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那一定会很好》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955019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4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那一定会很好》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23年《那一定会很好》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23年《那一定会很好》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2023年《那一定会很好》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2023年《那一定会很好》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那一定会很好》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那一定会很好》教案(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那一定会很好教案 2023年那一定会很好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缩、努”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背”,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默读课文,能了解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木地板所经历的的生命历程。3、了解种子变成木地板的经历,学习种子为了追逐梦想无私奉献的精神。4、与去年的树进行比较,能发现两篇课文的异同点。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新词,默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直接导题,质疑导入。质疑课题:

2、1、板书课题:那一定会很好2、谈话引导:“那一定会很好”是一粒种子想到的,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预设:这粒种子经历了什么事?它为什么这样想?从它的想法中表现了什么?3、简介作者:流火,女,生于1983年,湖南衡阳人。曾当过若干年小学教师,现在是自由撰稿人。坚信心灵的力量,认为童话是对世界善意的幻想和记录。开始在网络上写童话,此后相继在各儿童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数十万字。12月由中国福利会出版社出版童话集阿呜(E蜘蛛丛书),3月由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童话集木马快递(中国当代童话新锐作家丛书第二辑)3月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长篇童话若若(四叶草丛书)。童话黑夜获第22届陈伯吹儿

3、童文学奖。4、课件出示一粒种子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对种子的认识。谈话过渡:带着同学们的疑惑,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关于一粒种子的故事!设计意图:直接点题,让学生根据课文题目进行质疑,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良好习惯,教师梳理有价值的问题提高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缩成一团努力根茎手推车吱吱嘎嘎拆了旧木料(重点指导生字“缩”为平舌音,“吱、拆”

4、为翘舌音;后鼻音“茎”等。)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指导用生字扩词:收缩缩衣节食努嘴张眉努目长茎一茎一草推到推陈出新咯吱吱吱呜呜拆房子拆东补西旧物喜新厌旧识记生字形近字比较:经一茎堆一推折一拆加一加:“纟宿=缩”“奴力=努”“口支=吱”谜语:“一日”就是“旧”。(2)学习多音字:背(bibi)练读句子,找发现: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一天,一个农夫背了锯子和斧子来到树林里。背(bibi)Bi1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背脊、背包、背影;2物体的后面或反面:背面、刀背、背后、背景;3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背光;4向相反的方向:背道而驰;5避开,离开:背地、背井离乡;6

5、凭记忆读出:背书、背诵;7违反:违背。bi人用背驮东西,引申为负担:背负、背包。练读一读。妹妹背(bi)着书包,从背(bi)影看好瘦弱啊!(3)理解词语:全班交流,理解重点词语。拂动:轻轻抖动。舒服:身体或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吱吱嘎嘎:拟声词。形容物体受压或摩擦时发出的声音。吃力:指辛苦;劳累;费力,费劲。(4)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4、再读课文,理清层次,了解内容。1、默读课文,把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子画出来。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种子的四个梦想。(1)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2)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3)要是我

6、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4)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2、出示问题: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这篇课文记叙一颗种子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先后变成一棵树、一辆手推车、一把椅子,最后变成木地板的历程。)2、种子在追逐梦想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种子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变成了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课文蕴含了什么道理?根据提示,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完成相关问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那一定会很好”梳理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句子了解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一)学习课文

7、第14自然段,了解种子的第一个梦想。1、学生轻声读课文第14自然段,思考这部分告诉我们什么?2、小组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相机参与小组交流。3、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全班交流:种子是怎么想的?从种子的想法中你了解到什么?(种子第一个梦想的产生。)课件出示:“这真难受”种子想,“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指导朗读:读出泥土中种子的难受,读出种子钻出泥土的决心。谈话过渡: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种子是怎么做的?过了些日子,发生了什么变化?(2)指名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课件出示: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过了些日子,它长出细细的根、茎和两片小

8、叶子,钻出地面,站在阳光下。过了很多个日子,它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全班交流: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种子是怎么做的?(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钻”、“站”写出了种子为了梦想而做的努力。)过了些日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过了很多个日子,它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板书:种子站起来)指导朗读:读出种子喜悦的心情。指导造句:鼓励学生用上“一边一边”说句子。(例句:我一边走路,一边唱歌。)谈话过渡:种子长成大树后它的想法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3)指名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全班交流:种子长成大树后它的想法发生了什么变化?(“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高

