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955196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流失防治方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土流失防治方案4.1水土流失防治的原则和目标防治原则为了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我国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开发建设项目必须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针对该项目在施工期、运行期以及封场 期引起、加剧水土流失的主要特点,按照“开发建设与水土流失防 治并重”的原则要求,在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内坚持“预防为主,全 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 方针,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自然景观的角度出发,评价主体 工程设计的合理性,提出优化方案,为项目区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 环境,为设计阶段提供技术保障。因此,在本水土保持方案措施布 局时应遵循如

2、下原则:(1)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及实事求 是的原则。(2)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加强 管理,注重效益”和“重点治理与一般防治兼顾”的原则。(3)坚持“三同时”原则。使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 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严防水土保持措施和主体工程脱节。(4)采取分区治理,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永久措施与 临时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同时要注重防治措施的时效性。(5)生态效益优先原则。本工程水土保持工作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恢复植被为重点(6) 防治措施应遵循经济性,以及技术上的可行性和易操作性 原则。(7) 坚持“水土保持方案是项目建设

3、设计的组成部分并为项目 服务”的原则。在设计中根据主体工程的设计原则,提出切实可行 的防治水土流失的对策和具体措施,并使水土保持措施的设计深度 与主体工程相适应。防治目标根据垃圾处理场工程建设和运行特点,本项目包括施工期、运 行期和封场期三个时段。根据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其水土流失防治 重点时段在施工期、运行初期和封场期,但从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 收来看,本项目对施工期和封场期提出水土流失防治目标。本方案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见表 4-1 o表4-1方案水土流失防治目标表验收时段防治目标施工期封场期扰动土地治理率(%):9598水土流失治理程度(%9598水土流失模数的控制比1.01.0拦渣率(%98

4、植被恢复系数(%9598林草覆盖度(%35744.2防治责任范围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划分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的规定,建设单位应该防治的范围包括项目 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两部分。项目建设区项目建设区包括垃圾填埋场、进场道路、取土场(临时堆渣 场)等占地范围。项目建设区是直接造成地表扰动和水土流失的区 域,是水土流失防治的重要地区。4.2.2 直接影响区直接影响区是工程建设区以外因施工而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及 直接危害的区域,根据本工程水土流失特点,其直接影响区包括:垃圾填埋场四周各3m进场道路沿线1m取土场(临时

5、堆渣场)四 周各2m范围。423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统计表明,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17.09hm2,其中项目建设区为15.81hm2,直接影响区为1.28hm2。各工程区水土流失防 治责任范围见表4-2,防治责任范围示意图见附图4。表4-2拟建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单位:hm工程区垃圾填埋场进场道路取土场(临时弃渣场)合计工程建设区11.230.983.6015.81直接影响区0.840.280.151.28防治责任范围12.081.263.7517.094.3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与评价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与评价是从水土保 持的角度对主体工程水土保

6、持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评价。选址合理性分析XX姜家沟场地处于为一山间沟谷地带,呈南北向展布,中部 为一槽形冲沟,形成占地少、垃圾库容大等得天独厚的条件,从水土保持角度考虑,其选址合理。432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分析通过仔细查阅可研报告,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单位工程、单位工程所对应的工程措施及其数量,同时结合工程水土流失特点进行 综合考虑,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与评价范围包 括垃圾卫生填埋场、进场道路、取土场和临时弃渣场等区域。4.3.2.1 垃圾填埋场工程垃圾填埋场工程包括卫生填埋区、污水处理区和生产管理区。(1)卫生填埋区 垃圾坝根据工程总体布局, 填埋场顺山势由北向南布置

7、在山谷间,卫生填埋区最南侧设置设置垃圾坝,采用采用浆砌石重力坝。 垃圾坝设计参数:坝顶高程 365m,坝底高程346m,最大坝高19m,坝轴 线长53m,坝顶宽4m,坝体上游坡度1: 0.3,下游坡度1: 0.5。 根据可研报告,垃圾坝设计参数满足稳定要求。垃圾坝断面典型设 计见附图6。垃圾坝的主要作用是取得初始库容,阻拦垃圾外溢、拦截上游洪水、稳固垃圾堆体、有序引排渗滤液,具有较强水土保持功能,应计入水土保持工程投资,见表4-3。 场内场外排水根据工程总体布局,垃圾填埋场排水系统包括场内排水和场外 排水。场内排水包括地下水导排系统和防渗系统。场外排水包括垃圾场四周布设截洪沟和临时性截洪沟。地

8、下水导排系统:主要在填埋场底部满铺300mm厚碎石导流层,碎石的级配粒径为50100;场地东、西两则设地下水导排支管。在东侧盲沟内埋设有250HDPE导排花管,花管外侧采用5(100粒径碎石覆盖,在盲沟内设有300g/m2 土工布包裹碎石和HDPE导排花管作为反滤层,在 HDPE管道下采用100mm厚的 粗沙垫层作为管道基础层,地下水导排管穿过垃圾坝、经调蓄池后 沿山谷出口排入冲沟内。 从水土保持角度考虑,地下水导排系统可以将使填埋场内防渗膜下渗出的地下水和填埋场底部地下水一并 排出,保证了整个垃圾场底部水流通畅,垃圾体稳定安全,具有水 土保持功能。但多数排水设施主要从垃圾处理工艺上进行设计,

