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考前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课内阅读暮江吟唐 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解词瑟瑟: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___________________[2]填空:诗人选取了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这两组景物是___和___前两句中,诗人抓住江面呈现的两种颜色,在景物描写中寄予了诗人的____之情[3]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沉醉和喜悦本诗哪个字用的好?好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读诗句,完成练习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他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抖去水珠的风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1]上面的诗节选自诗人________所写的《___________》这是一首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小诗,诗人以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小径新雨后的诱人情景,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情怀。
[2]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是( )A.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B.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起它们的头C.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着阳光一开一收3. 阅读《秋晚的江上》,回答问题秋晚的江上刘大白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1]本首诗共有______小节[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倦——(__________) 瞬——(___________)[3]第一小节中的“驮着”一词能不能改成“带着”?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 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5]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成功的花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1]诗中的“花”是比喻,比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这里的“明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3]“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几句诗,是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5. 快乐阅读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送别诗,描写了________正要乘船离开桃花潭,好友________深情地踏着节拍唱着歌赶来送行[2]解释下列词语欲:________ 不及:________[3] “桃花潭水深千尺”一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诗人用“潭水深千尺”写出汪伦与他的友情特别深6. 课外阅读过①故人庄②[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③,青山郭外斜开轩④面场圃⑤,把酒⑥话桑麻⑦待到重阳日,还⑧来就菊花注释) ①过:拜访②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③合:环绕④轩:窗户⑤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⑥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⑦话桑麻:闲谈农事⑧还:返,来[1]根据注释,我知道这首诗和本课三首古诗词的相同点是( )A.都是描写田园的 B.都是描写会友的C.都是描写童趣的 D.都是描写送别的[2]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的是山村风光,这两句诗是按照__________的顺序描述的。
[3]对“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理解错误的是(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B.诗人不喜欢乡村生活C.这两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描写出了山村生活的情趣D.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了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也写出了老朋友之间的情谊2)诗句中的“斜”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3)诗的最后两句流露出了诗人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之情7.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鹧鸪(zhè gū)天·代人赋[宋]辛弃疾陌上柔桑①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②细草鸣黄犊③,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④沽酒⑤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⑥花注释)①柔桑:指桑树的嫩叶②平冈:平坦的小山坡③黄犊(dú):小黄牛④青旗:酒家用青布做的卖酒招牌⑤沽(gū)酒:卖酒⑥荠(jì)菜:一种野菜[1]从形式上看,《宿新市徐公店》属于_________,《鹧鸪天·代人赋》属于_________从内容上看,它们写的都是农村的美好景色,季节则都是春季,从《宿新市徐公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鹧鸪天·代人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句可以看出来。
[2]诗词都很讲究炼字,《鹧鸪天·代人赋》中“愁”字把“桃李”当作人来写,《宿新市徐公店》中“急”字也用得形象贴切,儿童( )的形象跃然纸上A.喜爱动物 B.粗心大意 C.天真烂漫 D.聪明伶俐[3]从《鹧鸪天·代人赋》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 )的热爱A.乡村生活 B.官场生活 C.城市生活 D.农事劳动[4]仔细观察右边两幅图,根据《宿新市徐公店》,完成填空1)喜爱书画的聪聪想给这两幅图配上合适的诗句,图一可以配“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二可以配“______________________”2)慧慧以“蝶”字为关键字,再加上从这首诗中摘录出来的字组成词,分别给这两幅图命名,图一可以是“__________蝶”,图二可以是“__________蝶”8. 课内阅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1]这是一首宋词,请写出词牌名______,题目_________,作者_________[2]补充横线上所缺的句子[3]“亡赖”的“亡”字,这里应读________(注音),意思是__________[4]读完这首词的下片“大儿锄豆溪东,……溪头卧剥莲蓬”,你的眼前浮现了怎样的情景?请写下来。
9.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在朦胧的(系 寂)静中(玉 欲)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白桦四周徜(洋 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1]选择括号内正确的汉字,用“√”标出[2]根据意思写词语1)模糊不清2)晶莹明亮3)走路缓慢从容4)安闲自在地步行10. 古诗欣赏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1]从“头白的芦苇”景物可以表达出诗中描写的是(_______)季节)[2]从“斜阳”表达出的是(______)时间)[3]“把斜阳掉在江上”是真的斜阳掉入江中吗?你以为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妆成一瞬的红颜了”中的“红颜”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课内阅读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1]这首小诗中,诗人把_____类比成______,把______类比成______[2]诗中第一个“风雨”指的是__________第二个“风雨”指的是____________[3]诗中“躲”字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之情。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的赞颂12. 课外阅读夜叶赛宁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1]这首诗着力展示了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诗的第一节描写夜的静谧这里有________________,又有视觉,也有与白日的联想和对比,虽不言静而静自现第二节接着描写在夜的寂静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__________写___________;然后由________________转入视觉,引入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3]“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这种写法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吟咏营造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B.这种重复使诗歌的语言略显啰唆C.这种重复令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荡和律动[4]全诗虽是纯然写景,却渗透着诗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渗透着生命的底蕴。
你认为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_____________________13. 补充诗句,并完成练习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1)这首诗是 代诗人 写的一首 诗诗句中的最后两句分别是: 2)判断对错①寒”“孤”表达了诗人送友人时的留恋和孤寂之情②“冰心”“玉壶”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心地纯洁3)理解古诗,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A.前两句在写景中融入了离别之情B.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洛阳亲友的思念C.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清廉正直的品格D.本诗写离别愁绪,悲愤幽怨之情十分明显4)联系“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说说“洛阳亲友如相问”最有可能问的是什么14. 开心阅读乡村四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默写古诗[2]这首诗是 代诗人 写的,作者以白描手法写了江南农村 (季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 。