9、大的树能看到很远的地方,它看见人和动物在山路上走来走去,跑来跑去。)课件出示:高大的树能看到很远的地方,它看见人和动物在山路上走来走去,跑来跑去。“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树这么想着。指导朗读:读出大树的愿望。“做一棵会跑的树该多好啊,那一定很舒服。”这句话写出了种子的强烈愿望。请你仿照例句再写几句话。课件出示例句:如果能像鸟儿一样飞上天空该多好啊,那一定很舒服。学生自由说句子。教师小结,谈话过渡:通过对树的心理描写,我们了解到树的想法的变化,知道了树的第二个愿望。树的愿望能够实现吗?它又会长生什么样的想法?(二)学习课文第58自然段,了解种子的第二个梦想。1、学生轻声读课文第5

10、8自然段,思考大树“做一棵会跑的树”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2、小组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相机参与小组交流。3、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4、借助课件,教师小结:(1)课件出示:一天,一个农夫背了锯子和斧子来到树林里。这棵树的树叶向着农夫哗哗哗地拂动起来,农夫把树砍倒了。农夫把树拖到自家院子里,花了好些日子,做成了一辆手推车。大树为了实现自己的第二个梦想做出了努力:“向着、拂动”写出了树想让农夫把自己砍走,表现得很主动。大树“做一棵会跑的树”的愿望实现了:农夫把树拖到自家院子里,花了好些日子,做成了一辆手推车。大树“做一棵会跑的树”的愿望实现了,它的心情怎样?(愉快)你是从哪儿

11、看出来的?(农夫把谷子、土豆,还有调皮的儿子放在手推车上,推着车在山路上跑来跑去。跑起来的时候,手推车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真舒服。)(板书:树会跑)指导朗读这部分课文,在朗读中表现出大树实现自己第二个愿望后的愉快心情。“哗哗哗”是表示声音的词语,叫象声词,你在平时学习中积累了哪些这样的词语?(轰轰轰啦啦啦卡卡卡嘟嘟嘟哒哒哒咚咚咚呼呼呼啾啾啾嘎嘎嘎呱呱呱咯咯咯叭叭叭喵喵喵咻咻咻嗖嗖嗖)(2)课件出示:手推车为农夫服务了很多年,它慢慢变老了,跑起来的时候,骨头会吱吱嘎嘎地响。“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手推车一边这么想着,一边费力地跑来跑去。指导朗读:读出大树为人们服务的自豪

12、心情,读出大树想法的改变。抓住大树想法的改变“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和词语“费力”指导朗读:读出大树的疲劳,读出大树想法的改变。(板书:手推车停下来)“吱吱嘎嘎”“吱呀”这两个词也是模拟声音的词语,你也来仿写几个这样的词语。(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叽叽喳喳)5、谈话过渡:大树“坐着休息一会儿”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三)学习课文第910自然段,了解种子的第三个梦想。1、学生轻声读课文第910自然段,思考:大树“坐着休息一会儿”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2、小组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巡视,相机参与小组交流。3、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13、。(1)课件出示:过了些日子,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做了把椅子。大树“坐着休息一会儿”的愿望实现了,它又变成了一把椅子。(2)课件出示:椅子一放又是好多年。“我真是老了。”椅子想。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引导学生抓住大树的想法“我真的老了”,以及想法的改变“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指导朗读:读出大树的疲劳,读出大树想法的改变。4、谈话过渡:大树“要是我能躺下”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四)学习课文第1112自然段,了解种子的第四个梦想。1、课文通过对大树的心理描写,让我们又一次了解到它想法的改变,以及想法改变的

14、原因。课件出示:椅子一放又是好多年。“我真是老了。”椅子想。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很舒服。”指名多个学生朗读。2、引导学生轻声读课文第1112自然段,思考:大树“要是我能躺下”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板书:椅子躺下来)2、小组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巡视,相机参与小组交流。3、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1)大树“要是我能躺下”的愿望实现了。(他把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拆了,锯成小木片,拼成美丽的木地板,铺在了阳台上。)(板书:木地板)(2)课件出示: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种子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得到了精神上的充盈,心理上的满足。指导朗读:读出大树为自己能够继续为人们服务的自豪心情。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四、再读课文,体会感悟。(一)透过心情,体会感悟。1、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大树走过了“种子被泥土包裹钻出地面长成高大的树砍倒做成手推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