9、不计入水土保持工程投资。 从水土保持角度考虑,碎石盲沟具有较强的水土保持功能,应计入水土保持工程投资,见表4-3。防渗系统:包括场底防渗、边坡防渗及防渗系统的锚固。a、场底防渗:在地下水导排系统铺设后,依次在场底铺设膨润土垫、1.5mmHDPE膜作为防渗层、300mm粘土层作为膜上保护层和300g/m2 土工布作为隔离层,防渗面积 12925m2。b、边坡防渗:场地两侧边坡坡度大部分在 1: 1.1,场地平整后,先铺一层土工织物 膨润土垫,其上面铺设 1.5mm厚HDPE膜,300g/m2 土工布一层, 再进行中袋装土保护。c、防渗系统的锚固:为了防渗系统稳定, 土工膜铺设时,在两侧边坡处每上

10、升89m设一环形锚固平台,锚固平台宽度为 2m,临时性截洪沟与锚固平台相结合。库区东北 部外圈锚固平台局部高程为 412m。单从垃圾场防渗系统建设考虑, 其不具有水土保持功能。但边坡铺设土工布护坡,其水土流失防治 效果明显,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应计入水土保持投资,见表4-3。场外排水(永久截洪沟、临时截洪沟、封场层截水沟):垃圾场四周布设浆砌石截洪沟, 按梯形断面(1.8m x 0.6mx 0.6m)设计, 长度1260m填埋场运行初期,有大面积的待填埋单元,垃圾填埋库内在383m锚固平台内设置临时性截洪沟,按矩形断面(0.6m x0.6m)设计,长度583m填埋场封场层的各级管道内侧设置浆砌石

11、 雨水截水沟,并将其排入截洪沟,截水沟按矩形断面(0.6m x 0.6m) 设计,长度978m不管是永久截洪沟、临时截洪沟还是封场层截水 沟,其主要目的为了拦截、排出场外雨水,减少填埋场的渗滤液产 生量,实现雨污分流。根据可研报告,场外排水设施按照2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50年一遇标准校核,满足区域排水需要。从水 土保持角度考虑,场外排水工程达到防止界外水流对垃圾填埋场边 坡或填埋库区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产生,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目的,具有较强的水土保持功能,应计入水土保持投资,见表4-3。 场内道路场内道路按露天矿山道路三级标准进行设计,设计车速w15km/h,砼路面,道路宽5m路基宽6m使用年

12、限20年。场内道 路施工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开挖,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水土流失,但由于场内道路路线较短, 施工时间也短,在路基防护和排水设施建 成之后水土流失随之减少。因此,路基防护(浆砌片石护坡)和排 水设施(浆砌石排水沟)具有较强水土保持功能, 应计入水土保持 工程投资,见表4-3。 绿化工程垃圾填埋场绿化是分阶段实施。施工期:对填埋场四周防护林带和区内景观绿化(道路、人行道两侧及其它区域);运行期,对逐块填完的场区进行库区绿化;封场期,填埋场封场后覆土绿化。根据对可研报告一一核实, 其绿化树草种搭配合理, 工程量数量充 足,能满足区域水土流失防治要求具有较强水土保持功能,应该入水土保持投资,见

13、表4-3。(2)污水处理区污水处理区包括 截污坝、污水处理池、渗滤液输送管道等建设内容截污坝设计参数:坝顶高程357m,最大坝高12m,坝轴线长42m, 坝顶宽3m,坝体上游坡度1: 0.3,下游坡度1: 0.4。修筑截污坝 主要受地形影响,满足污水处理站渗沥液调节池的池容要求而设 置。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截污坝拦截上游来水(主要垃圾填埋区 污水),具有水土保持功能,但这并不是其主要功能,因此,截污 坝不计入水土保持工程投资。截污坝断面典型设计见附图6。污水处理池、渗滤液输送管道都是垃圾污水处理专用设施,其 不计入水土保持工程投资。(3) 管理区管理区建设内容包括房屋建筑、广场及道路地面硬化、

14、场地排水、绿化工程等几部分。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房屋建筑、广场及道路地面硬化具有水 土保持功能,但并不是其主要使用功能。场地排水主要是管理区域 内雨水或生活用水通过排水沟接入截洪沟,防止水流对其产生冲 刷,减少水土流失,具有较强水土保持功能,计入水土保持投资。绿化工程主要对管理区内及周围进行景观绿化设计,达到美化环 境、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计入水土保持投资见表4-3 o432.2 进场道路根据可研报告,主体工程对进场道路进行较为完善设计,特别是路基防护(浆砌片石护坡、撒播草籽护坡、挡土墙)和排水设施(浆砌石排水沟)建设,从道路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功效来看,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不仅稳

15、定了路基边坡,同时也大大减少水土流失、美化环境,具有较强水土保持功能,计入水土保持投资,见表4-34.3.2.3 取土场本项目设置取土场1个,用于垃圾填埋过程中及封场期覆盖用土,初步估算对外取土6.66万m。根据可研报告,主体工程只是对取土场地块进行规划,未提出相应水土保持措施,本方案增加取土场水土保持措施。4.3.2.4 临时堆渣场施工期垃圾填埋场将产生弃方3.93万m3,而这部分弃方可用于运行期垃圾填埋覆盖用土。根据可研报告,主体设计中将临时弃渣场与取土场设置在同一地块。但未提出相应水土保持措施,本方 案增加临时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433评价综合结论评价表明,主体工程设计中提出不少有利于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比如垃圾处理场工程布设了垃圾坝、截污坝、场内场外排水以 及绿化美化工程;进场道路进行路基防护及排水设计。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这些措施类型合理,工程数量充足,基本能达到水土流 失防治要求,大大减少工程建设或运行过程中水土流失。为保证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