingCateLies LineFillet.然后依次分别拾取线和14、7和16、3和5、5和15,结果如图6。打开关键点编号:Utilit Me PotCrl Nmring. 弹出PNurig Contols对话框。选择eypt Nmber复选框。7.生成圆弧线:MainMenu Preocesor odelng Create LeArs ByEndKPs,然后重复对编号、1、11及10、1、1的关键点

10、生成圆弧RA=0。4,最后单击OK按钮。8.由线生成面:Main Menu rocss Modeling Ceae AreasArbrary By Lines,弹出一个拾取框。拾取编号为2、8的线,单击Appy按钮分别拾取编号“9、20、1”“2、2、2”“12、17、1”“1、”“9、25”进行生成面的操作,最后单击OK按钮。如图所示.9。面相加:anMnu Prprso Moling Opre Boleans Add Area,弹出一个拾取框.单击Pic All按钮,生成结果如图所示(二) 生成D模型1定义两个关键点(用来定义旋转轴):Mi eu Preprocsor CreateKeyp

11、oint InAcveCS。NPT=50,X=0,=,Z=,NPT1,X=0,Y=5,Z=,单击OK按钮。. 2D拖动生成D:Manenu Preprocer peat xtrde ras AbutAxis,弹出一个拾取框。单击按钮,然后拾取定义的两个编号为、51的关键点,单击OK按钮。弹出Sw Ars bu Axis对话框,在后面的文本框中输入圆弧角为度输入SEG,即生成的实体由两个块体组成,单击O按钮。3关闭线编号显示:Utit Mu PlotCtrls Numbrig,清除Line Number复选框,单击O按钮。4改变视图方向:tilityMenu PltCtls P oo Rtae。

12、 5.显示工作平面:Uility enu WorkPlane Display Workn Pln。6.移动工作平面: tilty Men Workane ffet WP to KeyPont,弹出一个拾取框,拾取编号为和28的关键点,单击OK按钮。旋转工作平面:Uility Menu WorkPlnOfsetWPy Incrments,在Y,Z,Z nes输入框中输入0,-9,0,然后点击O生成一个实心圆柱体:Mai Menu Peprcessr Modelng CraeVoues CylndeBy Dimensons,弹出一个Create Clinde b nsions对话框,在RA栏中输入04,在1,Z2中分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